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凹陷 到底要不要做自体脂肪填充?脂肪医生韦元强观点
面诊过程中,经常听到很多求美者说,如果能把大腿、肚子上的肉挪到胸部、臀部就好了。时至今日,脂肪移植技术已经历了多年的沉淀与发展。由于具有供区发病率低、并发症率低和恢复时间短等治疗优势,自体脂肪移植成为了目前整形美容外科十分受关注的临床技术之一。自体脂肪也一直被视为较为理想的组织填充材料之一,被誉为“人体软黄金”。
自体脂肪移植的定义
用简单、通俗一点的话来讲,自体脂肪移植术就是从人体自身某些部位(例如腰腹、上臂、臀部、大腿等)吸取多余的皮下脂肪,然后将吸出的脂肪细胞进行特殊处理后,再通过注射的方式移植到患者需要进行脂肪填充的部位,改变受区形态的一种手术方法。
自体脂肪移植术常被用于填充颜面部的凹陷畸形,如颜面萎缩、凹陷性瘢痕、眼脸下陷、鼻唇沟过深等;也会用于隆乳、隆颞和调整臀线等。最近几年来,尤其是负压抽脂术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之后,自体脂肪移植术被越来越多的医生和患者所接受。
具体的手术方法要视患者的实际情况和医生的个人习惯而定,一般来说手术分为三个关键环节:
第一,脂肪抽吸。在腰腹部、大腿、臀部等脂肪充足的部位选定取脂区域,根据所需的脂肪剂量来决定使用传统手动抽脂或仪器辅助抽脂(动力辅助、超声辅助、激光辅助等)抽吸移植所需的皮下脂肪。
第二,脂肪萃取。通过脂肪纯化技术对抽吸的脂肪颗粒进行处理,以萃取出注射所需的脂肪颗粒。根据患者脂肪的具体情况,医生可不作任何处理,或采用Telfa纱布吸附、离心处理、注射器交换法等萃取方式来完成纯化。
第三,脂肪注射。将纯化的脂肪颗粒注射到受区皮下等相应部位,术后进行按摩塑形和适当加压包扎。使用手动注射或精准机械注射,取决于医生。

面部凹陷,到底要不要做自体脂肪填充?——韦元强院长指出,自体脂肪填充面部并非人人适合。
|| 适应症
用于充填面部皮下凹陷性缺损或畸形:如单侧或双侧颜面萎缩,面部软组织发育不良,颧、颞、额、眶区的凹陷,面部手术或外伤所导致的凹陷,上唇过薄或人中过短、鼻唇沟过深、耳垂较小等;
|| 禁忌症
1.严重基础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免疫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感染、肝肾功能不全等可能影响麻醉及手术的疾病。
2.术区既往经历手术、创伤等:既往的手术、创伤可能造成局部软组织结构改变,如瘢痕、粘连等,可能增加手术困难,影响术后效果,甚至产生不良后果。
3.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阿司匹林、激素等药物,患者需治疗原发病或停药一段时间后方可考虑吸脂手术。
4.病理性肥胖:这类患者应治疗或控制原发病后方能评估是否可以行吸脂手术。
关于自体脂肪填充面部的成活率
脂肪的成活率是脂肪移植中被大家尤为关心的问题之一。
简单来说,自体脂肪移植成活率因“人”而异,这里的“人”,一方面指求美者自身的条件,另一方则是来自于医生的技术。
脂肪移植的效果如何非常依赖医生的个人技术经验。经验丰富的医生采用SP浓缩脂肪丰面技术进行操作,一般可以保持移植脂肪较高的成活率。

脂肪细胞的活力与抽吸脂肪的手法、抽吸脂肪的压力大小、抽吸针孔径大小、对抽吸出来的脂肪在注射前的处理方法是否得当、注射脂肪时注射压力大小及注射压力的匀程度等因素都有关系。
而脂肪是否能及时建立血运循环则和脂肪注射到移植部位的均匀程度、注射脂肪的厚度有直接相关。注射得越均匀、越薄,脂肪建立血液循环越早,其成活率越高。所以在注射移植脂肪时经常采用应用多层次、多隧道的注射方式来提高脂肪的存活率。道理很简单,但操作起来却很考验医生的技术。
一般来说,血液循环好的部位脂肪成活率高,一般填充一次就可以达到要求了。而回过头来看,目前被脂肪领域专家采用较多的SP浓缩脂肪丰面技术恰恰是针对以上两个因素研发而来的结晶。SP浓缩脂肪丰面技术从取脂环节就开始重视脂肪的完整性和活性,力争将脂肪细胞填充在多个点位,令每个点位都有一定的空间,以至让浓缩脂肪细胞能与更多的毛细血管和皮下组织接触,得到充足的营养供给和成活空间。由此脂肪的成活率也能随之大幅度提高。大部分求美者一次填充后不仅能很好地改善脂肪流失造成的面部凹陷等问题,同时很多求美者的不少皮肤问题也得到了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