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车企如何面对印度魔幻的汽车市场?!




“到2030年,烧一滴油的汽车都不会在印度出售。”这是印度能源部长皮尤什·戈亚尔(Piyush Goyal),在2017年为印度的新能源汽车梦立下的豪言壮志,是印度要在2030年实现“0燃油车”的目标。

厉不厉害,只要我印度跺跺脚,世界也得给我抖三抖,隔壁兔子真的是要吓死了。


要知道,我们中国无论在燃油车还是新能源车的产量和销量上,已经连续几年保持全球第一了。电动汽车的扛把子特斯拉也敌不过真香定律,在上海设厂,准备100%实现国产化。

近期还传出消息,马斯克疯狂打脸改变原先的计划,将中国作为旗下电动车出口中心,而且欧洲的法国买家也已经收到了来自特斯拉的相关通知。

而在此前,马斯克曾表示,上海特斯拉工厂的汽车只为满足中国市场,不会对外出口。


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品牌经过大浪淘沙,也诞生了比亚迪、蔚来、小鹏等强有力的竞争者,推出了可以与特斯拉抗衡的旗舰产品。可即便这样,我们也没有像印度那样夸下海口,立起大大的flag,打算在十几年内彻底消灭燃油车啊。

我只能说,在与中国各个领域的竞争中,三哥的所有技能点真是都点在了嘴上了 ,嘴炮功夫绝对是世界一流的。

吐槽归吐槽,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印度魔幻的汽车市场,看看全世界的车企,是如何在印度高兴而来,败兴而归的?这里面就包括了不少我们中国的企业。

当全球第一大汽车大国,遇上第四大汽车市场时,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
就在今年2月初的印度新德里车展上,上汽、长城、海马汽车等中国众多车企,不惜冒着疫情参加印度新德里车展,一口气展出了20多款车型。

长城汽车更是租下最大的展位,发出进军印度的豪言。计划收购通用的印度制造厂,并投资10亿美元在印度建设汽车工厂,其他中国车企也宣布了各自的“印度梦”。

为什么说是一场梦呢?
进入四月,印度疫情便如洪水一样袭来,如今确诊数已经来到了可怕的786w。俨然是要跟美国老大哥刚一刚的架势,毕竟这两位都各自声称自己是最大的民主国家嘛。别的不说,但是在民主纯度和新冠确诊人数上,这两位可真是势均力敌,不得不服。

然而神奇的是,印度这个拥有近14亿人口的国家,4月份竟然没卖出去一辆车。这可让这些车企哭晕在了厕所里,不得不说这真是一个神奇的国家(incredible India)。


之后便是中印边境起了冲突。印度除了封杀中国的app之外,还暂停了三笔来自中国的投资,其中就包括了长城与北汽福田两家汽车制造商,以及一家液压设备制造企业。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最近接受采访时便郁闷的说到,“长城汽车的主战场仍是中国”。

而年初刚刚立下进军印度Flag的海马汽车,上半年国内产销量同比腰斩,不得不靠卖房“回血”。


在印度混的还算好的中国车企,也就只有上汽名爵一家。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我猜很有可能是因为名爵以前是英国品牌,而印度人对自己曾经的殖民宗主国大英帝国,那可是充满了崇拜的。在二月份的新德里车展上,机(yin)智(xian)的上汽竟然把自家的荣威Marvel X纯电动车,直接换牌为MG亮相车展,不得不说,上汽才是最懂印度的中国企业了哈哈哈。

从中国允许特斯拉落户上海,到印度对中国企业的封杀,我们可以看出中印两国政府执政能力的区别,真的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

虽然中国车企在印度出师不利,但中国却是印度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之一。没办法,兔子家的制造能力太强大了。目前中国为印度提供了27%的汽车零部件,而在电动汽车领域,这一比例还要再提高2~3倍。

如果有人问你,在印度汽车市场,销量排名前三的汽车品牌是什么?你会如何回答?
他们分别是马鲁蒂铃木、现代和马恒达。这里面的马恒达可不是塞车王马自达啊,马恒达是印度本土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拖拉机制造商之一。2010年,该公司还收购了韩国的双龙汽车。


另外两个品牌日本的铃木和韩国的现代,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在中国都混的特别惨。在进入中国市场25年后,铃木于2018年退出了中国市场,现代汽车也由于产品力和品牌力不足,在中国的销量已经崩盘。

然而这两位难兄难弟,却在印度这个市场占据了主导地位。真所谓“铃木满地跑,豪车特别少”。像铃木奥拓、速翼特这样的紧凑型小车,占据了印度汽车市场的半壁江山。

作为仅次于中国、美国、日本的全球第四大汽车市场,难道其他国际汽车大厂就没有在印度发力嘛?当然不是,但是印度这个国家,简直是这些车企们的噩梦。在全球其它市场所向披靡的大众、丰田们,在印度市场无一例外的都吃了鳖。


2017年,大众与塔塔集团发表合作声明,称计划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开发印度市场,但这项合作仅仅维持了5个月便宣告破产。

而全球销量冠军的丰田,早在上世纪80年代,便已经开始布局印度市场。然而在印度折腾了几十年,也没打下多少粮食,怎一个惨字了得。直到2019年,丰田、本田、福特、大众四家汽车巨头,总共在印度的市场份额也仅有12.5%,勉强达到铃木在印度销量的五分之一。

大众丰田这样的b级c级车主力品牌在印度玩不转,那么像保时捷奔驰这样的豪华车品牌,在印度市场又是如何呢?毕竟印度贫富分化严重,富人也还是不少的。

然而现实却是,保时捷在印度一年也就卖出300多辆。而在2019年的中国,保时捷在中国共售出86752台,占全球销量的31%,妥妥的全球最大单一市场,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BBA三大豪华车品牌上。

也难怪最近在德国亚太会议上,德国的三位大佬,德国总理默克尔、经济部长Altmaier和经济亚太委员会主席Kaiser,对德国企业发出“不要过度依赖中国”的警告,要求企业实行“印太平衡政策”。

没想到奔驰的大当家,戴姆勒集团董事长康林松却直接反驳说:“那是不可能的,错过中国就等于错过全世界”。
在这里给大家透露一些德国企业的情况,up主曾在德国留学多年,有很多在德企工作的朋友和同学,平时也经常跟他们交流,所以还是比较了解的。他们就直接跟我说,默大妈是不是老年痴呆了。2020年因为全球都陷入新冠疫情,中国是最快度过疫情并恢复生产的,大部分德国的车企,就靠中国这个稳定的生产和销售中心撑着了。

这时候你打他们走,他们也不会走的,这真是实话。还让他们去印度,去那干嘛,去亏钱嘛。

最后再说说开头提到的,印度的“电动车梦”。在燃油车上还没有多大作为的印度,已经立下了要2030年实现“0燃油车”的Flag,并向马斯克抛去了橄榄枝。
然而现实确是,截至2019年6月,印度的公共充电站只有1332个。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他的隔壁邻居中国。


在今年六月份国家能源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各类充电桩保有量达132.2万个,其中公共充电桩55.8万个,数量位居全球首位。
我就想问问三哥,他马斯克是愿意在上海尬舞呢,还是更愿意去新德里跳印度舞。我衷心祝愿印度能够在10年之后,顺利实现他的“0燃油车”梦想,如果觉得有压力,可以找隔壁兔子帮帮忙的。

印度这个神奇的国家,坐拥14亿人口的巨大市场,像曾经的中国那样,吸引着来自世界的玩家来这里投资。但在他们之中,注定只有少数能在这里扎根生存。多数则是乘兴而来,仓皇而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