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小室哲哉——深層的美意識》第一章、六萬人之中的孤獨

2021-03-22 02:45 作者:Gift_For_Tkfans  | 我要投稿


書名:《小室哲哉——深層的美意識》(小室哲哉——深層の美意識

著者:神山典士

發行人:野間佐和子

出版社:講談社

發行日期:1996年3月6日第一次出版

聲明:版權歸原著作權持有者,此譯文僅供粉絲交流,不用於營利商用,若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Disclaimer: Copyright belongs to the original copyright holder, this translation is only for fans to communicate, not for commercial profit, if infringement, please contact me to delete it, thanks. 


不安正是藝術家之本源,若失去不安而歸於安定,那只不過是個藝人罷了。

——小室哲哉

 

第一章、六萬人之中的孤獨

晴實,你本該比任何一個人,都渴望看到這場演出以及此刻我的身姿吧⋯⋯

從東京灣吹來的夜風中,填滿了整個會場的六萬名觀眾,向著夜空伸出十二萬隻手臂,如秋日中搖擺著的稻穗的波浪。

在那條將人浪一分為二的花道上,小室哲哉沐浴在聚光燈之下,一路奔跑著從心底如此吶喊著。

 

「藝人」

那一刻,當小室哲哉開始狂奔在110米之長的巨大舞臺之時,候在側台的眾多的工作人員之中,誰又能想到這一切呢。

舞臺正前方的夕陽已沈入大海,八月末的仲夏驕陽似火,即便已入夜,氣溫仍徘徊在30攝氏度以上。

以往這個時候,小室都是坐在錄音室的鍵盤前埋頭工作。

而今天小室已經在舞臺上持續了三小時的出場強度。

中途可別暈倒了才好啊⋯

眾多的工作人員都集體思慮著這一點。

在演出開始之前,小室就和以往一樣,喝了作為常備藥的營養飲料劑。前一晚彩排結束之後,又喊了兩位氣功師傅進行細緻的全身按摩。

身高不足一米七,體重只有四十七千克,這麼瘦弱的身子,究竟從何透支如此多的體力呢。早晨是在後台吃的漢堡飯,中午也不過是吃了幾口氣功師傅準備的豆腐。

「啊!」

隨著工作人員的一聲叫喊,小室早已凌亂了頭髮,奔跑在聚光燈的光環之下。舞臺的一側,工作人員們只能無可奈何地望著他的背影而去。

「我們是藝人呢,怎麼都得讓觀眾感到驚喜啊」

之後小室如此微笑道。但此時此刻,比起那些觀眾反而是身邊的工作人員更大吃一驚呢。

 

「小室作風」

這一天,剛過上午九點小室哲哉就起來了。

強烈的太陽光從窗簾縫隙間照射進來,炎熱的一日又開始了。觀測史上千年一遇的酷暑,但被淹沒在阪神大地震等(此處有河蟹事件)這樣的大事件中。說起1995年,這是誰都會想起的回憶。而已經是連續三十五天的酷暑日,加上今天又會創下新的紀錄吧。

每當街頭熱鬧散去、人煙稀疏之際,正是小室一如既往開始工作的時候。明黃色的法拉利行駛在冰冷的柏油馬路上,小室進入錄音室,關上大門將世間一切喧囂一併阻隔在外,開始默默地編織起節奏和音律。

小室坐在合成器前,先設定鍵盤上的鼓聲,右手如蝶翅飛舞般敲擊著鍵盤,決定整體的節奏。接下來是錄入基本的和弦走向,這樣就完成了整首曲子的基本面貌。然後再通過合成器的設定加入多種樂器的音色,進一步豐富曲子的層次。而添加整首曲子的旋律則是最後一步作業。

