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刺客信条英灵殿】北欧神话中的雷神不只索尔一人?英灵殿神话武器背景知识详解...

2023-07-26 18:18 作者:弓箭手呼兰噶剌  | 我要投稿

尽管这一现象(指chaoskampf)印证了日耳曼信仰与其他印欧诸民族的信仰拥有彼此相近的源头,却也同时留下了一个疑问:与其他的雷神或是风暴神相比,托尔在使用的力量(更确切地来说,武器)上却与已知的大部分雷神或是风暴神都没有任何的共同点可言:宙斯有过握持雷箭(Keraunos,Thunderbolt)、双刃斧(Lybra)、长矛乃至于剑的形象,塔拉尼斯是雷箭,素盏呜尊是刀,佩伦是雷箭以及材质从石头逐渐演变为金属的箭矢、钉头锤(Mace)与斧,法里顿是牛头锤(Mace),乌科是箭矢、斧、剑与锤子(Hammer),忒舒卜则是与其他中东神相类似的雷箭与斧——然而使用锤子(Hammer)作为武器的,除却临近斯堪的纳维亚的芬兰地区与爱沙尼亚地区共同的天空神,即是明显受到了托尔的影响、并且可能拥有铁匠起源的乌科(即塔拉匹塔、托利)使用铁锤(Hammer)作为武器之外,就只有托尔这一柱神灵而已。

有别于语源为“锄”、“犁”的钉头锤(Mace),现存的主要文本(诗体埃达、散文埃达、挪威王传等)中对托尔的武器进行的指代全部都是“Hamarr”一词,也就是“铁匠用于铸造的生产工具”,是进行手工生产时所使用的道具,而非如钉头锤一般的武器;而除却指代托尔的武器之外,这个词语在上述的文本中所指代的便也只有铁匠的生产工具。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托尔也同样拥有铁匠的特质呢?并非如此。

其一,尽管铁匠在古典时代一向是珍贵的资源,但铁匠本身在传承中的地位却并不能够与代表战士的英雄神彼此相较:雷金在谋害西格德的阴谋败露后惨死在后者手下;西古勒米尔(或是斯瓦弗勒米尔)将矮人杜林和杜瓦林绑架,逼迫他们为自己铸剑;沃伦德(或是日耳曼传承中的威兰德)被尼特哈德绑架并残害,使前者只得在囚禁之下为其铸剑;侏儒阿尔贝里希被狄特里希抓获,只得窃回为巨人打造的利剑为自己赎回性命;挑战狄特里希的威提格仅仅因为父亲是铁匠便激起了他的怒火,诸如此类,所在多有。

其二,铁匠并不使用他们的生产工具进行战斗和报复;除却战士们通常使用的武器之外,他们更多地使用的是魔法、诅咒,或是其他常人无从具备的力量,比如杜林和杜瓦林为西古勒米尔所铸造的利剑上“每逢出鞘便须见血”,以及“注定带来三桩灾祸”的诅咒。故而铁匠的形象既不符合托尔作为英雄神和保护神的身份,也同样欠乏相关的文献作为对这一推测的有力支持。此外,与斧、枪、剑、矢这一类属于战士的武器,又或是农具这一类属于平民的生产工具不同,锤子是只属于工匠的生产工具,既没有在战争中取代过其他的武器,本身也并不具备任何仪式性的功能。

由此,综合托尔本身的地位,以及印欧神话中的雷神及英雄神所拥有武器的共性来看,任何人都有理由怀疑现今的托尔所使用的武器,或许并非是他作为泛日耳曼文化共同信仰的雷神时所使用的武器,事实上,一般认为作为源头的日耳曼信仰起源于日耳曼文化的铁器时代,紧随于青铜时代所盛行的太阳崇拜消亡之后的公元前500年左右,而铁质的锤子更是直到公元后才于日耳曼地区出现,在这之前的日耳曼人所使用的替代品便只有大棒、斧头的钝面,以及石头。值得一提的是,“Hamarr”一词在可能存在的原始日耳曼语与原始印欧语中的语根即是意为“石头”、“锋利”或是“尖头”的“*(a)kam-”。从这里不难看出,作为铁匠生产工具的锤子,最初的指代事实上或许是石质的敲打工具,直到引入了更加简单的、用木杆与铁块接合的工具之后,才拥有了现今“锤子”的含义。

