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天地会逃往海外,建立了国家,面积比两个日本大,至今仍说汉语

2023-02-02 17:12 作者:史史史兔兔  | 我要投稿


在电视剧《鹿鼎记》中,有一个神秘的江湖组织:天地会。主角韦小宝便是天地会青木堂的堂主,与天地会有着紧密联系。

天地会在《鹿鼎记》中,名声可谓是响当当。可就是这么一个组织,为何不继续在国内发展,而是逃往海外,建立国家,且这个国家面积比两个日本还大,至今仍说汉语。

虽然《鹿鼎记》情节大多是虚构的,但天地会这个组织,在历史上确实存在过。

天地会的来历

天地会从何而来,众说纷纭。其中不免有些离奇荒诞的说法,将“天地会”给神化了。这种说法,只是在民间流传。而真正想要使人信服,则要有真凭实据。

据考证,天地会的成立时间大约在明末清初。一种可信度较高的说法是,天地会的创始人是明末清初的民族英雄——郑成功。

清军入关后,郑成功认清了明清的实力差距,为了保存抗清力量,便收复台湾作为自己长期抗清的基地。

在明朝灭亡后,仍有不少忠于明朝的大臣及人民。为了更好的与各方反清组织联系,郑成功便听取了谋士陈永华的建议,设立天地会,作为联络组织。

《鹿鼎记》中,韦小宝的师傅陈近南的原型,便是陈永华。陈永华作为郑成功的军师,本事非同寻常。天地会的壮大,功劳大都归功于他的指挥。

天地会的使命

提起天地会,总有一个与它绕不开的词:反清复明。

在《鹿鼎记》中,为了反清复明,陈近南便派韦小宝进宫做卧底,剧中天地会做的每一件事都与反清复明息息相关。

而历史上天地会的使命,远没有反清复明那么简单。

真实的天地会成员并没有《鹿鼎记》中描述的那般神秘,位高权重。相反,他们身份卑微,大都是农民,手工劳动者及一些小商人。

由于社会地位低下,他们加入天地会,也许只是为了混口饭吃,并没有“反清复明”那样的宏图大志。

但既然人们相信天地会是由民族英雄郑成功创立的,那天地会与反清复明便有紧密的关系。

清初,天地会在民间开始兴起。此时满族政权还未稳固,不少忠于明朝的团体开始以天地会的名义,开展“反清复明”运动。

起初,清朝朝廷并未对这些“反清复明”的小团体进行镇压。但随着天地会的不断壮大,起义次数越来越多,统治者不得不重视起来。

在清朝统治的前中期,爆发过不少大大小小的起义,这些起义的存在,已经危及到清廷的统治。

为了巩固统治,清廷开始采取各种方法镇压天地会,“文字狱”便是一个典型。只要你的文章里出现了反清复明的倾向,无论有意还是无意,都会受到朝廷的惩罚。这种极端的方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没能阻止“反清复明”的口号贯穿了整个清朝。

而天地会,也就这样被人们与“反清复明”紧密联合起来。

历史的尘埃

在清政府稳固政权后,便开始采取各种各样的方法镇压似“天地会”这样的团体。天地会的发展举日维艰。

天地会的成员大都是汉人,清政府一直都对汉人有着防备之心,因此采取各种方式打压,欺辱汉人,使得汉人的生存日益艰难。

底层汉人在清政府的统治下,生活非常清苦。天地会又大都是底层人组成的团体,在这样的境况下,天地会不得不谋求新的出路。

在各种势力的欺压下,天地会不得不逃往海外,建立国家。其面积比两个日本还要大,至今仍说汉语。

清政府的统治根基日益牢固,国内已无天地会的容身之处。天地会不得不逃往海外,寻求新的发展。

在经过一番周折后,天地会来到了南洋的婆罗洲,也就是今天的加里曼丹岛。

初到岛上,人生地不熟,再加上岛上物资匮乏,天地会吃了不少苦头。但好在脱离了清政府的压迫,崭新的生活即将到来。

为了在岛上生存,天地会在罗芳伯的领导下,开始开垦土地,发展农业。在天地会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婆罗洲焕然一新。

即使逃到了海外,罗芳伯也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为了心中反清复明的大业,在婆罗洲上,人们仍说汉语。

在罗芳伯的带领下,婆罗洲越来越强盛,面积比两个日本还要大。为了更好的管理,罗芳伯便找准时机,成立了兰芳共和国。

既然兰芳共和国是由我们炎黄子孙建立的国家,可为何我们很少听到他们的消息呢?

虽然兰芳共和国实力强盛,但它仍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工业化程度极低。

19世纪,工业革命到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得到了较大发展。开展航海贸易的荷兰,实力更是强大。荷兰航海业的发达,促使他们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

荷兰的殖民范围不断扩大,来到亚洲时,便盯上了兰芳共和国。在荷兰先进的武器面前,兰芳共和国不堪一击,最终被荷兰吞并。

天地会逃亡海外,靠着自己的努力建立了国家,面积甚至比两个日本还要大。但在不断前进的时代巨轮面前,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最终还是成为了历史的尘埃。

天地会逃往海外,建立了国家,面积比两个日本大,至今仍说汉语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