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本书:《写作脑科学》

我其实不算是一个合格的文字工作者。
学生时代我并不爱看书,大学是编程专业。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毕业之后做的工作都和文字有关。而且渐渐地开始对书有了特别的感情。
我常笑着说自己现在爱看书是为了补以前学生时代少看的那些书。
最喜欢逛的店不是花店就是书店。在花店里的心情是赏心悦目的,在书店里的感觉则有一种莫名的安全感。可能也是因为细胞里其实是有着对文学的热爱。对如何做好文字工作有了更多想要追求进步的空间。
今天推荐的这本《写作脑科学》,很适合任何阶段需要和文字打交道的人,包括学生和职场人。书里教得不是教如何把文章写好,而是解决快速写作的问题。
确实,以我的工作经验,当收到一个题目,要求写出一篇软文或是剧本文案。落笔的时候是最痛苦的。甚至我最近在尝试写小说,一段剧情之后的下一段应该写什么,经常就要空白页面停留很久。久到让我都想起学生时代考作文时候的事,面对几个字的题目,怎么写成800字的作文。
这本书很好的从脑科学的角度来教学如何快速写作。平时怎么收集资料,如何列出框架,怎么更好的过度,如何润色文章把普通的文字变得更有内涵。
虽然书中有一些重复的内容(有那种小时候写作文凑字数的感觉),但是从整体来说,作为一本引导如何快速写作,和文字交流加深感情,是一本不错的启蒙书籍哦!
值得一提的,这本书真的很推荐给父母,陪孩子读一下吧,蛮不错的!


1、写作也可以解构和建构。我们把快速写出一篇文章分解成以下几个步骤。
(1)名词与场景白描。
(2)形容词与替换。
(3)引经据典与文章立意的水到渠成。
(4)动词与画龙点睛。
(5)把所有成果串联成段落。
2、动词是句子的眼,好的动词能恰如其分地把几个名词连起来。什么叫“好的动词”呢?就是越具体越好,越动态越好,越形象越好,因为这样能够帮助大脑更好地去“想象”动作。
3、一种搭梯子的建构方法:名词—形容词—典故—动词—建构段落。
4、起(用危险或出人意料的开始抓住读者眼球) + 承(引起读者的感同身受) + 转(用“定时炸弹”来炸出期待)+ 合(重重困难和斗争与主角的大彻大悟) = 精彩的故事
5、比喻、拟人和排比的使用:
(1)比喻是一种属性或者关系关联的游戏:用喻体之间的关系来描述本体的属性,或者本体之间的关系。
(2)拟人是一种给非人的事物编台词的游戏:给桌子、椅子、水杯、电脑都编一段台词,揣摩它们的心理。
(3)排比是一种找出事物的三个方面的游戏:任何一个问题,能不能从三个角度论述?把这三个角度排在一起,就是一个排比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