從日落開始的這一系列作業到完成之際,往往已經是第二天的拂曉時分。所以對小室來說,早上九點就好比是午夜時分。

但僅限於今日,即便躺在床上,在小室意識中的某個角落依舊存在著接下來的日程「早上十一點,演出彩排開始」。

一般而言,比起經紀人所制定的日程表,小室更以樂曲製作以及自身身體狀況為優先,這才是小室一貫的作風。

曾經有工作人員為了與小室的約定而在東京站等了足有九小時。下午三點就集合在一起的工作人員,等到晚上十點才能和小室搭上話,這樣的事也是常有。甚至面對從全國而來的一百名唱片銷售門店的負責人,也一樣遲到了三十分鐘,而且還因為化妝又花費了二十分鐘。不論遲到多久面對哪樣的人,小室卻總是微笑相迎。

對於一切事務,小室總是以製作音樂優先。不論是工作人員還是周圍的其他人,似乎大家都對這一優先毫無怨言地默許了。接下來優先的則是小室的身體狀況,最後才是作為一個藝人的自我修養。

 

「準時準點」

但除了這一天是例外,從早晨開始小室就按照正常作息進行一切。早上十一點開始的是最後一次彩排,從傍晚五點半到晚上八點半,預計三個小時的演出——「TK DANCE CAMP 95」。漫長的一天要開始了吧。

洗漱穿衣結束之後,小室從自家公寓出來看到的是,自己的助理伊藤孝一那張驚呆的臉龐。

平時和小室過慣了晝夜顛倒生活的伊藤,對於早上九點就要起來這件事毫無信心,因此以防萬一,前一晚壓根兒沒睡,就這麼迎來了第二天的早晨。

如果三十分鐘小室還不出現的話,就給房裡的他打個電話。這是伊藤一直以來的做法,在那之前就只是把車開過來靜靜等待而已。因此對於小室這次按照時間表的行動而感到震驚。

竟然是「準時準點」

伊藤駕駛的白色卡迪拉克一進入會場,身著T恤脖子上戴有通行證的某個工作人員,同樣震驚到情不自禁地喊叫出聲。

一九九五年八月二十六日,這一天小室帶給大家的第一個驚喜,竟然是從自己身邊的工作人員開始。

 

「電話」

通知彩排開始的鼓聲,按照預定在早上十一點清晰地迴盪在整個會場。舞臺上集合了十位音樂家和大概三十名工作人員。從舞臺上望下去,無數身著黑色T恤的年輕人,在強烈的日照下如一個個攢動的小影,忙碌著工作。

嗶嗶嗶、嗶嗶嗶⋯

這個時候,不知道誰的手提電話響了。

——你好。

停止右手的演奏,將手機貼在耳邊,是正在舞臺中央演奏合成器的小室

現在要從家裡出來呢,會場是一副什麼樣子,我穿什麼衣服好呢?

是來自戀人·華原朋美的電話。

不論是在錄音室還是在車中,小室從不將手機離身。手機也總是處於開機狀態。

也不知道是什麼時候說過的言論了。

「早上起來開車去錄音室的途中,手機響了才終於有一種一天開始了的感覺,真正醒來整個人有清晰的意識也是從那一刻開始呢」

這番話簡直就活脫脫像是個手提公文包的商人才會說的話。

還在上幼稚園四歲的時候,小室有著一週一次的小樂趣。星期三的早上,結束小提琴的學習之後,母親昱子總是會叫計程車過來接他。

但小室卻拒絕要她接送,穿著幼稚園制服的小室一個人爬進計程車的後座。到了幼稚園之後也是自己開門跳下車,啪地關上背後的車門。在全班小朋友們的注視下,一路小跑著從大門到玄關,而自己那副小大人的模樣小室頗感享受呢。

當然,小室不可能這麼清楚地記得那時候的事了。我把昱子的記憶轉述給他的時候,他的嘴角微微一歪,好像又想起了什麼。

「或許是有那麼一回事呢。從孩童的時候開始,就覺得一手拿筆一手打電話的大人的樣子很帥氣呢,或許是憧憬那種忙碌的姿態呢。打電話有一種像是把之前的時間在中途切斷,切換到了新開關的感覺,我喜歡那種感覺呢」

