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町幕府停止称臣后,中日的“勘合贸易”是如何继续的?
中国明朝永乐初年,日本室町幕府将军足利义满正式向明成祖称臣,中日两国恢复了官方往来。中日在此基础上签订了被称为“永乐条”的贸易协议,正式开启了“勘合贸易”,日本在“勘合贸易”中是获利丰厚。

然而在足利义满去世后,室町幕府出于所谓的“国家尊严”停止向中国明朝称臣,中日两国的官方往来随之中断。但有意思的是,在室町幕府停止称臣后,中日的“勘合贸易”却继续进行。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勘合贸易”是朝贡贸易的一种,而朝贡贸易的运作方式是周边国家向中国皇帝称臣纳贡,中国皇帝回赐价值远高于贡物的财富并允许称臣国家与民间开展贸易,也就是用点小钱卖个“万邦来朝、四海太平”。

由于中国古代的经济发展水平远胜周边国家,每次向中国朝贡都能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甚至有些国家全年的政府开支就指着向大明天子磕头了。足利义满也是为了巨大的经济利益才谦卑地向明成祖称臣的。

但周边国家为了钱实在来得太频繁了,大明朝就算有金山银山也有点撑不住了。其中日本的表现最差,次数频繁并且存在假扮使者来朝贡骗钱的日本人,在与中国的商贸中也经常以劣换优,还有倭寇侵扰。

正因如此,明朝对周边国家朝贡的次数进行了严格限制,一般国家是每三年或五年一朝。由于之前表现恶劣,日本是十年一朝。而前来朝贡和做生意的日本人必须持有中国颁发的“勘合”,否则不允许靠岸。

“十年一朝”导致中国明朝无法及时掌握日本内部变化,连室町幕府停止称臣都不知道。而室町幕府为了经济利益有意欺骗中国明朝,在国书中隐瞒此事。反正“勘合”十年才到期,有时就算过期也看不出来。
于是在室町幕府停止称臣后,中日之间的“勘合贸易”就靠日本单方面欺诈的国书和十年才会过期的“勘合”继续进行。只是没了称臣的政治大前提,“勘合贸易”的规模大减,日本方面的获利也是逐渐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