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8月日系车销量......

今年就形式来看,日系御三家里本田和日产的状况都不乐观,丰田的燃油车和混动车基本盘够大,还能撑一撑。
【丰田】
先说丰田这边,卡罗拉/雷凌、凯美瑞、汉兰达/陆放都有了优惠,整体销量还稳得住,而随着最近锋兰达/锐放的价格松动,这两款车在8月份也迎来了销量巅峰,单月销量达到了3.5万。

而且要注意的是,靠着出行市场的发力,丰田的纯电轿车bZ3的销量也起来了,8月份卖了5800辆,是所有合资品牌里,仅次于大众ID.3以外销量最高的车。在MPV这边,赛那 格瑞维亚依旧是稳定月销破万,这俩车在家用MPV市场的竞争力依旧无与伦比(现在的插混MPV在空间利用率上差太多了)。

但大家应该发现问题了,丰田的插混车销量非常非常低迷,8月份威兰达 RAV4的PHEV版本总共只卖了15辆......而且除了bZ3外,一汽丰田的bZ4X销量仅741辆,其它的新能源车单月销量甚至没有超过100,这恐怕是丰田最应该着急的。插混车的购置税见面会一直延续到2027年底,未来4年时间插混车都会是主流,丰田明年的压力会更大。
【本田】
本田这边更不乐观,除了思域和CR-V这俩老牌选手能销量破万,其它车型普遍低迷。王牌新车雅阁,普通版的1.5T竞争力太差,HEV缺席,PHEV版本定价和体验上都有硬伤,可以说是上市即扑街,不到7000的销量甚至还不如10代。昔日小型SUV的两张王牌XR-V和缤智,也因为换代后高昂的定价和1.5L发动机孱弱的动力被丰田的锋兰达 锐放完美取代。

MPV市场,奥德赛和艾力绅销量也在不断缩水。2021年这俩车还能联手贡献接近10万辆的年销量,2022年就只有7万多了(主要是yq导致供应问题),到了2023年,这俩车的前8个月的销量4.6万辆,月均8k,但是8月份这俩车销量只有4700辆。

最值得注意的还是新能源市场,本田8月份新能源车所有车型,没有一款销量破1000的,其中4款新上的PHEV车型(雅阁、CR-V、英士派、皓影)加在一起也就是2100辆左右,另外两款油改电的缤智/XR-V总销量仅仅850辆左右,惨。
我估计最近本田粉应该挺糟心的,42万的信仰思域TYPE R还没吹热乎,就被26万的伊兰特N把脸都抽肿了。好不容易上市的新一代PHEV车型,没快充、没外放电。雅阁后备箱还带个大台阶(纯容积其实一点都不小,但是架不住你这一打开不好看啊,消费者进店一看,难免膈应)。以CR-V PHEV为例,22.59万的起售价还是太高了(看看昨天20.88万的领克08,差距真的很大),起码降价4-5万才有竞争力,宋PLUS DM-i冠军版起售价15.98万,CR-V PHEV就算考虑品牌(其实这年代合资品牌并不值钱),最多起步价给到18、9万也就差不多了。
【日产】
作为日产车主,这家车企混到今天这个地步真的挺唏嘘的,除了轩逸苦苦支撑,其它车型破万都难了,新能源市场更是只有Ariya一款车,早期上市过于离谱的定价导致这款车上市后就直接被淹没,8月份100辆出头的月销量完全拿不出手。别说合资品牌定价掀桌子没用,看看别克E5、大众ID系列、以及宝马i3/iX3,只要价格到位,大家还是认可的。

国内的增程车如此火爆,日产有现成增程结构、而且效率很高的e-POWER,可就不是给你做大电池 外充电,吃不到政策福利,也拿不到销量。假设,奇骏e-POWER是插混的,天籁也有e-POWER PHEV版本,日产的日子会不会好过很多?
明年,这波普通合资品牌的压力还会继续增大,在纯电领域,BBA的i3、iX1这类车都杀到20多万了,EQE SUV这个级别的产品都做到了30多万,你合资品牌再想卖到20万以上都困难了。而且在20万这个价位,合资品牌还得面临新势力的内卷。
而在插混市场,且不说比亚迪绝对统治的地位,就是身后的吉利、长城、长安、理想、等品牌,任何一个品牌拿出来,插混车的销量都比日系三家加在一起还多。日系车倒闭倒是不可能,毕竟全球市场的盘子够大。但在中国市场,如果他们继续以这种摆烂的态度生存,与美系(除特斯拉)、法系、韩系互啄是迟早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