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疯狂VS七年之痒:上海迪士尼的第七个年头
近些年来,祖国的好消息不断,首先是突破了中产瓶颈,人均GDP达到一万美元,其次是科技上有了各种重要的突破,大飞机、航天、船舶制造等方面赶上国际水平……毫无疑问,祖国强大是一个非常好的好事,但这样天天宣传自己的厉害,显然并没有得到多好的效果,全球性的限制和打压,让原本闷声发大财的我们,大喊大叫也已经陷入了经济发展的瓶颈当中。
蓝裕文化主题开发设计院认为,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是这样的宣传也引来了外来商业的掠夺,迪士尼在上海疯狂收割,环球影城在北京不断涨价,这对疫后的中产并不乐观,对缩小贫富差距并不友好。
一、优速通掏光中产钱包
比如网上就有人开始抨击北京环球影城,认为其价格已经超越大阪环球影城的水平,让人感觉“有点高攀不起了”,于是决定采取“特种兵旅行”,“能玩几项是几项。”

与北京环球影城优速通涨价遥相呼应的是,上海迪士尼乐园开园7年后,也迎来了第四次涨价。

其中,上海迪士尼乐园常规日门票价格将会从435元涨到475元,而特别高峰日的价格将会从769元涨到799元,这也是自2016年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开园以来门票价格第4次上调。

上海迪士尼乐园票务调整方案通知
不过,尽管上海迪士尼乐园已经开始实施最新的门票价格,得益于巨大的IP号召力,似乎并没有影响消费者的游园热情。
有网友总结:每天都有人说不值,但是迪士尼每天的人还是好几万。即使历经前三次涨价,上海迪士尼的游客量依旧很高,特殊节假日的票也总是能提前售罄。
二、为何涨价?
蓝裕文化主题公园设计院认为,乐园涨价,一是服务成本的增加,二是产品组合的增加。
从服务成本来看,中国大城市和小城镇有非常大的差距,大城市的水平一点不差于欧美发达国家,基本运营物资的价格水平和劳动力成本都在逐年上涨,这导致乐园成本增加,也必然助推乐园主要收入的门票涨价。

2021年4月,上海迪士尼举办的5周岁庆典活动。图源:新华社
同时,乐园处于运营的需求和主题开发的需求,每年或者每一段时间都会有维护修缮、项目迭代更新或者园区扩建等内容。上海迪士尼在2018年、2019年新增的“玩具总动员”“疯狂动物城”等项目外,前不久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对外宣布,以西游记为主题的“超体空间soreal vr”将于9月10日在迪士尼小镇开业。
这种产品组合和服务内容的增加,必然导致投入的增加,也就成为门票涨价的动因之一。
另外,迪士尼也调整了自己的运营战略,要求为游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这背后就是主动牺牲入园人数,当然也就助推了门票的上涨。
三、七年疯狂
公开数据披露,上海迪士尼于2016年开园后,仅运营一年就实现盈利,当年接待了超过1100万名游客,成为迪士尼历史上第一个开园首年即实现财务收支平衡的主题乐园。三年后的2019年,上海迪士尼全年营收达到70亿元,成为迪士尼集团全球最赚钱的主题乐园,没有之一。
今年暑假,业界对主题乐园市场热度仍然充满信心。作为防疫政策调整后的第一个暑假,亲子游、学生游将迎来高峰,甚至超过2019年同期。显然,首道门票的涨价并未将大部分游客挡在门外。
“非常火爆。”广之旅一位负责主题乐园业务的工作人员透露,该社6月底上海迪士尼乐园代售门票已售罄,7月3日至6日的门票也已抢购一空。
事实上,自上海迪士尼乐园开园以来,其热度高居不下。在“快乐生意”的“钞”能力面前,不少行业似乎显得有些逊色。

