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盘的学问(下)
前言:记键盘初始状态(最高位置)为0mm,根据往下的深度来计量距离。触发键程即为,往下摁多少毫米产生触发信号,总键程即为,往下摁多少毫米到达最底部。我们通常用1.5-3.5这样的格式描述一个键盘的触发键程-总键程。1.5代表距离最高点有1.5mm,而不是距离底有1.5mm哦!
一、触发键程和总行程
1.短的触发键程通常会带来:低很多的普点延迟,更高的误触率(没想摁下去结果摁下去了),更高的误压率(意思是本来想抬起来结果没抬起来),更困难的刹车。
2.更困难的刹车:通常的,键轴需要回到触发点或者触发点往上一点点的位置才能停止触发,假如总键程是4mm。1.0-4.0,行程是6mm,而2.0-4.0,行程是4mm,所以,低的触发键程必须搭配更低的总键程食用,否则会变为SB产品。(暗示某厂1.0-4.0光轴)
3.低很多的普点延迟:因为人手按压速度有限,更短的触发键程,会率先到达位置并触发,按的越慢,差距就越大。
4.两弊相衡取其轻
T98的 1mm触发——死亡误触率,拍下桌子就触发,不可用
B975的1.5mm触发——高玩会有较少的误触率和误压率,同时相比1mm慢了一些。
B770的1.8mm触发——不会有误触问题存在,相比1.5mm慢的很少很少,但高频连击时比1.5mm慢。
T98的2mm触发——不会有误触问题存在,相比1.5mm慢的多,高频连击很困难。
B160n的2.5mm触发——慢死了,不可用
不难看出,1.5mm~1.8mm的触发键程是较为合理的,个人倾向于1.6mm。
二、总键程
1.众所周知,LK光轴复位点在触发点上面0.1mm,LT复位点和触发点在一起(0.02mm就忽略吧)。
2.影响刹车的直接因素就是回弹行程,回弹行程是什么上回已经说了,就是“触发点到底+底到复位点”的用时。
3.数据分析:
键盘 速点刹车 普点刹车 总行程
B975 23.6ms 65.7ms 3.1mm
B770 22.4ms 62.2ms 2.5mm
B760 22.4ms 68.8ms 3.5mm
T98-1 24.5ms 55ms 3.6mm
T98-2 37.4ms 80.9ms 4.6mm
T98-3 38.3ms 95.1ms 5.6mm
桌子 15ms 55ms ?
4.结论:如果用b975和b770同款弹簧,那么回弹行程应该在1.7mm为宜,黄金触发键程1.6mm,计算得出总键程为2.4mm!如果用b760硬弹簧,回弹行程应该在2.1mm左右,总键程2.6mm!如果用T98的弹簧,则回弹行程应该在2.4mm左右,总键程2.8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