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 23mm F1.4 VS F2 一刀两断的快评(其实很简单)



与老大哥xf23 1.4(后文称2314)相比,xf23 2(后文称232)的身材瘦小了不少,滤镜口径更是跌穿地板从62mm直接掉到了43mm。
至于颜值见仁见智吧,前者更威猛一些,适合单反机身,而后者更清瘦复古一些适合旁轴机身。2314光圈大一档,并且拥有景深尺刻度,232拥有更近的对焦距离,防尘防滴构造以及更安静快速的对焦马达。

对焦环转动阻尼感,2314略大一些,至于重量,2314重了100多克(相当于两块电池),但握持在手里时感觉两者的压手感和密度感是相差无几的。
由于两者有60%的价差,廉价的版本虽然光圈小了一档,但具有了更快更安静的对焦马达以及防尘防滴的自我保护能力,因此差距并非一面倒,而是非常具有戏剧化的参差不齐。
这就引发了很多人的纠结,在意预算并讨厌咬牙的,毫无疑问会选择232。只买贵不买对的土豪,我就多不说什么了。
纠结的人很多是因为232明显胜出2314一筹的最近对焦距离。
那么我现在就来展示一下两款镜头在各自最近对焦距离时拍摄物件大小的差异,很多人对这个很关心。

然后就是很多同学在意的双极限(最近距离+最大光圈)、单极限(最近距离)描写性能,我使用手动峰值对焦100%截图来表现两者之间的描写力差异,拍摄用辅助器材为MANFROTTO曼富图的190XProB铝合金脚架。承载X-T2与23镜头算是杀鸡用牛刀了。
结果,这个差异真的惊到了我,额呃呃呃~~~~~

只要是眼睛没有瞎的同学都会认为无论解析度,反差,微反差、色差都没的比。
我尝试在PS后期插值放大最近对焦距离时的2314@F2照片
用于和232@F2比对,结果依旧呵呵呵。

我是个好奇宝宝,既然在最近对焦距离表现疲软,那么232退后到2314的距离后表现应该会好不少吧?OK,这就试试看!
在相似物距下232与2314的表现对比如下

哎......对不起,232,已经给你过两次机会了......
说实话,这样的结果让我感觉到有些出乎意料,即使做出妥协,在双极限环境与232单极限对比,2314仍然赢得了胜利,不禁让我开始佩服起了2314。
原本以为232这样刷距离数据的镜头会使用为近距离优化的浮动光学的设计,但现在通过对比反而让我深深觉得2314才是深藏功与名。
某些网红KOL说232在近距离采用f4光圈就能获得锐利的画面,F4,锐利,F4,锐利,F4,锐利,呵呵,不脸红吗?
和大哥的实在憨厚相比,这个小弟的作风有些虚浮。由于媒体以及官方的造势,加上上一个352的优异表现,让人们对于232的期待实在太大太多,但盛名难符。
如果我是一个感性的作者,这篇感想就会到此结束了,你会看到一个以“什么垃圾,这么严重的像差,还敢这么push最近对焦距离,完全是功利又不负责任”为结语的文章。
但……我不是……

如果放下期待抛去造势,用平常心把它当作只是一个最普通的,小巧便携的镜头的话,232的表现反而变得开始出彩起来。
我想和这枚镜头再多相处一段时间,更了解一下它的设计意图,我发现在扫街常用的距离段,这枚镜头的表现都非常得体,甚至可以说亮眼。从1米2开始到更远的物距,它的结像开始变得扎实清晰,即使用最大的光圈,这种改善真的脱胎换骨。这种物距正好是记录常用的距离段,够舒服够实用。如果在这种常用距离全开像差都得不到明显改善的话,真的会有咒骂富士奸商骗子的冲动,所幸富士还是那个富士。

我尽量多地拍摄F2、F2.8在中近、中等、中远物距的表现。还是实战表现最能说服我,在实战中232的表现一扫疲态非常亮眼,全开光圈下的画质完全能压下来自X-T2的24mp传感器的挑衅。怎么样,是不是觉得这个全开光圈的表现与之前在室内的完全天壤之别?这就是实战,我所喜欢做的事情。232通过实战展示了自己善于的事情,不在于近距离,而依旧是我们常用的那些距离,它依旧是那个平凡的好镜头。


该总结了,对于232我想说的其实很简单,忘了它的近距离拍摄吧,有更好的选择。
扫街才是它的好归宿,表现舒坦极了,反应敏捷、对焦快速安静。全开完全可用。
如果你真的相信营销那一套,要排除万难让232承受压力拍近景,请把光圈往F4以后调,并降低心理预期......但你真的知道自己正在干什么么?
谢谢观赏~全文完~~~
小伙伴们~~我们下一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