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海盗王的复仇之路,巴巴罗萨·海雷丁(3)——奥斯曼简史65

2022-10-18 11:49 作者:特大号的DK  | 我要投稿

巴巴罗萨·海雷丁,16世纪地中海海盗王,巴巴里海盗巴巴罗萨王朝领导人,奥斯曼帝国卡普丹帕夏(即海军总司令),海盗史上最负盛名海盗之一。在公元1533年正式臣服于奥斯曼帝国苏丹苏莱曼大帝,二者强强联手,最终巴巴罗萨·海雷丁踏上了他的复仇之路......

巴巴罗萨·海雷丁

经过前几期的讲述,咱们知道巴巴罗萨·海雷丁主要的“仇人”,就是伊比利亚半岛上刚成立不久的西班牙。更精确一点是以西班牙国王查理五世为代表的哈布斯堡帝国!而巴巴罗萨这位海盗王,最终将他所有的新仇旧怨一股脑倾斜在了地中海沿岸的基督徒身上。

哈布斯堡帝国与奥斯曼帝国

那么说巴巴罗萨跟哈布斯堡家族有什么深仇大恨呢?

  1. 首先,西班牙人进攻阿尔及尔——巴巴里海盗王国根据地,直接导致了海雷丁兄长——第一代巴巴里海盗领导人的惨死。这是私人恩怨;

  2. 其次,身为穆斯林的海雷丁,天然就跟异教徒的基督徒相冲。这是宗教矛盾;

  3. 第三,巴巴里海盗主要成员是来自北非的穆斯林,备受基督徒欺压,对整个基督教势力持有强烈敌意和复仇心。这是集团凝聚力;

  4. 第四,海雷丁效忠奥斯曼苏丹后,就跟奥斯曼帝国的最大对手——哈布斯堡帝国,有了不可避免的对立,而击败哈布斯堡王朝也符合巴巴里海盗的利益。这是共同利益;

  5. 最后,海盗集团必须得靠劫掠为生,不打你基督徒难道还打跟自己同源的穆斯林吗?更何况巴巴里海盗本就是得到北非穆斯林支持才得以壮大的。这是立身之本。

凡此种种决定了巴巴罗萨这位海盗王,势必要将新仇旧怨跟自身利益捆绑在一起,对16世纪鼎盛的哈布斯堡帝国及其统治者查理五世发起进攻!从而开启了巴巴罗萨·海雷丁的复仇之路!


“奉旨报仇”

报仇只是闻尝胆,饮酒不曾妨刮骨。——(唐)王维《燕支行》

公元1533年,奥斯曼帝国苏丹“立法者”苏莱曼大帝巴巴罗萨前来觐见,活跃在西地中海的巴巴罗萨随即率船队、带礼物至帝都伊斯坦布尔,两人于宫廷会议上初次见面。

“立法者”苏莱曼大帝

只见苏丹三十又九,精力充沛,不怒自威;台下巴巴罗萨也不含糊,虽年过半百,鬓发花白,但体格健壮,浓眉大眼,目光深邃,长相凶狠。随后巴巴罗萨正式向苏莱曼宣誓效忠,苏丹也赐予他“海雷丁”之名,意为“信任的美德”。

随后苏莱曼任命巴巴罗萨为帝国海军总司令,负责发展帝国海军,改进海军战术、科技,并奉命督造战船,建立和壮大海军舰队。至次年初,奥斯曼海军力量迅速壮大,足矣荡平地中海!

巴巴罗萨

此外,为打击哈布斯堡帝国巴巴罗萨·海雷丁还积极倡导外交合作,与法国在地中海上联合对抗西班牙的海上力量!此举与苏莱曼外交战略相符,苏丹决心在海上继续对抗皇帝查理五世,以弥补帝国陆军在中欧扩张的停滞。

法王弗朗索瓦一世也欣然接受,联合奥斯曼帝国和巴巴罗萨·海雷丁,可让法国人在对付效忠于查理五世的意大利城邦时,在地中海上得到直接的海上支援!

