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金石教育插画意境分享||我们别有所激,见解当然会另有所偏

炎热的夏天,当骄阳初下,皎月初升,习习晚风吹开一天的暑热,一家人照例坐在禾坪里纳凉。
哥哥早早地帮母亲摆好了藤椅,藤椅上搁把蒲扇,旁边一张小方凳,小方凳上深绿色搪瓷茶缸里装好了一杯凉开水,用盖盖好。
不一会儿,全家人都坐到坪里来了,手里各自拿着蒲扇,时不时拍打着,赶蚊子。
禾坪两边的树木,叶浓树密,藤蔓纠缠如丛林,蟋蟀吱吱地叫着,萤火虫在头顶飞来飞去,荧光一闪一闪,舞龙一般。
——杨本芬《浮木》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Henni Alftan
天赋有时并不一定是礼物,在少年时就“已识乾坤大”的人,少有不为乾坤所负累的。要么在乾坤里迷失,要么追逐乾坤至死。后来能做到“犹怜草木青”的,实属难得。
via@杜冷丁

©kazuo kasai
“折磨你的从来都不是任何人的情绪,而是你心存幻想的期待。世间万物都在治愈你,唯独你自己不放过自己。”

©Ekaterina Popova
我束缚自己,就跟别人放纵自己一样正常,对于这种自我的严厉要求,并没有让我觉得厌烦,反而感到高兴。
我对以后的追求,其实不是幸福本身,而是在赢取幸福的过程中我所花费的无限努力;其实,我早就将幸福与美德看作一个整体。
——纪德《窄门》

神经学家发现,人脑像一个求知欲很强的学生,对经验有着超乎大家想象的反应。如果你每天都让大脑学数学,它就会越来越擅长数学。如果你让它忧虑,它就会越来越忧虑。如果你让它专注,它就会越来越专注。
——凯利·麦格尼格尔《自控力》

©kazuo kasai
真正向善追求的人越往上行越在践行浅显的道理,所以他越简单越轻松越快乐。我们从孩提时的纯真自然步入复杂混浊,灵性几乎被淹没了……重拾生命喜悦的秘诀就是回归孩童的单纯。
人唯有通过真实的本性,而非通过野心和人为的目标才有可能超越自己。当一个人通过完全的觉知、生机盎然地接触而诚实面对自己存在的本质时,成长和改变会是自然而然的结果。
——皮尔斯

©Matt Saunders
我的心上燃烧着我的夏,我的急迫的、炎热的、沉郁的、太幸福的夏:我的炎夏之心如何渴望着你们的清凉。
——尼采

©Andhika Ramadhian
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杂质也逐渐累积。我们都需要修习着给生活、给内心做“减法”。汲取必要的养分,同时打扫灵魂上的尘污,抛却于生命无益的东西。就如这澄澈的诗句:
我省去暗处的噪杂我省去明处的闪耀再努力把自己省得干净一些
———黄礼孩《礼物》

偏激二字,本来相连;我们别有所激,见解当然会另有所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