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科普:带你全面认识微塑料(上)

2023-04-08 23:40 作者:鸿鹄之志233  | 我要投稿

微塑料:一种新型污染物

一.微塑料?塑料?还在傻傻分不清

       说到塑料,想必大家都不陌生,自其问世以来,凭借耐用、低成本、可塑性高的特点,已经广泛使用在工业及日常用品中,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但同时,塑料制品的大规模使用也导致了严重的环境危机。如今,全世界塑料产量和用量十分惊人,截至到2020年,全球塑料产量超过3亿吨,自十九世纪中叶到现在,人们累计生产的塑料已近100亿吨。但直到现在,全世界塑料回收再利用的平均比例只有10%,剩余的90%则通过焚烧、掩埋或直接丢弃进入自然环境中,结果造成塑料垃圾泛滥。比如进入海洋的垃圾中,超过70%是塑料,在中国近海的海洋垃圾中,塑料更是占比超过80%[1]。


塑料制品


       但我们今天科普的主角,并不是直接的塑料,而是它的后代:微塑料!

       普通的塑料无法生物降解,只会碎裂成更小的塑料碎片,这些都是微塑料的来源。

       2004年,英国普利茅斯大学的汤普森等人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关于海洋水体和沉积物中塑料碎片的论文,首次提出了“微塑料”的概念,指的是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碎片和颗粒。实际上,微塑料的粒径范围从几微米到几毫米,是形状多样的非均匀塑料颗粒混合体,肉眼往往难以分辨,被形象地称为“海中的PM2.5”。

海中的pm2.5


       与“白色污染”塑料相比,微塑料的危害体现在其颗粒直径微小上,这是其与一般的不可降解塑料相比,对于环境的危害程度更深的原因。微塑料体积小,这就意味着更高的比表面积(比表面积指多孔固体物质单位质量所具有的表面积),比表面积越大,吸附的污染物的能力越强。首先,环境中已经存在大量的多氯联苯、双酚A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这些有机污染物往往是疏水的,就是说它们不太容易溶解在水中,也不容易被水体稀释),一旦微塑料和这些污染物相遇,正好聚集形成一个有机污染球体。微塑料相当于成为污染物的坐骑,二者可以在环境中到处游荡。

 

二.众多来路,无法避免

依据微塑料来源,可分为原生和次生微塑料。

 

微塑料的来源


       原生微塑料指是在制造出来时,就是体积很小的塑料片或者粒,如牙膏、磨砂洗面奶等日用品中的柔珠,这些直径小于 5 毫米的塑胶颗粒,被众多洗护产品用来增加液体密度、去除角质,同时也让产品变得新鲜好看。【2,3】

 

原生微塑料


       次生微塑料是指那些暴露在外界的塑料垃圾,在光照、风力和洋流的共同作用下分解而成的塑料碎片。

次生微塑料


三.吃喝呼吸,时刻环绕

       人体每天会通过大气吸入、饮食、饮水及皮肤接触等多种途径接触环境中的微塑料,这意味着环境中的微塑料会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内。

       以食物来举例,食物中的微塑料一部分来自于食品加工,比如肉松、口香糖、海盐和冰淇淋等,这些加工食品普遍含有微塑料。另一部分来自食物原材料和上游生物链,比如微塑料颗粒容易被蚯蚓、牡蛎、幼鱼等生物当食物吃掉,但却难以被消化,接着通过家禽、鱼类或食肉动物的一步步积累和富集,最终传递到处于食物链顶端的人类[4][5]。

进入人体的微塑料


微塑料作为一项新型污染物,其暴露的危害仍在不断研究中。如何准确理解微塑料暴露人体的危害呢?

下期科普将为您详细介绍微塑料的巨大危害


参考文献:

[1]. Hale, Robert C., et al. "A global perspective on microplastics."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Oceans 125.1 (2020): e2018JC014719.

[2]. SAPEA, “A scientific perspective on microplastics in nature and society” (2019);

[3]. S. L. Wright, F. J. Kelly, Environ. Sci. Technol. 51, 6634 (2017).CrossRef

[4].  Kane, Ian A., et al. "Seafloor microplastic hotspots controlled by deep-sea circulation." Science 368.6495 (2020): 1140-1145.

[5].  Campanale, Claudia, et al. "A detailed review study on potential effects of microplastics and additives of concern on human healt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17.4 (2020): 1212.

本文为“挑战杯”《气载微塑料暴露导致不可逆的高血糖和完全的肝脏胰岛素抵抗》的系列科普文章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请作者删除

感谢阅读!


科普:带你全面认识微塑料(上)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