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冰雪尖刀连:看懂美苏是朝鲜战争推手,就知抗美援朝战争必须打!

2023-08-17 17:36 作者:第一滴露珠  | 我要投稿

从第8集开始,《冰雪尖刀连》终于进入了战斗剧情,为此,该剧前期铺垫用了7集。一共24集的剧,铺垫这么久,剧情就有点拖沓了。

这样看来,长津湖战斗需要用7-8集来呈现,水门桥战斗估计也是7-8集的时长。相比电影版来说,剧版在战斗场面剧情刻画上,细节的确更丰富一些。

但是,细节越多、越丰富,就越容易出现瑕疵和错误。

第9集中,找朝鲜老乡问路的那一段,这个朝鲜老乡,虽然语言不通,但一看那张手绘的简易地图,马上就找出了新兴里的位置,说走错了,应该往这个方向走。虽然朝鲜文字与汉字同源,但是毕竟有不少差异。而且这个老乡上来就会看地图,这一点似乎不太合理。



《冰雪尖刀连》还有一个显著的缺点,就是伍万里的戏份过多了。

和当下播出的很多电视剧一样,总是让一个自以为是、没事找事的愣头青当主角,成为镜头的中心和焦点,看起来就堵得慌!


比如《潜行者》里的赵乐言,也是这样的角色。

《冰雪尖刀连》里的新兵蛋子伍万里,幸亏他是在志愿军里,要是在旧军队里,估计早就被修理惨了。

王子奇演的这个伍万里,怎么看都不舒服,《冰雪尖刀连》还是犯了错把配角当主角的毛病,颠倒了主次,强行加戏,自然让观众感到添堵。

不过,《冰雪尖刀连》的一些细节还是还原得很到位的,比如第9集中的M24霞飞坦克,还原得就很逼真。



关于《冰雪尖刀连》的剧情,先说到这里。

毕竟7连只是一个连级战术单位,要深刻了解这场战争的来龙去脉,还需要把镜头切换到宏观层面,切换到当时的全球大格局上,看看朝鲜战争爆发前,都发生了什么,尤其是作为世界头号强国的美国,都做了什么。

01 朝鲜战争爆发的背后,不单单是斯大林在做局

最近几年来,关于朝鲜战争的爆发,最广泛的说法是斯大林故意布的一个局,目的是为了让苏军能够继续驻扎在东北,目的是为了旅顺这个不冻港。

2012年央视的《中苏外交档案解密》也是这种观点,这种观点的确有依据和自身合理的逻辑。

1950年2月14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和《中苏关于中国长春铁路、旅顺口及大连的协定》、《中苏关于贷款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协定》的签字仪式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举行。

双方最后达成的协议是:

苏方不迟于1952年末,将中长路的一切权利及该路的全部财产无偿地移交中国政府;苏方不迟于1952年末,从旅顺口撤回其驻军,并将该地区设施移交中国政府,中方偿付旅顺港的恢复与建设的费用;苏方保证将大连的行政管理权完全交予中国政府,中方同意大连自由港问题在签订对日和约后再作处理。

这样以来,依据雅尔塔协定,苏联在东北获得的权益将会全部丢失,斯大林当然是不情愿的,虎口拔牙,疼的是苏联和斯大林。

于是说法出来了,为了留在东北,斯大林默许和支持跃跃欲试的朝鲜金日成,以武力统一朝鲜半岛,斯大林的盘面是,不管金日成是败还是赢,苏军都能赖在东北不走了,反正苏联都是赢。


朝鲜败了,苏军留在东北,金日成也留在东北;朝鲜赢了,苏联获得朝鲜的出海口。斯大林的棋局的确很妙!

