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制造业合作的两条路径和四项举措》(附下载)

本篇报告共 24 页,为保障社群会员权益,仅展示前 12 页;成为会员后可无限制下载原报告与历史更新报告,以及每日更新100+。目前已累积更新80000+。

这是全行业报告圈的第1163期分享
来源 / 北大汇丰智库

本篇摘要
提到深港合作,最先想到的现代服务业和科技创新合作,而有关制造业领域的合作鲜少提及甚至有些让人费解。
事实上,香港早在2015年就提出“再工业化”,并开启相关尝试,2022年6月特区立法会新一届特区政府架构重组方案做出利于“再工业化”的调整。
通过了“制订全盘工业蓝图”的议案,7月香港民建联立法会议员发布“香港工业4.0—一再工业化启动建议书”,“再工业化”已然成为香港发展的焦点。
而此前不久,深圳已经提出“工业立市”,并对战新产业和未来产业进行长远布局。
深港两地对工业经济重要性的共识为合作埋下了种子。
8月宝安发布的重大空间战略构想中明确提及了深港先进制造业合作区的规划部署,深港制造业合作蓝图正在铺开。
从深港两地的产业现状入手,分析当前深港制造业合作的基础、进展以及主要制约因素,提出推进两地制造业合作的具体思路及建议:即两条路径和四项举措。
两条路径指的是在前海深港先进制造业合作区以“前研后造”模式将香港的研发优势和深圳的制造优势充分结合,配合周边的会展、商务、金融、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打造融合发展的世界级先进制造业基地;在规划中的新田科技城探索“研造一体”模式集合深圳、香港优势制造企业关键生产环节和河套科技创新区已有的科创资源,打造高附加值产业链环节集聚要地,推进香港“再工业化”,同时为应对国外针对中国大陆的供应链阻断提供缓冲地带。
为提高上述路径的可行性,需要从工业用地、企业布局、人才供给和生产性服务配套等四个方面做好支持工作。

报告前12页预览












篇幅有限,以上为本篇部分内容,喜欢本期内容可以点赞评论

免责声明
本平台只做内容的收集及分享,报告版权归原撰写发布机构所有,由全行业报告圈社群朋友通过公开合法渠道获得,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如对报告内容存疑,请与撰写、发布机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