法王弗朗索瓦一世

于是,此举促成了奥斯曼和法国1536年达成协定,协定中规定双方有着秘密共同防御条款,继续发展了奥斯曼跟法国数十年间的同盟合作。

公元1534年,苏莱曼大帝陆上大军征讨波斯萨法维帝国,与此同时苏丹令巴巴罗萨率帝国重建的海军舰队,穿过达达尼尔海峡进入地中海,并按战略部署行事。如今满载着苏丹的全力支持,巴巴罗萨·海雷丁开始了他的“奉旨报仇”之旅。


突袭意大利

公元1534年,巴巴罗萨·海雷丁率领舰队正式出征,在礼炮轰鸣声中,这支由80艘战舰组成的海上舰队,驶出了伊斯坦布尔的金角湾,踏上了复仇之路!

巴巴罗萨·海雷丁游戏形象

重建和加强后的巴巴罗萨舰队,是那个时代的典型:主要由大型的桨帆船(galley)组成,相当于当时的“战列舰”,其动力就是划桨的桨手,主要来自战争中的俘虏或其他渠道得到的奴隶;

桨帆船(galley)

舰队还配有细长盖伦船(lean galleon),相当于“驱逐舰”,它更小、更快,对动力要求更好,所以桨手都是技艺娴熟的自由人,毕竟被迫划桨的奴隶桨手跟主动划桨的自由桨手的工作效率,不是一个等级的;

盖伦船

另有盖伦帆船(galleon),属于是“风帆战列舰”,完全依靠帆来获取动力;此外还有帆、桨动力混合的加莱赛战船(galleasses)等。

加莱赛战船

而装备了同时代最好战船的巴巴罗萨,随即从伊斯坦布尔出达达尼尔海峡向西进发,于同年4月夺回了被西班牙人占领的柯隆,帕特雷和勒班陀。

达达尼尔海峡

随后巴巴罗萨故意绕墨西拿海峡,以躲避修筑了大量瞭望塔的亚得里亚海海岸,随后一路向北进入意大利半岛那不勒斯王国海域,由于绕路避开了基督徒的侦查,所以舰队突袭了南意大利西海岸。

墨西拿海峡位置

一路之上舰队大肆破坏意大利海岸和港口,摧毁村镇和船只,还将整个居民点的男女都掠为奴隶,而一直守在墨西拿港内的西班牙舰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穆斯林的船桅鱼贯而去。

而在西西里对岸的雷焦,舰队俘虏了6艘基督徒运输船;在切特罗拉,巴巴罗萨又烧毁了18艘桨帆船;在那不勒斯,查理五世正在建造的6艘桨帆船也被烧毁;圣卢奇多城堡更是被夷为平地。

今天的意大利

斯佩尔隆加渔村被海雷丁洗劫后,舰队甚至嚣张地登陆作战,侵入内陆12英里之深,企图捕抓闻名意大利的美女——茱莉亚,即丰迪伯爵夫人,准备把她献到苏丹的后宫。

但当海盗们杀进丰迪镇上的城堡后,提前察觉的意大利骑士,冲进了茱莉亚的房间,叫醒了熟睡中的茱莉亚,并提前一步将衣不蔽体的茱莉亚背上战马,策马逃出。当然据传说这位骑士最后被茱莉亚杀死,原因是他看见了丰迪伯爵夫人衣不蔽体的样子。

而四处找不到茱莉亚的海盗们则失望而归,临走前还对丰迪城的居民进行了四个多小时的屠杀,最后将丰迪城付之一炬。至于茱莉亚,则在逃过一劫后加入了那不勒斯修道院,成为一名修女,直到公元1566年才在修道院中去世。

总而言之,这段时期海雷丁多次在拉齐奥、那不勒斯等意大利城市进行袭击,以至于连罗马的教堂中也都经常响起警报,每当警报响起,连远在60英里外的罗马人都开始纷纷逃离城市。

而在查理五世尚未来得及作出反应之时,老练的巴巴罗萨已经满载着基督徒俘虏消失在南方的蔚蓝大海之中,身后则是惨遭蹂躏的南意大利。这既是巴巴罗萨·海雷丁的血腥报复,也是在未夺取突尼斯做战前准备......