但是,斯大林和金日成都低估了美国人的决心。

02 朝鲜半岛是美国在亚洲最最重要的战略支撑点

如果大家读过美国地缘战略家斯皮克曼的《和平地理学》,就知道苏联和朝鲜都没有真正把握住美国的战略底牌和美国的战略意图。

尼古拉斯·斯皮克曼,1893年-1943年,荷兰裔美国人,地缘战略学家,国际关系学者,被称为“围堵政策之教父”。1944年,斯皮克曼死后一年,《和平地理学》发表。

《和平地理学》是美国地缘政治学的奠基之作,斯皮克曼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的军事技术、国际形势出发,综合发展了之前的“海权论”、“空权论”和“陆权论”,提出了更具战略意义的“边缘地带论”。


他的观点是:

谁控制边缘地带,谁就统治欧亚;谁统治欧亚,谁就控制世界的命运。

边缘地带就是麦金德理论中的“内新月形地带”,麦金德认为从东欧到中西伯利亚的这一欧亚大陆中心是“心脏地带”,在该地区以外有内、外两个新月形地带。内新月形地带是指除心脏地区以外的欧亚大陆边缘地带,外新月形地带是指欧亚大陆的陆地部分以外的海岛与其他大陆。

朝鲜半岛就属于内新月型地带,朝鲜半岛处于中国、苏联、日本的交叉地带之中,是内新月型地带中的枢纽部分。二战以后,美苏分别占领了朝鲜半岛,后来苏联占领的北部成了北朝鲜,美国占领的南部成了南朝鲜,朝鲜半岛分裂为两个国家。

对美国来说,朝鲜半岛是亚洲内新月型地带中,最枢纽的部分,比中南半岛的地理位置还要重要。只要朝鲜半岛占有一席之地,就可以控制日本,威慑中国和苏联,这样的地方,美国怎么会轻易失去呢?

对美国来说,最好是能够全部占领朝鲜半岛。

这一点,斯大林怎么会看不到呢?金日成怎么会看不到呢?那金日成和斯大林为什么还要贸然开战呢?

主要是他们低估了美国人的战略决心。


03 在朝鲜战争爆发前,美国进行了一系列谜之操作

美国人都干了什么呢?

1950年1月12日,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在美国全国新闻俱乐部发表了被称为“美国基本立场”的讲话,他声称美国在西太平洋的安全防线是从阿留申群岛,经日本到菲律宾。在这条防线中既未提中国台湾,也未提南朝鲜。很明显,美国传递的意思是,他们把朝鲜和台湾通通画在了他的这个防御半径,也就是防御圈之外。

1950年1月5号,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关于台湾问题的声明当中,也有类似的立场。

这就是美国在朝鲜战争爆发前的谜之操作。

这让斯大林产生误解,认为美国不会干涉朝鲜战事。所以,1950年1月30日,斯大林拍发电报给驻平壤的苏联大使史蒂科夫,让其转告金日成,同意南下完成朝鲜统一,“转告金日成并告诉他,在这件事上我准备帮助他”。

美国人这是为斯大林和金日成放心发动统一朝鲜的战争吃定心丸啊。

美国的真实意图是:欲进先退,先让金日成放心大胆发动战争,然后再把战争的责任推到金日成身上。然后出动强大的海空力量和地面力量,一举拿下朝鲜半岛。

后来的战局也是这样,朝鲜人民军在釜山防御圈外成为强弩之末后,麦克阿瑟来了个仁川登陆,人民军一溃千里,几乎损失殆尽,美军趁势北上,先头部队都到了鸭绿江边上了。

美国人为什么要打破雅尔塔协定的均势,策划统一朝鲜半岛的战争呢?

04 美国的意图是要保住自己在欧洲的优势存在

众所周知,苏联是传统陆权国家,以大纵深战役为指导理论的装甲洪流加空地协同,再加上二战锤炼出来的苏联红军,在欧洲平原上,美国同这样的对手较量,肯定会非常吃力,说不定会被苏联红军给赶下大海。

如果美国在欧洲平原同苏联对峙感到吃力,势必要重新武装德国,并且要更加倚重法国和英国这两个传统欧洲强国,加强这两个国家的地位和存在,这是美国不愿意看到的,好不容易通过二战削弱了英国、法国、德国,怎么能让他们再强大起来,挤占自己在欧洲的势力范围呢?


