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为什么说二次元文化也是消费主义的陷阱

2021-02-16 23:27 作者:slipperyslime  | 我要投稿

聊到消费主义,我们想到的会是爱马仕,LV,想到的是数百万的兰博基尼,保时捷跑车,数十万的江诗丹顿,劳力士机械表,以及摇晃着高脚杯在聚光灯下纸醉金迷的夜场生活。

事实也确实如此,消费主义倡导追求体面的消费,渴求无节制的物质享受和消遣,并把这些当作生活的目的和人生的价值(来自百度百科)。而这些将价格歧视和鲍德里亚 中所说的结构价值发挥到极致的奢侈品,正是消费主义在物质世界的投影。


爱马仕门店


现在,我们更多的将消费主义与女性联系在一起。

从口红的不同色号,到钻石的尺寸,再从朋友圈展示的冬日第一杯奶茶,到小红书上晒出的购物车清单,我们似乎看到了,女性会更加冲动,更容易为那些性价比不高,“智商税”高的产品进行买单,甚至不惜为此借贷消费。这对于不理解的人来说,就像是从背后看开屏的孔雀,那个露出的屁股,是显得如此滑稽可笑。


孔雀的背后


因此,在多数男性群体中,“女性更容易陷入消费主义陷阱”的想法,得到了普遍的赞同。

事实真是如此吗?

当然不是,还记得文章的标题朋友应该以及了解了笔者的观点。

别着急,我们一步步来。


而聊到二次元ACGN,我们想到的则是各种出自动画,漫画,游戏,小说的美少女形象,(对于部分女性受众而言,可能是美少年)以及一个内向,腼腆,温吞,友善却带有极客精神或者独特理念的宅男群体,是与时尚独立女性完全不沾边的人格具象。(这里并不是指女性不进行二次元类别的消费,而是指二次元宅男是作为一种固有形象存在的)

lovelive(来源网络)
宅男


虽然二次元与前文表述的以时尚女性为主的刻板消费主义形式之间看似毫无联系,但实质上却拥有同样的本质。

为了论证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对符合消费主义特征的产品进行解构,将其中受消费主义影响的内核剥离,最后与二次元产品中的类似成分进行对应。

消费主义的诞生,是资本主义市场为了追求更大经济利益的结果。

说的具体一点,就是在物质资源相对丰富的现代工业社会,卖方为消费者寻找更多消费的理由和动机,去消费一些他们本不应该消费,或者本不应该付出高价格进行消费的产品。(关于消费主义的作用,还有它是资本主义社会掩盖异化劳动力与生产关系的手段的考虑,本文中不详细讨论。)


消费主义漫画


为了达到这个制造消费动机的目的,现代资本创造出了用消费获得身份认同的方式。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我们熟知的“轻奢”。

这是传统消费品在基于价格歧视的改良后衍生出的“崭新”区域。

为了让自己贴合这种新贵身份,你需要消费是比起普通同类产品数倍价格的“轻奢”用品。

这些“轻奢”的产品通过各种形式的赋值包装,比如品牌联名,复古风潮,时尚流行设计等等,再用若有若无的质量优势,将你的性价比天平彻底砸跨。

完成消费之后,同类的消费者们开始了抱团的自我催眠,以求完成认知上的改变。

而二次元产品营造的身份概念,就是我们更熟悉的“宅男”。

“没有一柜子的手办,你还算是宅男吗?”

“老是宅在家里,你不配一台好一点的电脑吗?”(这里都是不太恰当的例子)

