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5个语言小技巧,提高孩子的说话能力,家长们快收藏起来

2021-12-20 16:01 作者:天使育儿愈康  | 我要投稿

2岁的小鱼(化名)一直都是由爷爷奶奶带养,可直到小鱼4岁了,依然不怎么说话,即使说也只是“爷爷”“奶奶”等单音节的字。

还老是尿裤子,专注能力特别差,别人叫他的名字也不理,脾气很差,只要有什么没有满足他,他就躺在地上大哭大闹。

而这一切的源头都是——语言发育迟缓

今天就分享一些经验,希望可以帮到有需要的人。

1、装傻充楞

在孩子的语言表达上,父母要学会装傻充楞,孩子“啊啊啊”地指着水杯,父母就会帮孩子把水杯拿过来,但其实这不利于孩子的语言表达习惯的养成。

我们可以问孩子需要什么,这时候的孩子可能还不会语言的表达,我们就要给孩子几秒钟的思考时间。

然后问孩子“你是要喝水吗?喝水水,水水”这样多重复几次,加强孩子的印象。

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学会“遗忘”。

比如故意忘记给孩子想要的玩具或者零食,吃饭的时候忘记给勺子等,让孩子主动向我们开口。

2、保持“戏精”

父母和孩子出去玩的时候,要多给孩子配音。

比如孩子盯着街边的大树看,我们就可以用很夸张的语气说,“那是什么呀?是大树,大树,大树”。

多给孩子重复几遍,让孩子熟悉大树这个词。

除了玩耍的时候,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应该把这种“戏精”融入进去。

比如吃饭的时候,我们可以说,“吃饭饭,吃完饭饭,吃菜菜,吃饭饭,吃菜菜。”

自己给动作配音,让孩子明白我们是在做什么。

同时,和孩子说话时,我们的眼神最好与孩子的视线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这可以防止孩子的注意力分散。

等孩子有了一定的语言基础,就可以让我们做事情让孩子猜测。

比如我们在客厅拖地,就可以问孩子“宝宝,你猜猜妈妈在做什么呀?”

3、多和其他孩子玩耍

父母们应该多给孩子与其他孩子玩耍的机会,尤其是已经会说话,年龄稍大一点的孩子。

孩子间的模仿能力很强,父母们天天重复,孩子可能也学不会“上学”,“接你”这样的词。

但是将孩子送到学校,有大一点的孩子在旁边天天输入语言,孩子很快就能模仿着学会“上学”,“接你”这样的词汇。

4、亲自阅读

养成亲自给孩子读绘本的习惯,不要太依赖于早教机,课本点读等电子产品。

科学研究家曾经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们给一个小孩子可爱的毛绒玩具,然后在她的耳边播放录音等有趣的声音。

但是小孩子只是抱着毛绒玩具,低着头,没有任何反应

之后科学家又叫了妈妈过来,让妈妈抱着孩子,给她讲故事,科学家发现,这个小孩子逐渐丢掉了手里的毛绒玩具,和妈妈一起互动起来。

所以,父母们不要觉得现在科技这么发达,有方便快捷的方式,就可以置身事外了。

事实上,早教机这类的被动输入,只会让孩子更加不愿意开口。

我们日常的语言方式,就像打乒乓球,双方你来我往,有互动也有沟通,这样的交流方式才是有意义的交流。

在读绘本时,我们也要注意,要尽量用不同的语调,引起孩子的兴趣。让孩子跟着我们一起读一段故事,引导孩子从绘本中指认“人”或者“物”。

5、统一家庭语言

很多家庭在带孩子的过程中经常出现,爸爸妈妈用普通话,爷爷奶奶用方言的情况。

对于孩子来说,多方面的语言输入会造成孩子的混乱。

所以,为了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父母们应该统一语言,要么一起用普通话,要么一起用方言。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健康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



5个语言小技巧,提高孩子的说话能力,家长们快收藏起来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