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杨清语学校靠谱吗?
3-6个月,千万别忽视给宝宝“磨耳朵”,无论是睡前,或是亲子时间,都要多用语言沟通,建立语言交流的通道,培养语言交流的意识,更重要的是让宝宝通过语音和表情、肢体联系起来,促进对语言的感知。
“磨耳朵”要以人为根本,进行可理解性输入才是关键。这才是语言启蒙的必要条件。
另外,研究发现,0-3岁宝宝的记忆是一种机械记忆,属于短时记忆,缺少父母的参与,长时间把宝宝教给电子玩具,会对宝宝的记忆能力发展也不利。因为3岁后,宝宝们将要发展理解性记忆,缺乏对事物的理解和逻辑思维,储存信息的方式可能会比较简单。
怎样“磨耳朵”,才最有营养?
一岁以内给宝宝听什么很重要,一板一眼地辅导课本上的知识,不可取。这个阶段宝宝需要听故事。要清楚,“磨耳朵”不是为了激发学习特长,而是为了打开语言感知之门。
1、您可以每天固定一个时间段来和宝宝一起看绘本,讲故事这个年龄阶段的宝宝,要图文并茂,在学会说话前,所有文字和图片在宝宝眼里都是一种符号,很难产生抽象意义。只给讲文字,宝宝不但听不懂,还浪费宝宝的精力。父母需要结合文字和图片,生动地展示给宝宝听。声情并茂,语调丰富,甚至还可以加入肢体表演,这样会最大程度调动宝宝的兴趣,刺激宝宝的语言感知。
2、让宝宝早说话,“磨耳朵”的方法有很多,除了阅读、听故事以外,很多亲子互动都可以进行语前期的引导,6个月大的宝宝可以通过眼神和声音感知情绪,当宝宝出现情绪波动,父母都应该给予安抚和回应,这个时候不要只限于肢体安抚,或仅仅用简单的声调哄孩子,任何时候,都要用有声语言去安慰,不管宝宝是高兴、生气、或者难过,都要通过语言问询宝宝,让宝宝明白语言才能有效表达需求和感触。
11个月大时,很多宝宝都能学会说话,会说得也比较少,可能只有“爸爸妈妈”等少数代词,既然打开了“话匣子”,父母更要保持语言沟通的频率,需要多和宝宝说话,培养宝宝分辨各种声音:学会听声音、辨别不同的声音和内容,为说话做准备。
这个时候,其实已经过了“磨耳朵”的重要时期,进入真正的语言发育阶段。尽管宝宝的理解能力有限,生活经验少,但语言学习的能力很突出,更需要父母多与进行交流,提高宝宝自主语言表达的动机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