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卷自己,机械师曙光16游戏本深度评测!【老弟】

《自己卷自己,机械师曙光16游戏本深度评测!【老弟】
》笔记
一、开箱
1. 包装(见图-1)

图-1
2. 配件
2.1 说明书
2.2 电源适配器(见图-2):280W,来自深圳索源,型号为SOY-1951435-449-A,19.5VDC,14.35ADC输出,做工还行,重量高达0.8Kg。

图-2
二、外观
采用了保守简约的风格,有着一些街机元素,RGB风格与街机元素与原本鉴于风格的融合得恰如其分,没有违和感。总体来说,外观即不过度张扬,又能带来充足的游戏氛围,整体搭配得恰到好处。
三、屏幕
1. 本笔记本搭载了一块16英寸的IPS屏幕(见图-3),刷新率为165Hz,屏幕分辨率为2560x1600(2.5K),官方宣传页面见图-4。

图-3

图-4
2. 对比度与亮度
2.1 对比度与最大亮度(图-5)分别为1254:1(250nit亮度下测量),503nit(屏幕中心)。

图-5
2.2 亮度均匀性测试见图-6(250nit下测试)

图-6
3. 色域(见图-7),进过老弟实测,这块面板的色域基本上是一个比较标准的100%SRGB的表现。覆盖97.5%的SRGB,容积略微溢出。

图-7
4. 色准(见图-8),色准delta平均1.8,最大5.28,偏的色基本都是蓝色原因是屏幕面板搭载硬件防蓝光,这个测试结果是正常现象。
白点色温(见图-9)
在校色之后可以达到delta平均0.52,最大3.63(见图-10),满足轻度的专业需求没啥问题。(校色文件::https://pan.baidu.com/s/1oQ0g0rS2rS1UVaZFTjcrNQ?pwd=b7rt)

图-8

图-9

图-10
5. 屏幕响应时间(没有做OD)(见图-11)

图-11
四、外设
1. 屏幕顶部带有一个720P的摄像头及麦克风阵列(见图-12)。摄像头有着一个使用指示灯,但是没有物理遮挡。

图-12
2. 屏幕支持180°开合(见图-13)

图-13
3. C面键盘(见图-14),带有小键盘和独立全高方向键。键程和手感不错,稍微有点软。背光为四分区可调,可以与其他RGB同步,但相比其他RGB来说亮度低了一些。
触摸板(见图-15)的大小还算凑合,但手感奇怪,摩擦力较大,还有一定的延迟。

图-14

图-15
4. D面有一个简约的散热口(见图-16)

图-16
5. 音响(见图-17),位于笔记本的侧面,在游戏本中算不错的。

图-17
五、扩展
1. 左侧拥有一个USB 5Gbps的A口,3.5mm耳麦接口。
2. 后方有一个RJ45网口,一个USB 10Gbps的A口,一个HDMI 2.1接口,及一个电源接口。
3. 右侧有一个USB 10Gbps接口,两个USB TypeC全功能接口(支持DP1.4,PD65~100W供电,USB 10Gbps数据传输)。

图-18
六、软件
1. 系统预装Windows 11 家庭中文版 22H2。系统本身非常干净,只有一个控制中心(笔记本),一个声卡驱动,以及一个抓面壁纸。
2. 控制中心(见图-19),界面简洁明了,没有任何的花里胡哨的UI动画。
模式界面有三个性能模式:办公,游戏,狂暴。其余的为监控。
灯光(见图-20)界面可分别调节键盘LOGO,侧灯等区域的灯光。有灯光模式的调节、RGB色盘以及方向。
系统设置(图-21、图-22)。快捷功能一栏拥有多个实用功能的一键关开,无需再去BIOS或在软件寻找。

图-19

图-20

图-21

图-22
七、拆解分析
1. CPU为Intel Core i9-13900HX(见图-23、图-24),整体与桌面端区别不大。

图-23

图-24
2. CPU供电为5+1+1相(见图-25),使用的MOS为MP86959,45A Drmos(图-26)。

图-25

图-26
3. 显卡为RTX 4060 Laptop(见图-27)

图-27
4. 显卡供电也是五相,MOS未知(见图-28)

图-28
5. 散热器为一个5热管的散热器(见图-29)鳍片为纯铜,正面和散热孔有熏黑处理。中间有一个巨大的热管用于均衡热量,CPU有两根与GPU共用的热管,GPU在除此之外还有一根独占的热管以及一根显存散热的热管,还照顾了一下南桥。

图-29
6. 内存有一层屏蔽罩覆盖,底下还有一层金属贴。内存为一条三星 DDR5 4800MHz 16GB 单通道(见图-30)。

图-30
7. 硬盘为建兴的OEM盘(见图-31),性能一般甚至拉胯。除此之外主板上还有一个M.2硬盘槽(PCI-E 4.0),供用户扩展使用。两个硬盘位均有散热片,且带有导热垫。

图-31
8. 网卡为Intel AX201 CNVI的一个WIFI 6 2.4Gbps的无线网卡(见图-32)。

图-32
9. 电池为80WH,来自东莞赣锋电子有限公司(见图-33)。标称续航8.5h,老弟个人测试为6h32m(混合模式 关闭独显 屏幕亮度最低 不关背光)(见图-34),

图-33

图-34
八、性能释放
测试条件为室温26.5°C,机身不做垫高处理。
1. 除了软件界面上所显示的三个模式(见图-19),还有两个隐藏模式——风扇全速、超频模式(见图-22)。在其他任何模式下开启风扇全速,都会进入一个具备独立的功耗和维度策略的模式,故将风扇全速当做一个独立模式做测试。超频模式开启后显卡的核心频率会增加100MHz,显存会增加400MHz,没有什么意义,故不单独测试。
2. 办公模式下,单烤CPU功耗为40W,温度为68°C(见图-35);单烤GPU功耗为80W,温度78°C(见图-36);双烤为24+70W,温度77+73°C(见图-37)。性能释放表格见图-38。

图-35

图-36

图-37

图-38
3. 游戏模式下,单烤CPU功耗为85W(开始为120W),温度为98°C(见图-39);单烤GPU功耗为105W,温度为79°C(见图-40);双烤为45+90W,温度为85+81°C(见图-41)。性能释放表格见图-42。

图-39

图-40

图-41

图-42
4. 狂暴模式下,单烤CPU功耗为115W(开始为137W),温度为95°C(见图-43);单烤GPU功耗为140W(拉满),温度为86°C(见图-44);双烤功耗为55+120W,温度为92+86°C(见图-45)。性能释放表格见图-46。

图-43

图-44

图-45

图-46
5. 风扇全速模式下,单烤CPU功耗为130W,温度为97°C(见图-47);双烤为55+135W,温度为92+86°C(见图-48)。性能释放表格见图-49。

图-47

图-48

图-49
6. 游戏测试帧数(见图-50)

图-50
九、优缺点及购买建议
1. 优点(图-51):
外观好看
软件简单易用
性能释放合理
做工用料优秀

图-51
2. 缺点(图-52):
内存较差
固态容量太小
动态功耗分配少

图-52
3.购买建议:
需要全能本/游戏本的用户,且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图-53)。

图-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