 

「小室流商法」

不論白天還是深夜,或是在洛杉磯也好,只要小室從錄音室走出一步,他的身邊便立馬伴隨著各種各樣的「生意」。譬如作為製作人參加新人歌手的發佈會,而小室待著的休息室就會立馬變成一個會議室。

無論小室去往何處,那裡總有一幫男人在等著他。

他們有的身著西裝革履,有的穿牛仔褲夾克衣,各業界的人士,就如早市上的人一般爭先恐後地圍繞在小室身邊。

經紀人菊地政利打開文件夾,紙上滿滿當當紀錄著合作(tie-up)企業的名字。機動車公司、計算機公司、各種各樣的電視節目、電視劇、體育賽事。這些都等著小室進行一一挑選。

小室進行選擇的基準十分單純。比起公司的规模或金額,與前來交涉的此人之間的人際關係,成為了取捨的最初基準。

所以一些廣告公司的做法是,與其設立一個冠有「小室project」名字的部門,倒不如將一切事務交由另一個部門當中,和小室熟識的人來做。

這些聚集在小室身邊的男人,將各自的事務轉述小室並獲得相應的指示之後,便默默回到辦公室。詢問的事宜包括海報設計、下一季度的產品合作、唱片錄製的計劃、活動策劃的準備等等。

像這樣和各式各樣的人交談,不停地切換頻道並在轉瞬間作出判斷,將一切事務一一處理正是小室的快感。而每一個頻道都加入了他本人的意見,這就是他不管有多忙都不會打亂節奏的一種作風。

 

「隱私」

在這其中,小室最近又開啟了新頻道。一個名為「隱私」的頻道。

不知是何時說過的話了。

「圍繞我身邊的人幾乎都是在談論工作,因此毫無私事可言。不管是一起玩樂還是一起喝酒,聊著聊著就開始說道下次有這樣一個企劃呢⋯⋯像這樣的情況經常發生。所以當女友在身邊的時候才是屬於我唯一的私人空間」

華原朋美的存在,便是小室的隱私。

確實當華原在身邊的時候,至少不會有人拿著一堆公事上前來。在工作人員的面前兩個人互相手挽著手,又或是在錄製節目的過程中,華原在一旁甜甜地望著他。這對於目前的小室來說,是保護隱私的最好的方式。

「這不是和自己手下的女藝人亂搞關係,只是單純為自己的戀人提供歌曲,以此為契機而開始了對她的製作而已」

華原的存在被寫真雜誌的攝影師偷拍了。在稿子的定稿之日,小室把打電話過來說要報導此事的編輯叫到了錄音室,一開口便將此事拒絕了。

但編輯已經和記者還有攝影師一起在小室的工作室埋伏了好幾個夜晚,將一切調查得一清二楚。小室不曾見過的照片,二人手牽手互擁的樣子。還有華原之前以其它藝名作為偶像出道的事跡和照片也打算一併報導。

一般這種情況下,大多是拒絕採訪或者是談條件。但小室卻完全不提及這些,反而淡淡地講述了華原出道之前的經過。

「很有男子氣概呢,看在這是我的工作,就允許我進行報道了,我覺得他頭腦很好,不愧是個大人物啊」

事後,寫真雜誌的編輯如此說道。

而且,還說了這樣的話。

「其實我呢,也是一位歌手喔,也出過一張CD呢,只是現在也在做編輯。小室先生,也能為我做一首曲子嗎」

之前的稱呼「小室」此刻成了「小室先生」。對於這位寫真雜誌的編輯來說,作為獵物的小室同時也是他所憧憬的對象吧。而被狙擊的小室來說,他是否願意給這位編輯提供曲子呢。如果作為製作人的小室判斷這能暢銷的話,也絕非是癡人說夢之事啊。

 

