南宋唯一正经皇帝宋孝宗,谁知遇到了金国明主,恢复中原终不可
对于金世宗和宋孝宗先后接掌金、宋两国的君主,后世对其的整体评价都不算太低。史学家甚至将他们在位的28年以其年号和庙号分别称为“大定之治”和“孝宗中兴”。而横向比较两人的施政手段,更不难发现许多相似之处。如“政”:金世宗“孳孳为治,夜以继日”宋孝宗则“躬揽权纲,不以责任臣下。”

如“治吏”:金世宗“慎守令之选,严廉察之责”、宋孝宗则“严赃吏禁”。如“理民”:金世宗“躬节俭,崇孝悌,信赏罚,重农桑”、宋孝宗则“均役法,严限田,抑游手,务农桑”。在两人的治理下,金、宋两国的社会治安也呈现了急剧改善的现象,在“家给人足,仓有余”的情况下,金国“刑部岁断死罪,或十七人或二十人”,而南宋政府甚至多次出现“大理寺狱空”的现象。

按照封建社会对明君的要求,金世宗和宋孝宗可谓都远超及格线。因此编撰《金史》《宋史》的元相脱脱曾盖棺定论的评价说:“(完颜雍)号称“小尧舜”,此其效验也”、“宋之庙号,若仁宗之为“仁,孝宗之为孝,其无愧焉!”但在给予高度评价的同时,脱脱也指出这两位统治者所取得的政绩主要还是于“南北讲好,与民休息”。

而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局面,除了“天厌南北之兵,欲休民生”之外,还得益于金、宋两国之间的战略平衡。“隆兴北伐”的失败,固然让宋孝宗认识到了“金国奔驰,无衅可乘,然易表称书,改臣称侄,减去岁币,以定邻好”。但金世宗同样清楚地看到“宋人之和,终不可”,因此“每戒群臣积钱谷,谨边备”。正是金、宋之间这种微妙的力量均衡,使得两国边境地区维持了相当长的一段和平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