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是教育的重中之重
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第一次教育,也是影响一生,一生受影响的教育。个人的成长环境,受父母受教育程度的影响,家庭富裕程度的影响,父母个人行为的影响,父母三观的影响,当然后天的努力也很重要。 —、起点很重要 历年各地高考状元大多是出生在中产阶级以上家庭,从小孩子就出生在一个殷实的家庭,衣食无忧,既可以安心的学习,又可以兼顾自己的兴趣爱好。从小就上合种补习班,兴趣班,出去旅游,从而培养了这些孩子的自信心,眼界开阔,思维也活跃。
二、原生家庭对孩子未来成长的影响很大 有媒体采访了全国68个高考状元,发现状元多集中在省会或次省会的名校,来自于家教极好,家境殷实,有素质修养的家庭。都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有人出生就在罗马。父母的高度,已经决定了孩子的起点。有的父母,在孩子小时候就已经有意识的重视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个性和人格。想方设法为孩子创造优秀的学习环境。家庭的和谐也同样重要,那些得抑郁症的孩子,自闭的孩子,不自信的孩子,讨好型人格的孩子,其一大多是家庭不够不和睦,父母离异,或则父母经常吵架经常抱怨生活,对孩子要求过高,对自己放松要求;其二是父母和孩子没有有效的沟通,导致孩子对父母的不信任,不依赖,凡事都是自己做决定,从而有一些极端的案例,早恋,离家出走,更有甚者轻生。
三、言传身教胜过千言万语 很多父母都在羡慕别人家的孩子,却不反思为什么是别人家的孩子不是自家的孩子?别人家的父母都是怎么做的?有的父母平时没事就喜欢打牌,抽烟喝酒,打游戏,也不求自我完善,自我提升,反而要求孩子必须好好学习,按时完成作业,他们有什么可让孩子心服口服的地方? 有一位清华的老师曾经在入学第一课对学生们说:你们能上得了清华,很大部分的原因是你们有优秀的父母。“真正的教育,其实就是拼爹妈。但教育语境下的拼爹,不是官二代、富二代式的寄生和遗传,而是比拼父母所能创造的资源环境,观念,以及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处世方式 四、后天努力是改变出身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有些人认为读书无用论,他们要么是既得利益者不希望别人抢他的饭碗,要么是没读过书歧视读书人。网上很火的一张互联网大佬聚餐的图,他们都是高学历,如刘强东毕业于人民大学,雷军毕业于武汉大学,马化腾毕业于深圳大学等等。 现如今很多出身不太好的农村孩子,凭借自己的学习上的努力也能实现屌丝逆袭,通过高考考取一个不错的大学找到一个还不错的工作,虽然不是大富大贵,也是衣食无忧。有些人通过自己的打拼做生意创业也是一条出路,虽然很累,但是成功的果实是真香,顺利成为一个小老板跻身于中产阶级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