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一(新人教版)P1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第一章 走进细胞
第1节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一、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
1、细胞学说的建立
细胞学说的建立主要是两位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
2、细胞学说的发展
(1)1543年,比利时的维萨里通过大量的尸体解剖研究,揭示了人体在器官水平的结构。
(2)法国的比夏指出器官由低一层次的结构——组织构成。
※(3)188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发现并命名了细胞。
(4)17世纪,荷兰著名磨镜技师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到不同形态的细菌、红细胞和精子等。
(5)意大利的马尔比基用显微镜广泛观察了动植物的微细结构,如细胞壁和细胞质。
(6)19世纪30年代,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提出了植物细胞学说,植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植物体的基本单位,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动物学家施旺提出动物也是由细胞构成的,一切动物的个体发育过程,都是从受精卵这个单细胞开始的。他们指出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基本单位。
(7)耐格里用显微镜观察了多种植物分生区新细胞的形成,发现新细胞的产生原来是细胞分裂的结果。
(8)1858年,德国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他的名言是:“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
3、细胞学说的内容
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有序的自控体系
②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
③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
4、细胞学说的意义
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除病毒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病毒

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2、多细胞生物生命活动的基础

受精卵是新生命的开始,人的发育,本质上是细胞的分裂,分化和生长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人体九大系统:
神经系统 运动系统 循环系统 消化系统 泌尿系统 生殖系统 呼吸系统 免疫系统 内分泌系统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组织

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既属于细胞层次,也属于个体层次
种群:在一定的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
群落:在一定区域内,所有的种群组成一个群落。
生态系统:群落和他们所生活的无机环境相互关联,形成的统一整体就是生态系统。
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生物圈是最大的生命系统。
方法总结:
归纳法
(一)定义:
归纳法是指由一系列具体事实推出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
(二)举例:
从观察到植物的花粉、胚珠、柱头等的细胞都有细胞核,得出植物细胞都有细胞核这一结论,运用的就是归纳法。
(三)种类:
1.不完全归纳法:科学研究中经常运用。
(1)举例:根据部分植物细胞都有细胞核而得出植物细胞都有细胞核这一结论,就是运用了不完全归纳法。
(2)特点:得出的结论可能可信,可用来预测和判断,不过,需注意存在例外的可能。
2.完全归纳法:如果观察了所有类型的植物细胞,并发现它们都有细胞核,才得出植物细胞都有细胞核的结论,就是完全归纳法。
课堂总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