2021年4月,上海迪士尼举办的5周岁庆典活动。图源:新华社
如果涨价和持续盈利足够让人疯狂的话,蹭热度则将迪士尼的热度推上了新的高峰。最近一段时间,有关中国城市与迪士尼的“绯闻”时有传出。天津、成都、武汉都曾传出可能是中国第三座迪士尼乐园的落户城市,不过当地官方都迅速澄清消息不实。
这背后是迪士尼对当地经济强大的发动作用。毕竟,一座迪士尼带来的远不只是旅游收入,还对当地乃至周边城市的经济、就业等有着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
中国人的婚姻通常有“七年之痒”一说,而上海与迪士尼的结合,反而是柔情蜜意,迎来的是七年疯狂,迪士尼IP的强大,着实让人惊叹。
四、迪士尼的强大
迪士尼与中国的缘分始于上世纪80年代。当时,中国刚刚开始改革开放,迪士尼的动画片和卡通形象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欢迎。

1986年,迪士尼在北京设立了第一个办事处,开始了与中国政府和企业的合作。1992年,迪士尼与上海市政府签署了合作意向书,开始了上海迪士尼度假区的筹备工作。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这一项目一直没有实现。
直到2009年11月,中央政府批准了上海迪士尼度假区项目,并于2011年4月正式开工建设。2016年6月16日,上海迪士尼度假区正式开业,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个也是亚洲第三个迪士尼度假区。
从1986到2016,迪士尼在中国深耕三十年,才迎来了其巅峰作品主题公园的落地。这背后重大的驱动力来自这几十年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极力推崇和疯狂接受。这说明了深耕市场的重要性,也说明了强大文化IP的魅力。
这让我想到了全球第8的长隆横琴海洋王国,在人均客单价和二次消费上仍然难与上海迪士尼乐园比肩。蓝裕文化了解到,上海迪士尼乐园的二次消费营收占比约达40%,而国内本土主题乐园的二次消费营收占比仅约15%-30%;国外主题乐园的门票收入约占35%,二次消费营收占比高达65%。
二消对于迪士尼来说,才是真正的增长引擎,也是迪士尼运营水平的体现。
五、中国乐园如何脱痒入狂
迪士尼无疑是美式乐园的典型代表。北京的环球度假区也是深得其中奥妙。开业以来,环球影城的众多游客身着霍格沃茨魔法袍,排队多时,只为体验一次“禁忌之旅”;不少游客几刷甚至几十刷北京环球度假区王者荣耀英雄巡游演出……

2022年7月,游客在北京环球影城主题公园内观看表演。图源:新华社
我们再看欧洲最大的本土乐园欧洲公园,蓝裕文化在跟欧洲公园合作时了解到其游客有许多都是一年重游八次以上,也就是说,除了冬季不开园的几个月,这些游客几乎每个月都会来。
蓝裕文化认为,以上的内容充分说明了乐园的IP至关重要。而IP开发的成败则决定了乐园的成败。
IP如何才能具备强大的吸引力呢?首先是要从本土文化出发,找到具备文化基因的IP。美国没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它的文化属于潮流文化,而中国拥有的文化底蕴可以让我们将传统文化与潮流文化相结合,在文化基因中融入潮流,形成创新。

这一点华强方特就颇为成功,其建成运营的30余座方特主题乐园,以东方神画等IP吸引市场,打造地方文旅名片。
因此,中国的乐园要想解决开业游客不足,持续盈利能力不佳的“七年之痒”式问题,就应当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基础上衍生,紧跟时代,但不离文化基因。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新生的都是基于此前的根基,而根基的流行程度,决定了新生的受欢迎程度。希望我们深挖中国文化基因,找到自己的骨子里的流行密码,这样才能从七年之痒转向七年疯狂,成为别人学习模仿的对象。
参考来源:南方日报、CTPI主题公园研究院
关键词:蓝裕文化,酒庄设计,博物馆设计,展馆设计,工业游设计,工业旅游设计,文化产业园设计,特色工业园设计,特色文旅小镇设计,酒厂游设计,回厂游设计,酒体验设计,白酒营销策划,体验店设计,室内设计,建筑设计,规划设计,环境设计。
声明:除非另有标明,本文图文来源于“公共网络”,由蓝裕文化编辑整理,我们未能找到出处,如不慎侵犯您的权益,请后台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