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2.4.3 发展的前进性质

2023-10-11 11:12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三联书店1960年 仅供学习参考】


3、发展的前进性质


  由于在发展过程中,“被否定”的只是衰老的东西,而一切健康的和有生命力的东西则被保存下来,因此,发展本身乃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前进运动,换句话说,发展就是进步。

  在这个发展进程中,常常产生一种像是又回复到以前经过的阶段的东西,这时,在新的形式中仿佛又重复着已经过时了和被代替了的形式的某些特征。恩格斯用大家都知道的例子说明了这一原理。恩格斯在《反杜林论》里写道:“举大麦粒为例来说,亿万粒的麦被磨碎、煮熟、做酒,以后被消耗掉,可是如果这样的麦粒得到它所需要的正常条件,如果它落到适宜的土壤里,那么在热和水分的影响之下,它就发生特有的变化:它发芽生长,而麦粒本身停止存在,被否定了,代替它的是由它生长起来的植物,即麦粒的否定。这种植物的生命的正常进程是怎样的呢?它生长、开花、结实,最后又产生麦粒,麦粒一成熟,麦秆即行枯萎,它也被否定了。这里、我们又有了原来的麦粒,它是这一否定的否定的结果。可是它不是一粒,而是加了10倍,20倍或30倍。”[1]

  不错,谷物的种的变化是缓慢的,因此,一般说来,新收获的谷粒跟播下的种子很少差别。但是,可以创造发展的条件来大大加速变化,而“否定的否定”的结果,比起出发点来,会有质的差别,例如,成为植物的新品种。

  在认识以及社会历史中,都有仿佛是回复到旧东西的过程。

  例如,原始公社的氏族制度是没有剥削的。在历史进程中,它被剥削社会(奴隶占有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所代替。可是,过渡到社会主义以后,人剥削人的现象就会消灭,在这个意义上,社会主义社会和原始氏族社会是相似的。但是,在这些相似之点的背后,掩盖着巨大的、原则性的差别,掩盖着几千年社会前进发展的历史。原始公社制度下的人们的平等,是建立在生活资料的贫乏和原始工具的基础上的。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制度下的人们的平等,则是由生产的高度发展和丰富的物质与文化财富所决定的。

  可见,社会的发展不是按圆圈式也不是按直线式而是按螺旋式进行的:它重复了以往的某些特点,但这是在高得无比的阶段上的重复。“发展似乎是重复以往的阶段,但那是另一种重复,是在更高基础上的重复(“否定的否定”),发展不是按直线式而是按所谓螺旋式进行的。”[2]正如列宁所说的,辩证的发展观的本质特点,就是这样的。

  发展过程中往往可能出现背离上升路线的情况    曲折、倒退的运动,可能出现暂时的停滞的时期。但是,正如历史所表明的,不管怎样,前进的运动归根到底是会克服这些暂时的背离和障碍而为自己开辟道路的。现时存在的任何一种自然的或社会的形式,都有悠久的历史,都是长期的发展过程的结果,都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前进运动的结果。

  太阳系是由宇宙尘埃形成的。现代的植物和动物有机体,是由最初的最简单的有机体发展成的。社会经过了一条漫长的从原始氏族到社会生活的现代形式的道路。技术不断地进步,从最早的原始工具进步到现代最复杂的机器。人类的知识从古代哲学家的混杂着幻想的猜测进步到现代复杂的、分门别类的包括现实一切领域的科学体系。

  唯物主义辩证法追溯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的这一前进的发展,以便用有科学根据的历史乐观主义武装人们,帮助他们为争取新的更高的生活和社会组织形式而斗争。


注:

[1] 恩格斯:《反杜林论》,1956年人民出版社版,第140页。

[2] 《列宁全集》,1959年人民出版社版,第21卷第36页。

《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2.4.3 发展的前进性质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