「小室盛典」

最初提出這個策劃是在前年的夏天。

當時處於人氣巔峰的舞蹈團體「trf」在全國十六個會場進行巡迴演唱會,作為此次演唱會的製作人石本浩隆,在某時某地某商務酒店的一個房間中,用自帶的便攜式文字處理機寫下了一份策劃書——「小室盛典」。

石本回憶道,自己在紙上寫下了這樣一個標題。

trf、篠原涼子、hitomi、觀月亞里莎、安室奈美惠等等。石本如此考慮,如果集合當時小室哲哉所策劃提供歌曲的藝人們,就能舉行一場音樂盛會了。

不久,這份企劃書就脫離了他的手,幾經轉折於各創作人以及公司會議中。

「我想舉辦一場像迪士尼樂園那樣的演唱會呢,就算所有的觀眾都不是來看我的也沒有關係,要不要試一試呢」

那年的秋天,最初見到企劃書的小室如此說道。與其讓觀眾來看各位歌手,還不如讓他們自己圍繞在各式各樣的舞台邊上享受音樂、盡情舞蹈。想要辦一場這樣的演唱會,小室最初的希望是這樣的。

「確實這個想法很有意思呢,但實際操作起來不太理想,如果有那麼多大小舞台,音樂就會互相干擾混雜,整個會場的氛圍就會變得很散漫」

要實現的話會很困難,石本如此解釋道。小室也認可了此意見,而在舞台步道前端的附屬舞臺,便是當初小室這一想法的一個殘留吧。

小室說「從以前開始就是這樣呢,比方說小學有父母參觀會需要演奏的時候,不僅想讓全班的同學感到高興也想讓過來觀摩的父母感到高興呢。看到大家都很愉快的樣子,自己也會感到很滿足呢。

迪士尼樂園是小室對於娛樂思考方式的一個借鑑。

因此,出演者也是豐富各樣。從早春的時候開始,在企劃書出演者一欄「小室哲哉」的下方就已經寫下了downtown「濱田雅功」的名字。而在名單最下方的「坂本龍一」,是在五月假期結束的時候添加的。

在已經進行了多次的企劃會議中,有一天,小室帶過來麥克爾傑克遜的錄影帶「history」。

「這個,幾百人移動的場景很有視覺衝擊力呢」

因為這句話,在五月中旬,集合了兩百名的舞者。

最終演唱會的成形有了很大的改變,好比石本企劃書最初的那個主題已經被人遺忘。

梅雨季來臨的時候,石本集合了會場周邊的居民,進行了兩次說明會。以林立的高樓作為背景,建造起整個舞臺;禁止觀眾開車進入會場;當天的警備會提起十二分的精神進行守備。石本如此反覆進行了說明,並在約五十名的居民面前,多次鞠躬表示感謝。

 

「獨生子」

彩排結束之後,會場便如雪崩般湧入人群,乘坐小型私家車的小室家人到場了。父親修一,母親昱子,還有幾位親眷。特別是昱子那和藹開朗的笑容,讓演出正式開始前緊張的工作人員有了暫時的緩和。

從TM NETWORK時代開始,小室所有的演唱會昱子都參加了。

也不記得是在什麼情況下,曾經笑著說「我是哲哉最初的粉絲呢」

小室剛出道的時候,有粉絲來家裡拜訪,還邀請他們在客廳吃東西呢。家裡收集了報道有小室事蹟的各式雜誌,這不是從雜誌社送過來的,而是昱子自己每次都會查詢發售日期,然後去書店搜尋買回來的。那對於昱子來說,是比什麼都快樂的樂趣啊。

就算現在有時候兩個人打親子電話,也會不知不覺聊上一個小時。

「因為哲哉是獨生子,能和我聊天我感到很高興呢」

這麼說著的昱子,竟有些害羞地笑了。

「您辛苦了,一直以來照顧著老師」

小室在老家府中活動時期深交的某位工作人員鞠躬說道。

「我這邊才應該表示感謝啊」

就這麼一路鞠躬致意,一行人走向家屬席坐。

 

