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23广东省考面试班 广东公务员面试必背素材之文化篇

2023-03-12 16:50 作者:国培教育公考  | 我要投稿

国培教育提醒您,2023广东省考面试班将于笔试成绩公布后开课,对于进入面试的考生来说,面试备考至关重要,许多第一次参加面试的考生并不了解面试的形式及特点,国培教育小编周欣然在此提供多种课程和资料,希望对广大考生的面试备考有所帮助


金句

1、文化是社会变革的内燃机,文化是社会常态的调控器,文化是凝聚社会的粘合剂,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2、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要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3、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也是一座城市行稳致远的“根”与“魂”。

4、文化是流动的历史。是历史的见证,是先人的礼物,是当代的财富。

5、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灵魂。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国家强。

6、“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类的精神家园。

7、文化对人的作用: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而由此产生的精神力量,往往历久不衰,激励人们不断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

8、文化的社会作用: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9、文化与综合国力: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举例

1、全国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现状。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建成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5年来,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日益完善,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公共博物馆、公共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继续免费开放,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扎实推进。截至2020年6月,共建成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56万个,覆盖率超过95%。

2、各地加强公共文化建设。上海打造”文化上海云",让海量公共文化信息形成公共文化大数据;青岛、成都、焦作等地文化超市采取个性化、”订单式”服务,满足群众多元化需求;北京、天津、合肥、大连、青岛、泉州、惠州等地发行”文化惠民卡“,将优惠文化产品打包,给群众自主选择权。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紫禁城里过大年”“上元之夜”等活动精彩纷呈,给观众带来一场场文化盛宴。

相关事例

1、广东省文化事业建设成就。广东省已形成全域覆盖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并建立省文旅公共服务设施管理系统,实现省、市、县、镇、村五级公共文化设施全覆盖。全省各地逐渐建成如深圳智慧书房、佛山邻里图书馆、读书驿站,韶关风度书房、中山书房等新型阅读空间规模项目76个,建成新型阅读空间1900多家,进一步织密公共文化设施网络。

文化设施:目前广东已经形成全域覆盖的文化设施网络,各地逐渐推进建设新型阅读空间,例如广州粤书吧、深圳智慧书房、佛山邻里图书馆、韶关风度书房等。惠州“红色童声”、梅州“身边好人”、韶关“灯塔领航”等特色宣讲团深入全省各地基层下沉式宣讲,让身边人、身边事、身边物成为生动教材。

广州永庆坊蝶变新生,成为年轻人喜爱的打卡地,潮州广济桥擦亮名片,重现一里桥一里市的热闹场景;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广东画院等文化设施建成投入使用,广东文化产业增加值连续18年居全国首位,文化强省建设呈现新气象。

2、粤港澳三地联手塑造”人文湾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共建人文湾区”“塑造湾区人文精神””共同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加强粤港澳青少年交流””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等

发展方向。广东、香港、澳门地域相近、文脉相亲,共同的岭南文化基因让共建"人文湾区"。

3、深圳市建设文化志愿服务队伍。深圳市为破解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人员不足的难题,组建一支文化志愿服务队伍,以组织化、制度化、社会化、项目化、专业化、信息化为重点,大力开展文化志愿服务,出台《深圳市文化志愿服务促进办法》,建立深圳文化志愿服务网,确定”一组织一机制一平台”的管理思路,弥补了政府部门公共文化服务力量的不足。

4、北京冬奥会。北京冬奥会融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科学技术,比如开幕式中“奥运五环”的亮相采用了李白诗歌中“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构想,鲜明地表现了中国文化特色。

5、文化湾区。粤港澳三地联手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加强大湾区青年交流、文化交往。


文化的对策(适用提举措)

1、树立典型。榜样是最好的宣传,评选道德模范、最美人物,引领社会风尚。

2、打造品牌。打造广州“四大文化品牌”:红色文化、岭南文化、海丝文化、创新文化,加强国际文化交流、推动岭南文化走出去。举办国际旅游文化节(例:2021年在广东肇庆开幕,九大主题活动,展现湾区丰富的文化特色)。

3、数字化。推动文化产业数字化,建设大数据体系,发展新型文化产业生态。充分运用新一轮科技革命成果,以建设智慧城市为契机,全方位发展数字文化,打造智慧共享、和睦共治的新型数字生活。

4、产业化。推动区域文化产业园建设、建设岭南文化数据体系,打造大湾区文化产业圈。发放文旅消费卷,释放消费潜能。

5、夜间沉浸式体验红色故事。广东省博物馆创新推出省内首个夜间沉浸式导赏。

6、”乡村文旅大讲堂”。广东首届”乡村文旅大讲堂”在云浮市举办。

7、推动传承创新。岭南文化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部分,加强文化普查、文化保护、文化利用。推进广府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等传统特色文化的阐发,弘扬岭南历史人文精神。

8、建设基层文化。城市书房、文化驿站、乡村文化礼堂等一批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不断涌现,基层文化服务体系的逐渐健全。


2023广东省考面试班 广东公务员面试必背素材之文化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