使用石头作为武器的雷神在拥有共同印欧神话背景的传承中并不是孤例:古代斯拉夫人认为雷电即是佩伦从高空中掷下的石块和石箭,并且认为箭石(一种酷似乌贼的古代生物)的化石、闪电熔岩(由闪电击中的泥土形成的长管状岩石)乃至于任何化石或是上古的石质器物皆是出自佩伦的手笔,并将之称为“佩伦石”、“雷箭石”、“佩伦之箭”或是“雷电的楔子”。事实上,相似的信仰并不仅止于斯拉夫人,从日耳曼文化盛行的斯堪的纳维亚地区、不列颠、中西欧乃至于美洲都有着与斯拉夫人相似的雷石(Thunderstone)信仰,这种广泛分布的信仰在日耳曼地区尤其流行,有些地方甚至一直流传到了今天;他们认为闪电是从高空落下的燧石,并将之收集起来,陈设在烟囱中、天花板中或是牛奶架上,以期保证家畜健康,规避厄运、疫病、怪物乃至于闪电本身。就如前文所述,托尔的名字——“Þórr”——实际的含义是“雷电”,而“托尔的锤子”在这一语境下的意义事实上即等同于Thunderstone一词,一如挪威语中的Torestein、荷兰语中的Dondersteen、丹麦语中的Tordensten,以及德语中的Donnerstein。近代瑞典学者贡纳尔・奥拉夫・海藤-卡瓦里乌斯认为,闪电在日耳曼文化中被广泛地认为是一块由托尔掷向地面的楔形石,而在闪电的落点附近找到的楔形石则被称作是Thorenvigg,意为“托尔的楔子”;这一观念的影子不仅能够从形如Thorvigge、Thornkile、Thorenvigg、Thornskil、Thorensten的瑞典名字,如Torestein、Torelod、Toreblyg的挪威名字等一系列拥有相近元素的当地名字当中得到印证,更还与拥有着印欧背景的其他神灵所固有的武器——用于投掷、发射或是倾泻的雷箭——彼此契合。

尽管雷石信仰在日耳曼地区非常流行,但在某些地区却是例外,像是挪威以北的部分地区,以及完全由移民构成的冰岛——风暴,或者说伴随着频繁雷击的雷雨,在这些地区发生的频率并不如其他地区那么频繁,而这一传统便极有可能在冰岛随着时间的推移被彻底遗忘,甚至自初时起便没有得到过推行。从另一种意义上说,这或许也是托尔失去了“握持雷箭”这一与其他风暴神之间最大的共性的原因之一:现存的文本中,最为重要、也是最为古老的《诗体埃达》与《散文埃达》原稿中,前者的手稿出自冰岛,后者则完全由冰岛人斯诺里・斯图尔松撰写;换言之,我们并没有了解托尔在冰岛以外的、更古老的、并且是日耳曼人眼中的形象的途径。话虽如此,我们仍然还是能够从字里行间所暗藏的一些隐喻中找到一些有关托尔武器形象的影子。

在诗体埃达的Lokasenna一节中,托尔威胁洛基住口时是这么表述的:Icelandic:Þegi þú, rög vættr! þér skal minn þrúðhamarr,Mjöllnir, mál fyrnema;herðaklett drep ek þér halsi af,ok verðr þá þínu fjörvi of farit.

English:Silence, vile being! My hammer of might,Mjollnir, shall spoil thee of speech.I will strike that rock-head from off thy shoulders,and soon will thy life-days be spent.

在散文埃达的第一部分,Gylfaginning的四十八章中,托尔是这么对付他所举起的约梦冈德的:Icelandic:...En Þórr kastaði hamrinum eftir honum, ok segja menn, at hann lysti af honum höfuðit við hrönnunum...

English:...But Thor threw his hammer after it, and they say that he struck off its head by the sea-bed...

首先,锤子在一般观念中并不是用来“斩首”的武器;它可以轻而易举地把脑袋打碎,但却并不能轻而易举地像这两处所提及的那样把脑袋“打掉”——只有带有利刃的武器才能做到这点。

奥地利学者伊迪斯・马洛德认为托尔的锤子源于(或者等同于)史前时代的仪式用斧,如青铜时代的岩画中所使用的斧头;语言学家让・德・弗里也同样认为斧和锤子代表一种相同的器具,并称托尔的铁锤应当是自石斧演变而来;古文物学家希尔达・伊利斯・大卫森同样认为托尔最初的武器是一把斧子。以及,上述的所有学者给出的猜想都没有提供有效的论据。

宙斯、马尔杜克、忒舒卜、乌科、佩伦都有着持斧的形象。尽管要依此论证托尔的武器最初是一把斧头并不充分,但却已经有足够的理由怀疑除去托尔最原始的武器——即是与其他印欧神话中的风暴神共通的雷箭——以外,托尔原本更还有着一把带有利刃的斧头。

综上所述,大致能够得出的结论有以下几点:

托尔与其他拥有古代印欧多神教背景的风暴神有着相似或是相同的起源,这也致使他们拥有一些相近的性质;

托尔最初的武器并不是铁锤,而是拥有楔形石性质的雷箭,这一点源自或是促进了日耳曼地区雷石信仰的盛行;

托尔所使用的“锤子”这一武器最初的语源是“石头”;

托尔可能拥有过一把与其他拥有古代印欧多神教背景的神灵相近的斧头作为武器;

由于气候上的原因,雷石信仰并没能在冰岛地区得到发展,从而导致托尔所使用的武器中“石头”的性质被逐渐遗忘,并在当地最后被“锤子”彻底取代;

日耳曼多神教在基督教的影响下渐趋式微,而保存最为完整的文本来自冰岛,最终导致托尔失去了原本手持雷箭的形象,成为了今天手执短柄战锤的英雄神形象。

【刺客信条英灵殿】北欧神话中的雷神不只索尔一人?英灵殿神话武器背景知识详解...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