「CD工廠」

下午五點四十五分,小室哲哉一跑進舞臺中央,蹲在觀眾席後方地上的仲座孝江身邊的人一齊站起來,那些等待開場的觀眾為了能確保看清,還把空易拉罐墊在腳下,本來因為口渴而買的飲料此刻也起到了這樣的用處。

小室哲哉、trf、篠原涼子、hitomi、安室奈美惠、globe。孝江等人所熟知的藝人一個接一個地登場。

這一天,孝江從所工作的工廠獲得了免費入場券,於是帶著初中三年級的兒子和他的小夥伴一起,先後乘電車巴士來到了會場。

位於埼玉縣入間市孝江所工作的工廠,堆滿積壓了大量印刷有上述登場歌手的四方形照片以及塑料包裝盒。

到前天為止的一週內,大家一直盯著trf五人的圖片進行作業,簡直都要看吐了。

九個人組成一個團隊,坐在傳送帶兩側準備著材料。在傳送帶所運載的塑料包裝盒內裝入四方形的歌手寫真,裝入圓形CD並在背面貼上封皮,最後放入透明塑料袋中。

這便是孝江等人的工作。

雖然工廠的工作時間是從早上八點半到下午五點半,但是從一九九二年秋天小室哲哉所策劃的「TMN SONGS MEET DISCO STYLE」這張專輯生產開始,加班就變多了。到了九三年五月trf「EZ DO DANCE」的時候,又增加了一條生產流水線。而九五年的二月到三月,小室和downtown的濱田所組成的組合「h jungle with t」以及trf的新曲又碰在一起,整個工廠晚上十點還在加班,即便如此,也有可能趕不上交貨日。

CD本身的複製,無塵室內的機器以六秒一張的速度完成,但之後的封裝就需要人工徒手來做。

「百萬銷量」一句話說說容易,但徒手製作的速度最大限度也就一小時五百張。

初期的時候對於這樣突然的追加訂購自然措手不及,為了趕上交貨日,社長以下所有員工都在遍佈茶田的入間市工廠,脫掉西裝,挽起袖子徹夜工作。

當然,工廠裡也會播放正在製作的CD的曲子。BPM120-140的小室的曲子節奏感舒適,作為作業的背景音樂再合適不過了。因此,當世間狂熱於百萬金曲的一個月前,孝江等人就已經不知不覺地耳熟於心了。

孝江等人所持有的入場券的指定位置,是在離舞臺一百五十米之遠的最前部,回頭看就是巨大的海灣大橋。就算踩著易拉罐伸長了脖子,看到的小室的身影依舊像米粒般大小。

但即便如此,周圍的年輕人依舊興奮地搖擺著身子。孩子們好像也很高興,時不時地伸長脖子新奇地觀望。

我瞥一眼孝江,他也漸漸沈浸在這場音樂會中了。

 

「with t komuro」

一切按部就班。

離計劃開演下午五點半的不久之前,舞臺導演來後台叫小室,這個時候小室正在專心化妝中。就算開演時間已過,小室還是一動不動,默然地坐在鏡前。化妝師一如既往地按照既定步驟繼續著。

開場的音樂,使用了小室孩童時代超喜歡的特摄剧「サンダーバード(thunder birds,1965-1966,英国)」的序曲。在小室結束一段短暫的問候之後,直升機低空掠過,煽動起整個會場的熱情。

每更替一位歌手,小室就會更換與其相應的服裝。

舞臺中央如高臺一般的樂器組合,六個鍵盤以及為了此次演出從美國寄送過來的風琴,還有橘色的吉他。小室依次演奏,將會場的熱情推向了極點。

這些一一登場的歌手們,以這場演出為分界點,述說著各自的「道別」與「問候」。他們有些人即將面向嶄新的歌唱世界,有些則是脫離小室,將此前的事業告一段落。

對於篠原涼子來說,這場演唱會正是她與小室的告別。

一九九四年與小室相遇的前後,篠原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五年前,為了參加偶像選拔活動,十六歲就高中輟學從故鄉桐生市出來。雖然選拔合格,成為了一直以來所憧憬的歌手,但是在板橋的小公寓度過了無所事事的三年。心裏想著要成為solo歌手,但陰差陽錯地又入了女團。演出現場連三十個觀眾都召集不到,為此父親還帶著家人朋友坐巴士過來應援。一切都這麼不盡人意啊。

