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棘,清初·王晫《杂著十种》

2023-01-03 10:39 作者:平平静静哒  | 我要投稿

棘 清初·王晫 《杂著十种·寓言》 【原文】 终南之山,有棘盈径。 骨柔而刺密,触之者恒胶结不可解, 不受伤不已。 人畏其刺,咸迂其途避之。 一人义形于色,褰裳而入,欲节节而断之。 孰知左断于指,而右曳于臂,下钩其裙,上牵其袖,惫已甚。 君子曰:“斯人之疾恶是矣,疾之而不以其道,苟持斧斤,求其本而刈之,何棘不去?” 【今译】 终南山的路上长满了荆棘(终南之山,有棘盈径)(终南:又称终南山,秦岭山峰之一,在陕西西安市南)。 荆棘的枝条柔软(骨柔),但上面有密密麻麻的刺,刺尖而且密集(刺密),触碰上它的人经常被它们缠住(触之者恒胶结,胶结:缠绕、粘住),不能解脱(不可解),非受伤不可(不受伤不已)。 人们害怕荆棘身上的刺(人畏其刺),经过时都绕道、曲折绕远(咸迂其途)避开(避之)。 一个人正义之气现于神色(一人义形于色),露出义愤的样子,提撩着衣裳钻了进去(褰裳而入,蹇(qiān):撩起,把衣服提起来),想一节一节地把它们折断(欲节节而断之)。 谁知(孰知)左边折断了他的手指(左断于指),右边却拖缠住了他的胳膊(而右曳于臂),下边钩住了他的下衣(下钩其裙),上边牵拉住他的衣袖(上牵其袖),片刻时间就已经弄得他疲惫不堪(惫已甚),极度疲乏无力了。 君子说:“这个人憎恶荆棘,疾恶如仇(斯人之疾恶),这人痛恨害人的东西是对的(是矣),憎恶荆棘(疾之),却不能用适当的方法去铲除它(而不以其道),如果拿一把斧子(苟持斧斤),找到它的根(求其本),从荆棘的根部割断它(刈之,“刈”同艾,割),那么还有什么荆棘不能铲除的呢(何棘不去)?” 【赏析】 文中一人义形于色,他对荆棘刺人而迫使人们绕远道,这一现象愤愤不平,正义之气现于神色,他勇于对类似于棘那样的坏事物作斗争,这种疾恶如仇的精神是对的,但要善于斗争。 “疾之而不以其道”意思是“痛恨荆棘,斩棘却不用正确的方法”,因为斩棘采用了不正确的方法,所以他才会疲惫不堪,自食恶果。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解决问题应该用正确的方法,找到它的根源,而不能只凭有正义之气。 

棘,清初·王晫《杂著十种》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