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车界拼多多,花小猪搅乱网约车江湖,滴滴狠起来自己都打
网约车江湖风云又起。
一款名叫花小猪的打车应用横空出世。
花小猪打车打出了“全网超低一口价”以及“百亿补贴计划”“打车能赚钱”的口号。
“一口价”是说价格不受行车路线和车程时间影响。
不论司机怎么绕路,开多久,堵多久,都按叫车时显示的价格计费。
“打车能赚钱”是指将已完成行程发给微信好友后,就能领到现金奖励。
另外将相关链接发给好友,获得2人“助力”,就能领取打车优惠券。
此外还有各种领取优惠券和现金奖励的玩法。

再加上百亿补贴的口号,花小猪是不是有拼多多的味道了?
所以花小猪被很多人称为打车界的拼多多。
有人做过测试,补贴期间,同样的距离,花小猪收费25元。
而滴滴快车、曹操专车等其他平台,收费在33到36元之间。
也就是说,花小猪要比其他平台便宜10元左右。
难怪有滴滴司机说,“花小猪要抢滴滴的市场了。”
也有滴滴司机控诉:“当地的网约车市场,都让花小猪搅乱了。”
花小猪到底什么来头,凭什么引发网约车市场价格战?
网约车市场大局已定,滴滴是当之无愧的网约车市场老大。
难道就像电商市场,拼多多挑战淘宝和京东一样。
花小猪也想用“拼多多”这样的模式,挑战滴滴的网约车市场地位吗?
答案出人意料,花小猪背后的靠山其实就是滴滴。

花小猪是滴滴内部孵化的一个新项目。
采取与拼多多相似“裂变式营销”的花小猪打车,早期的目标市场瞄准了下沉市场。
花小猪就像是一个低配版的滴滴打车。
它的功能不如滴滴完善,合规性不如滴滴严格,但它便宜。
一二线城市滴滴稳做老大地位,三四线城市让花小猪去降维打击其他竞争对手。
有分析家认为,滴滴或许是在利用花小猪这款新产品,来抢夺因为要满足合规性要求,而不得不放弃的网约车市场份额。
对于司机而言,开不了滴滴,可以开花小猪。
表面看滴滴就像是在左右手互博,自己打自己。
但最头疼的其实是其他网约车公司。

市场上经常有这样的情况,市场排行第一和第二的两家公司打架。
这两家公司越打越大,市场排行第三的公司被打没了。
现在一二线城市网约车格局初定,但三四线城市网约车市场仍然有不少变数。
首汽约车、曹操专车、美团打车、如祺出行、网约车品牌T3,还有不少实力很强的网约车公司虎视眈眈。
如何应对这样的围追堵截,滴滴的选择就是推出花小猪。
厉害的公司,狠起来自己都打,就问你们怕不怕。
滴滴掀起价格战,对其他网约车玩家的杀伤力可谓巨大。
虽然这会产生不少内耗,但受伤更重的是其他网约车公司。
从这点看,滴滴真的很厉害。
拼多多用拼团裂变加大额补贴,成功在格局已定的电商市场站稳了脚跟。
那么出行市场,会不会出现一家公司,用拼多多的模式野蛮生长?
滴滴与其等着这样的对手出现,抢走自己的市场份额,不如自己做。
优秀的公司都这么狠,因为自己打自己的代价可以承受,别人打自己就麻烦了。
最典型的例子是腾讯的微信,微信也是和QQ左右手互搏,争抢社交市场的份额。
马化腾事后分析,如果微信是其他公司的产品,腾讯就危险了。
反例也有很多,胶片时代的霸主柯达公司,发明了数码相机。
但数码相机业务会影响胶片业务。
柯达公司选择把数码相机业务束之高阁。
最后柯达被其他数码相机公司打的落花流水,不得不破产。
虽然花小猪面临很多问题,在运营资质问题上,在不少城市都遇到了约谈,甚至叫停。
但滴滴的目的已经达到了,花小猪的推出,就像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其他网约车公司的头上,让他们的日子不那么好过。
而不管花小猪在三四线城市能否站稳脚跟,滴滴都可能是最大的赢家。
本文由微信公众号富日记原创,如转载请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