笔者认为,多数人在二次元手游以及各种动漫周边中的消费,都以及偏离了正常的收集爱好范畴,是不是消费者在为身份认知的买单。

二次元产品过高的产品附加费用,是不是也不是所谓的尊重艺术,振兴业界(事实上这些利润并不会让产品的制作者分享太过),而是二次元公司为了获取更多利润而进行的抬价。


一屋子的手办
图文无关


与此相似的,是消费主义鼓出的以消费产品为形式,获得“品味”,“幸福”等抽象概念。

在电影中,在电视广告中,在时尚杂志中,在各种其他媒体中,各种意象代表的对应,被有意无意的灌输进我们的脑海中。

其中最知名的,是戴比尔斯公司的百年布局,以及将钻石与“爱情”进行捆绑销售的经典案例。

一种地球上储量巨大,甚至可以用低成本人工合成的工业原料,成为了几乎最昂贵的珠宝。

同样的,在二次元产品中,一个本质上与你无关的艺术形象,以“纸片人老婆”这个抽象概念,成为了一种诱导你消费的理由。

比起需要考虑物理因素以及材料学结构成型的钻石而言,为了迎合消费者,二次元的形象塑造更加的没有底线。从传统观念来看,各种离经叛道的元素都可以出现在其中,被欧美视如猛兽的“恋童”甚至只是其中相当温和的部分。这只能证明,对生产者也好,对消费者也罢,比起艺术,我们更注重的是二次元产品的商品属性。

虽然二次元产品从未掩盖过自己作为商品的属性,但我们却往往忽略掉它吸血的口器。

比起浮在表层的借口,我们似乎从未思考过,自己日益高涨的猎奇心理,亦或是越来越快的喜新厌旧是来自何方,以及那是否是二次元产品带来的,某种程度上的驯化。

这张图应该能过审核


有的朋友会这样说:“千金难买爷高兴!”

是的,这就引出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消费主义在以消费商品的方式,许诺给人“自由”。

有一种说法,如果消费主义是资本主义社会诞生的新信仰,那么消费就是通往神国的赎罪卷。

当你可以消费一切的时候,你是否就拥有了一切呢?

这里我们不讨论基于生理和心理研究的消费快感,也不讨论法律和社会哲学道德框架内的悖论

我们要否定的,就是消费主义宣赐予消费者的,那种被裹挟的相对自由。

不管你消费与否,你都在被消费主义的浪潮席卷而过,你根本没有选择的权力,谈何自由?

就像鲍德里亚书中所说的那样,在消费主义时代,女性本身被异化成消费品,失去了定义美和时尚的权力,她们只能栖息在狭小无比的画框之中。

将主语切换回二次元。

我们是否在厂家和媒体的鼓吹下,无止境的追求着画质与显卡的提升?

我们是否在网友同学的调侃下,发疯一样的为根本不值钱的数值付费?

我们又是否在漫展人群的簇拥下,竭尽全力的抱起一堆无处安放的礼袋?

你真的是在用自己的意愿买单吗?

究竟是我们在消费二次元,还是二次元在消费我们?

fgo游戏界面


有些朋友或许会用这样的观点进行反驳——我玩手游从来没有充过一分钱,看动画也全是免费的;我没有对二次元进行过消费,甚至以不为文创产品付费为荣,难道我也陷入了消费主义的陷阱吗?(这只是一个很极端的例子)

恭喜你,虽然消费主义仍不可避免的对你造成了影响。

但就个人而言,不进行消费,是摆脱消费主义陷阱最好的办法。

可是,不消费就意味着失去投票的权利,或许你只能看着自己喜欢的作品逐渐淡出市场。

更严重的是,你要面对来自整个消费主义社会的阻力,成为一个异类。

就像动画片里说的那样,“错的不是我,是这个世界。”

该改变的,当然不是那些愿意为游戏付费,支持正版的玩家,也不是那些在二次元中寻求慰藉的“宅男”,而是那些愈发贪婪的资本,是这个终将毁灭自己的消费主义。


最后,为了防止因为笔者的功力不佳,导致文章的表达失意,也防止有心人断章取义,我用大白话总结一下文章。这篇文章的主题不是批判消费主义,更不是着力于抨击以二次元产品为代表的男性消费主义,而是旨在警示大家:在这个全方位被消费主义异化的现代社会,无论性别,无论身份,我们都身陷囹圄,我们都无处可逃。


谢谢大家的阅读,我们下次再见。

ps:如果你对这方面的书感兴趣,这里推荐哲学家让-鲍德里亚的著作《消费社会》与《象征交换与死亡》


为什么说二次元文化也是消费主义的陷阱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