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宗昌为什么被叫做狗肉将军,他在山东都做过些什么?
张宗昌是中国民国时期的一位将军,在历史上被称为“狗肉将军”。他在山东省担任过多年的官员和军事将领,期间颇有建树,也积累不少争议。下面就该问题进行详细回答。
一、张宗昌为什么被叫做“狗肉将军”?
张宗昌被称为“狗肉将军”的由来,其实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是:
根据民间传说,张宗昌被叫做“狗肉将军”,起因是他曾经在山东东营设置狗肉摊,运用狗肉摊向当地一些胃口古怪的黑幕老板和贪官,塞钱谐和,掌握他们的利益,用以扩大自己的势力。
第二种说法是:
1930年,时任山东巡阅使的张宗昌,集结他的8万军队反对当时的国民政府,史称“济南之役”,随后张宗昌义和团下一点,开始投奔北洋政府,当时各方士兵纷纷投降或者偷偷地离开,只有张宗昌的军队拒不投诚。为了打破军心的阴影,张宗昌食用军中狗肉,动情地宣称:“军中无肉,何以战胜敌人?肉至今日一吃饱,即刻出征!”意思是狗肉能为部队提供营养,以使军队保持战斗力,并鼓舞军心,远征大连而胜利。
所以,这是二战中最为知名的一战,并因此获得“狗肉将军”的绰号。需要指明的是,张宗昌在军中消灭了人口流浪问题,故军中狗肉只是暂慰将士的饥饿,并没有真正实行“狗肉部队”的想法。
二、张宗昌在山东都做过些什么?
张宗昌是山东人,自然对山东有深厚的情感和认识。他在山东做过许多工作,取得了一些成就。下面是他的具体经历:
1903年,张宗昌在寿光县任县佐,正式开始了他的官场生涯。
1912年,孙中山推翻清政府后建立中华民国,张宗昌加入了国民党。同年,他任职山东省警察局局长。
1917年,鲁南民变爆发,147名唐山旅降世,唐山旅的血案后由张宗昌及其部下手引,清剿匪徒,扫荡叛乱,取得胜利。此后,他担任济南警备司令,成为一名有影响力的军事将领。
1927年,张宗昌成为了国民党军的中将,担任南京市第三军军长,同年5月,被北伐军攻占南京后,他离开了国民党,投靠了张作霖的北洋政府,被任命为东北军总司令部总指挥兼行营总司令。
严厉的政治和军事手段使张宗昌成为中国民族混乱时期最为有权力的人之一。他经常使用各种手段来捞取自己的财富。对此,毛泽东评论说:“张宗昌是山东的一件宝贝。”同时,他通过“腐败政策”和暴力恐吓,控制了政治和经济,以致在第二次国共内战的后期,难以成为其他地方模仿的标本。
总之,张宗昌是一个既有才华又有缺点的将领,在山东担任高级官员和军队指挥官多年,执行过多项任务,也饱受质疑和批评。最终,他在1949年随着国共内战的失败而被迫流亡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