占据突尼斯

当时突尼斯地区还是哈夫斯王朝(Hafsid)统治,恰好其内部因王位继承之争发生了血腥内讧,于是国势衰微。而巴巴罗萨抓住时机,准备拿下突尼斯,要把从直布罗陀海峡到的黎波里的整个北非海岸上的一连串海港,尽数纳入奥斯曼帝国的版图和他自己的实际管辖之下!而这也正是他临行前向苏莱曼所许诺的任务。

1400年的哈夫斯王朝

8月舰队挥师南下,巴巴罗萨打出帮助哈夫斯王朝流亡王子复辟的旗号,让手下近卫军在拉格莱塔登陆,此地扼守着通往突尼斯湖港的水路,早在巴巴罗萨还是名不见经传小海盗时期,海雷丁和他的哥哥奥鲁奇就曾把桨帆船停在此地。

而当巴巴罗萨已经准备要发动进攻之时,突尼斯的统治者穆莱·哈桑(Muley Hassan),竟因畏惧巴巴罗萨的声威而直接逃走了。于是舰队很快就占领了突尼斯,然后把突尼斯并入了奥斯曼帝国的版图。

突尼斯的重要位置

由于突尼斯位于地中海的十字路口,制衡着整个地中海的轴线,所以从此奥斯曼人获得了一个地中海上的战略立足点,从北非控制了连接东西地中海的狭窄通道。此后巴巴罗萨就可以更轻松得袭击马耳他和西西里等地。

而马耳他驻扎的是罗得岛医院骑士团,在罗德岛失陷后,骑士团如今驻扎在马耳他岛,所以在马耳他岛,奥斯曼帝国注定还将与医院骑士团有场血战!

医院骑士团

所以突尼斯的陷落,立刻让哈布斯堡帝国查理五世意识到了危险,他明白在这种形势下,西西里岛将会不堪一击。于是他派了一名熟悉北况的热那亚使节到突尼斯充当间谍,让他争取下台的统治者——穆莱·哈桑的支持,在突尼斯组织反对奥斯曼人的叛乱。

查理五世

若计划失败,查理五世还准备了个B计划,即通过贿赂手段诱使巴巴罗萨·海雷丁背弃苏丹,转而为查理五世效忠。若还无法奏效,就直接安排人暗杀巴巴罗萨!

好在老练的巴巴罗萨提前发现了这套计划,立即处死了热那亚间谍,并加强警戒,准备随时出击。而逃离突尼斯的穆莱·哈桑则走投无路向查理五世求救,无奈之下查理五世只得纠集舰队在海上正面对决。

游戏中的巴巴罗萨

这支庞大舰队由名将安德里亚·多利亚(也译作安德烈亚·多里亚)率领,由74艘桨帆船,300艘帆船和24000名士兵组成,在西班牙和意大利的港口进行集结。据说光是舰队的集结费用就消耗了120万杜卡特!


安德里亚·多利亚

这支帝国军队于1535年夏在北非靠近迦太基遗址的地方登陆,由此开启了1535突尼斯战役!在这里,奥斯曼帝国哈布斯堡帝国进行了争夺西地中海霸权的重要一战,这也是巴巴罗萨臣服苏莱曼后的第一场重大战役!

那么1535年的突尼斯战争究竟结果如何?是巴巴罗萨成功向查理五世复仇?还是海盗王海雷丁首尝败绩?

欢迎持续关注本系列,敬请期待下期精彩内容!


参考资料:《奥斯曼帝国六百年》、《奥斯曼帝国》、《海洋帝国》


海盗王的复仇之路,巴巴罗萨·海雷丁(3)——奥斯曼简史65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