05 朝鲜战争爆发可以溯源到一战结束后

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最后下场,出兵出钱,好不容易在欧洲插了一脚。

英国在一战后,不仅保持了它在1914年一战以前的海外殖民地,还瓜分了战败国德国原来的殖民地,以及原奥斯曼士耳奇控制的中东领土。战后的巴黎和会上,美国提出建立国际联盟,企图通过国际联盟掌控世界。可是最终的结果是,国际联盟建立起来了,却被英国和法国控制了,美国被排除在外,白白忙活了一场。

为了不让英法在二战后,趁着美苏冷战的机会做大,虽然美国的战略重点在欧洲,但是只要苏联在欧洲停止扩张的步伐,只要苏联对欧洲的陆地压力减小,英国和法国就没有机会。

所以美国要在亚洲搞事情,把苏联和英法的注意力吸引到亚洲。

06 在朝鲜半岛策动战争,可以发挥美国的海空优势

美国是一个海权国家,二战后更是拥有全世界最强大的海军,二战结束后,美国海军总吨位占了世界海军总吨位的70%。二战结束之时,美国海军共有370万多人,其中海军陆战队48万人,其他军种326万人。

美国海军拥有408艘水面舰艇,110艘航空母舰,203艘潜艇,以及约9万艘辅助舰船,如登陆艇和小型船只等。除此之外,美国海军还拥有一支巨大的空中力量,当时海军共有各型战机2.4万架。

虽然二战结束后,美国退役和封存了部分舰船和兵员,但是只要开战,就可以马上启用。

而当时的苏联海军太平洋舰队,二战结束时,才拥有2艘巡洋舰、13艘驱逐舰、78艘潜艇、19艘护卫舰等共400余艘各类舰艇和千余架飞机。

当时的美国海军分为大西洋舰队和太平洋舰队,太平洋舰队实力更强大,拥有第三舰队和第七舰队。朝鲜战争爆发后,封锁台湾海峡的就是第七舰队。

在亚洲,在朝鲜半岛,拥有巨大海空优势的美国,足可以同任何对手较量。


07 美国策动朝鲜战争爆发,可以一箭多雕

因为美国在亚洲拥有绝对海空优势,为了尽量保持平衡,苏联必然要加大对海军的建设力度,同美国在海军上展开军备竞赛,这样,对陆军的投入比例必然下降,这样就缓解了对欧洲平原的陆地压力。

苏联要同美国在海军上展开军备竞赛,显然不占有优势。

一旦朝鲜爆发战争,美国就可以把苏联拖下水,继续保持自己在二战后的头号强国的地位。

为什么美国在二战后,允许法国重返越南呢?

就是把法国的注意力吸引到亚洲的另一个桥头堡,因为法国的土伦舰队在二战中几乎全部自沉,法国要重返中南半岛,就得借助美国的海上力量,美国就能拿捏法国了。

所以说,朝鲜战争的爆发,是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但策划朝鲜战争的,还是美国,美国才是朝鲜战争爆发的幕后推手。

只要斯大林和金日成放心发动统一朝鲜的战争,美国就有借口参战,利用自己强大的海空优势,最好是能够占领整个朝鲜半岛,一旦美国和南朝鲜傀儡全部占领了朝鲜半岛,苏联的远东和太平洋舰队,中国东北和沿海地区,就是美国随时可以吃的肉。同时占领朝鲜半岛,还可以彻彻底底控制日本,日本永远也没有机会摆脱了。

当时的杜鲁门是这样想的,麦克阿瑟也是这样想的,杜鲁门和麦克阿瑟不是疯子,他们都是政客,但也是战略家。

他们唯一低估的,就是新中国和经过战火千锤百炼的中国人民军队!


朝鲜战争爆发前的形势是如此复杂,战争策动方的目的是如此险恶,对刚刚成立的新中国来说,抗美援朝这场仗,必须打,而且必须打好,只有打好了,才能在重重包围中硬生生杀出一条血路,杀出中华民族的未来。

所幸的是,天佑中华,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硬是用血肉之躯,撑起了中华民族未来的蓝天,铺就了中华民族复兴的道路。

有人说,苏联是朝鲜战争的最大赢家,其实不是,朝鲜战争最大的赢家是新中国,朝鲜战争反而是苏联最后衰败的起点,也是美国最后必然衰败的起点。


冰雪尖刀连:看懂美苏是朝鲜战争推手,就知抗美援朝战争必须打!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