而遇到小室之後,一切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當歌唱節目的主持人田森說「涼子這不是很能唱嘛」,甚至都哭了。九四年底參加紅白歌會的時候,第一次受到父親的表揚「你很厲害呀」。一切都是因為這些曲子都加上了「with t」。

但是這次演唱會之前,在錄製第三隻單曲的時候,小室這樣說道。

「涼子已經能夠獨當一面了,把with t 去掉吧」

涼子對於這句突然的話,之後漸漸感知其意義的沈重性了。

——作為一名專業歌手,我不能總依賴小室先生。

如果有人在採訪中問起,我會這樣回答他,雖說這樣的回答有些感傷。

被小室認可的喜悅與脫離「with t」的不安,這種複雜的情緒交織在篠原的心中。

憑藉小室的兩首曲子擁有了百萬銷量,確實周遭的事物有了改變。唱片也在排行榜位居第一,周圍的人在向我道賀的同時,有時也會飛來嚴厲的目光,「沾沾自喜的話可不行啊」、「一不留神很快就會掉下來呢」。

與那段苦悶的日子相比,忙碌反而是一件令人高興的事,但也正因為如此,那一天的演唱結束之後,我不得不離開還在舞臺上演出的他,去完成接下來的工作。

結果,那天只在彩排時才與小室有過隻言片語。

「涼子,往花道這邊跑過來!」

「好的,我過來啦!」

連一句謝謝都沒說,就不得不與小室就此道別。

這真是有些令人感傷啊。不過這一切小室既然都已經決定了,她也只好順其自然了。

不說「無必要」的話,這正是小室的風格,篠原對此也十分明白。

 

「命運」

而小室近來經手的新對象是,globe這一組合的主唱keiko。小室本人作為鍵盤手也加入其中,是一個三人組合。自從八月份出道以來,今天這次演出是組合全體成員一起共演的第二回。

演出開始之前,keiko在後台用手機和家姐文惠聯繫。

「姐姐,你在哪裡呢?」

拿著手機的姐姐此刻應該和父母親戚一起在會場的某處吧。在六萬之眾的人海中,家人們拿著用片假名寫著「グローブ(globe)」,用漢字寫著「山田桂子」的牌子還有擴音喇叭應援著吧。

「桂子的話一定可以做到的,你絕對能一直把歌唱下去的」

高中畢業之後,一直在大阪過著OL生活的keiko,從文惠的這句話中獲得了勇氣,那是在一年前夏天的生日前一晚。

「那時的我過著毫無夢想的日子,碌碌無為,每天盡是一堆無趣的事情,不住地對生活發著牢騷。對此姐姐便說,你自己可要好好想想,下定決心試著有所挑戰」

keiko如此說道那晚的事情。

那時兩人回憶起不知何時母親告訴她們的一段關於祖父的話——猶豫不決的事情,就在早晨下定決心,晚上再怎麼糾結也無濟於事罷了。

二十二歲的第一個早晨,山田桂子決定向著幼時的夢想——「歌唱的世界」進發。

「那麼,從何開始挑戰呢」

雖然已經決心挑戰夢想,可夢想之路在何方呢。

買來選秀雜誌,從第一頁開始認真閱讀。keiko的目光停留在了「小室哲哉&AVEX D.D. debut」這一標題文字上。

參加競選的信件是在八月投遞出的,到了九月才在博多參加了海選活動,第一次被小室叫到東京已經是十月的時候了。之後相當長一段時間了無音訊,直到1995年6月才開始錄音。第一次錄音還是從大阪趕過來的,到了七月份才搬到東京,所以在東京的生活才只有一個半月。

