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天使儿童暑期安全指南——防中暑篇

2023-07-21 15:41 作者:粤儿天使  | 我要投稿

漫长的三伏天来了,持续的高温让人燥热难耐,但暑期的到来还是按捺不住孩子想要外出游玩的冲动。这样一来,孩子就很容易引发中暑等危急情况。且儿童由于体温调节中枢未发育成熟,对热的调节能力不足,是中暑的易感人群,更易造成并发器官损伤。

 

 

由此,家长应该如何防治孩子中暑,让孩子安全快乐的度过暑假呢?广州天使儿童医院保健科主任王冬梅主任就大家关注的几个话题疑问,进行了专业的讲解与答疑,一起来看看吧!

 

 

一、儿童中暑的易感人群

1.许多儿童常见疾病都可能影响机体散热能力、水电解质平衡及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导致患儿中暑的风险增加,如肥胖、皮肤损伤、糖尿病、尿崩症、下丘脑损伤、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2.部分接受相应药物治疗的儿童,由于药物作用使机体产生热量增加及影响体温调节中枢使机体易受热损伤。因此在高温气候条件或进行高强度室外活动时,对于这些易感儿童加强观察和监护,减少热暴露时间,降低活动强度,并在医生指导下酌情调整相应药物治疗方案,降低其发生中暑的风险。

 

 

二、婴幼儿童中暑表现

1.闷热综合征

也称蒙被缺氧综合征,常见于6月龄内婴儿,未满月的新生儿尤其常见。常有包被过多导致过度保暖及头脸蒙盖病史,保暖过度与严重缺氧是发病的两大主要因素,导致婴儿脱水、大汗,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昏迷、抽搐等)、休克、呼吸衰竭和循环衰竭,最终引起多器官功能障碍,可在短时间内危及生命。

 

 

2.捂热综合征

也称蒙被综合征,多见于1岁内婴儿,仅有包被过多导致过度保暖史而无缺氧窒息。与闷热综合征的病因、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稍有差异。捂热综合征起病相对较缓,发病时间可达数小时至数天。临床表现以高热、大汗、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与循环障碍为主,可出现痉挛、惊厥和昏迷。研究发现因血管扩张导致的颜面潮红、易激惹、嗜睡和昏迷症状有助于识别婴儿

体温过高,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可降低后遗症和改善预后。

 

3.儿童中暑

儿童中暑与成人中暑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相似,按照病因可分为经典型中暑和劳力型中暑,多见于夏季。常有暴露于高温高湿环境史或剧烈运动史,以体温升高、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定向障碍、抽搐、昏迷等)为主要表现,可无出汗。

 

 

三、儿童中暑如何急救

中暑的发病率与高热的程度及持续时间直接相关,因此远离热源及快速降温在中暑急救中至关重要。

 

1.被动降温

遵循“降温第一,运输第二”的原则,迅速将患儿搬离高温现场,移至通风阴凉处可以从外部降低环境温度,条件允许者可移至空调房内。可将患儿放在凉爽的地面上,或者放在睡垫、睡袋等隔热材料上,可以减少地面的热传导。松开或脱掉紧身衣物,可增加空气对流热交换。婴儿出现捂热综合征时,应立即迅速解开包被降温,及时更换被汗水浸湿的衣被。

 

 

2.物理降温

快速有效的物理降温是中暑急救的重要措施。迅速将患儿移至通风阴凉处,先用温水,再用冷水擦浴全身,擦浴时可在额头、双侧颈部、腋下、腹股沟等大动脉走行浅表处放置冰袋,并使用风扇增加对流散热。对于年龄较大、体质较好、意识清楚的儿童可采用浸泡降温的方法,将患儿的躯干和四肢浸入冷水或冰水浴缸中。患儿可躺在塑料布上,同时塑料布两边折起,以保持冷水覆盖。冰水冷却浸泡降温在降低核心温度方面的速度是用浸泡的毛巾覆盖身体以加强蒸发降温的两倍。在野外,使用自然水体,如溪流、池塘、河流或湖泊也是另一种冷却降温的方法。应特别注意确保头部不会沉入水下,保护气道通畅并避免误吸和溺水的风险。降温过程中可不断按摩四肢,保证循环通畅,切忌降温力度过猛。

 

 

3.有效降温

快速有效的降温是中暑急救的首要措施,对防止发展成为重症及减少病死率有重要作用。包括:(1)水浴或冷水擦浴;(2)放置冰袋;(3)液体复苏。

 

 

四、如何预防儿童中暑

1.加强科普教育

通过加强对家长及青少年关于儿童中暑的科普教育,提高大众对中暑的防范意识,可以有效避免儿童中暑的发生。

 

2.识别易感人群

对于易感儿童应加强观察和监护,减少热暴露时间,降低活动强度,降低其发生中暑的风险。

 

3.避免高温环境

随着环境温度升高,人体最终通过传导、对流、辐射过程获得热量,通过蒸发达到散热目的,而在高度潮湿的环境中由于皮肤上的汗水和周围空气中的水之间的水蒸气压差较小,因此蒸发效果较差,进而导致核心温度升高。减少在高温高湿及强阳光照射环境中的暴露时间,可以有效防止中暑的发生。

 

 

4.衣着与装备

高温高湿环境下,儿童的衣物应轻便透气,可选择浅色衣物,及时更换汗湿衣物;婴幼儿穿着应单薄透气,建议选择轻薄包被,切忌捂住婴幼儿口鼻;在密闭空间时,及时关注婴幼儿出汗情况和神志状态。

 

5.保证饮水及休息

高温高湿环境下儿童的活动应保证充分的饮水。以冷电解质饮料或水为适宜饮品,避免含酒精、糖分过高及冷冻饮料。高温高湿环境下儿童的活动应保证良好的休息。调整活动时间与休息时间的比率,以匹配环境条件和活动强度。

 

6.饮食预防

夏季最好是建议让孩子多吃些含苦味、酸味以及辣味的菜,因为这些食物有利湿的作用,如苦菊、冬瓜、丝瓜、笋等等,都是不错的夏季防中暑食物,还有姜加胡椒和冬瓜一起炒也很不错。因儿童肠胃功能相对较弱,所以夏季防儿童中暑还要注意让孩子尽量不吃冷饮,避免暴晒及正午时间外出。

 

 

王冬梅主任提醒:中暑属于威胁生命健康的危急重病,我国重症中暑的病死率高达10%~15%,若发展为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可高达40%。儿童属于中暑的高风险人群,但也是可以预防的,提高社会和家庭对儿童中暑相关风险因素的认识及中暑预防知识的普及,可以有效降低儿童中暑的发生率。

 

 

注明:文章以科普为目的,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健康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

天使儿童暑期安全指南——防中暑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