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对MAD/AMV 的浅薄感受(个人日常记录·4)·随心谈

无言
每一次都是一次新鲜的挑战,这一次的制作并不能代表下一次的成功。(’‘百万剪辑师‘’ 提到过)
什么都不知道,唯有一点可以肯定,多花时间才能得到想要的。
mad制作的时候我更多的是思考内容,三维建模多半思考的全是技法上面的问题。
对于爱好圈各个老师的评价来说,当事人看看其他人怎么分析就行。
每个人对mad的理解和态度都不同。
对于自己来说,一个mad我自己做的爽,能表达我想表达的内容就可以了,当然能做到更好也是。
其他人怎么评价不用太在意,mad这个玩法本身就很主观。
有些人对看mad就是,你给我喜欢的动漫加合适的音乐,我就给你投币。(’‘泛式’‘ 提到过{不确定})
只是冲制作时长和技术表现上可能确实有些mad比较厉害,但这种也不能代表什么,同样还是有人不会去选择点开这个视频。
主观与主观的碰撞,喜欢,我就继续看,不喜欢就叉掉。
相对的,让老师或是评委点评的好处就是能够对你产生一种思路,和其他观看点的碰撞或是新的观看角度。(这样很好,能提升帮助自己下一次的制作能做出更加知道自己突破上限的内容)
实际制作的话,可能这个稿子做的效果不好,那也只能当做废稿放弃。或是制作的时候实在不想做了,就会做成一个比较偏向于简单化的稿子,不需要非太多精力,只要能表达自己所想的内容即可。
--------------------------------------------------------------------------------------------------------------------
还有可能就是你做的稿子,技法与内容上面表达的方式可能不太好,就会导致观看者不喜欢亦或是无法理解。但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自己制作的那一刻是感兴趣的就足够了。更多的侧重点放在表达上很关键,哪怕自己做的不是很成熟。
为什么说mad这个爱好圈很容易劝退新人呢,我想入坑的人不用太在意别人的评价,而产生负面情绪,观点的碰撞在于你怎么理解和看,保持平常心。
每个人多少都会走过一段路,那段路是不好受的,但在mad这条路上,你自己选择和它接触并愿意去做的话,我想再大的质疑与孤独也不会让你停下脚步。
在一个上限框架和定死的范围内做内容,其实这就是一种挑战和尝新。(就好比体育运动,限制规则,不断挑战)
本质上我个人是不太觉得mad很劳累的,只是有些时候确实做不下去,是灵感枯竭,亦或或者不愿意再费时费力而已。(说做不下去,不想做,大部分都是借口,难度都是相对的,和三维CG视效后面学的内容相比,我觉得这点问题根本不算问题)
制作过程就是在不断享受与完善改进罢,而复盘再解读就是对自己制作的关键核心的提炼与强化。
在纯剪上更多的还是思维和逻辑的费时费力。
mad没有一个最终指向的答案和目标,它只能你自己去思考和探索。它非通识、常识的知识学科类的技术一般,而是主观与客观的结合。如何定义好与不好,只能说喜欢观看这个视频的人多还是不多。
无法确切定义一个mad说是失败还是成功,好还是坏,没有对错之分。
有一点可以肯定,在mad中你投入多少心思去研究它,它就能反馈给你多少积累量。
希望看到更多人制作流程想法上的分享,复盘自己同时也能帮助别的创作者,良性循环。也更想看到更多具有想法的mad,而不是重复制作一大类已经有很多人做过的同质量的mad。(仔细思考这句话的含义)
每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而且mad也不应该只有少数人去制作,永远都是那几个人在出视频,而是更多的人参与,看到不同的人更多不同的想法和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