那個時期,對於焦急等待的keiko,文惠如此鼓勵道。

「這可不是成功或失敗的問題,而是命運啊。桂子的命運上天早有安排,所以冷靜下來,安心等著小室先生的回覆吧」

「在登上DANCE CAMP的舞臺之前,我僅憑著對歌唱的一片熱愛才一路走到此,我那時只想著早晚會回到原點的吧」

之後keiko如此說道。

之前的歌手策劃活動才剛結束,就立馬著手新人和新曲的製作,並以某一日為界線將這一切巨變,這是製作人小室的慣用手段。

因此,不論是多麼賣座的策劃,總有一日會迎來確實的終結。

這一日,說道別的不僅僅是篠原。

將jungle這一新的舞曲節奏深入大眾,大賣200多萬張與濱田的組合,也在這一天迎來了最後的活動。

在將篠原、濱田的策劃介紹給大眾的同時,小室就已經在計劃globe的出道以及從秋天開始的「華原朋美」項目。這種操作簡直正如拍打海岸的千層浪,在這持續的一浪接一浪中,小室將「with t komuro」這一品牌深入人心,其成果便是這次六萬人之眾的演出。

 

「一瞬的孤獨」

晚上八點多,篠原涼子拼盡全力狂奔在花道上,點燃了整個會場的激情。小室換了一身燕尾服風的著裝,再次回到了舞臺。

和之前從容的表情稍有不同,這時的小室微挑唇角,有些害羞地介紹了「坂本龍一」。一个身穿藏青色西服的小个子男人登场了。

黑暗中,射燈探照下來,小室哲哉和坂本龍一在圓形的光輪中並排而立。

十多年前,當小室還處於從業餘愛好者轉向專業音樂人士的時期,作為電子音樂的先驅、合成器的演奏者,即YMO一員的坂本龍一就已經成功向世界進發,經常走在小室前頭的坂本此刻滿面笑容地登場了。

第一首曲子開始演奏的時候,舞臺側邊上就有幾個工作人員,探著身子努力往能看到坂本的位置磨蹭。

在演唱會前幾日,坂本就曾為了彩排之事拜訪小室的工作室,而且還即興彈奏了起來。當時在場的操作員(computer engineer)竟來回犯了好幾次簡單的錯誤。

——大概沒能想到自己竟然也能和那位叫作「教授」的坂本在同一場所作業吧。

在那一瞬間,不僅僅是那位如此害羞說道的電腦操作員村上章久,大概對於在場所有的音樂家和工作人員來說,「坂本」是心所憧憬的對象吧。

此時,突發事件發生。

第二首曲目,是YMO時代的代表作「behind the mask」。在長長的曲子收尾之際,不按劇本開展的事情發生了。

突然,小室哲哉奮力狂奔在110米之長的花道之上。工作人員「啊」的一聲,那個身姿早已奔跑在巨大的花道上,淹沒在六萬人的觀眾之中。

在跑出去的瞬間,小室的視線中,就只有面前那條伸向遠處的白色花道。

眩目耀眼的射燈照射而來,六萬人的身姿盡在白光中消逝而去。

演奏仍在繼續,但小室卻覺得一切如黑白無聲影像,舞臺的聲光彷彿都被拋在了身後,漸行漸遠,直至消散。

一瞬,在六萬人的熱潮中,小室頓感孤獨。

在遙遠的記憶中,一位少女天真爛漫的笑容浮現在腦海——晴實醬。

對於小室而言,今天的這場演唱會不僅僅是為了在場的六萬名觀眾,也聯繫著封存了十三年之久,關於那位少女的記憶。

1959年1月5日,出生後一個半月

 

小學五年級的時候
1971年正月,和父母一起


《小室哲哉——深層的美意識》第一章、六萬人之中的孤獨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