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尔冠蜥 | 蜥蜴中的「朋克一族」,但知道它们的人却不多!



贝尔冠蜥 Gonocephalus bellii
科:鬣蜥科 Agamidae
属: 头角蜥属 Gonocephalus
分布:泰国南部,马来西亚,槟城和婆罗洲
习性:日行、树栖
体长:30 ~ 40 厘米
寿命:可能超过 10 年
适宜温湿度:25 ~ 30 度,高湿度 60 ~ 90 %
保育级别:非保育级别
相似种:火冠蜥 Gonocephalus grandis
贝尔冠蜥是来自东南亚的中型蜥蜴,拉丁名 Gonocephalus bellii 中的 bellii 是为了纪念英国动物学家托马斯·贝尔,可能是受了中文名贝尔冠蜥的影响,东南亚的这类树栖蜥蜴常常被说成是冠蜥,只是此冠蜥 Gonocephalus 并非彼冠蜥 Basilicus 。准确说,把它们称呼为贝氏头角蜥,应该会少很多误会。

三大头角蜥
回到头角蜥属 Gonocephalus,这个属在市场最流行的有三个物种,火冠蜥 Gonocephalus grandis、贝尔冠蜥Gonocephalus bellii 以及变色龙冠蜥 Gonocephalus chamaeleontinus,相对而言,火冠蜥市售数量更多,它是头角蜥属中,体型最大的物种,价格比贝尔更为平实,性情亢奋暴躁,不经过长期人工饲养的个体,真能做到见人(冲过来)咬。


贝尔冠蜥体型略小于火冠蜥,和火冠蜥(大守宫)这类暴君相比,它拥有正常蜥蜴的〝性格〞(上个手没压力)。

蓝紫色喉垂是这款冠蜥最大的特色(看喉垂就能马上区分出是贝尔还是火冠),加上头角蜥属物种蜥蜴标志性背部棘鬣,颇有点朋克发型的感觉。贝尔冠蜥雌雄区别极大,雄性为偏蓝色喉垂,背刺高耸,体型更大;雌性为偏粉色喉垂,体型稍小。



贝尔冠蜥有一定的变色能力,体色范围从灰绿色到深棕之间,体色的变化基本是用来显示这只个体当下的状态。

饲养讲究多
饲养上这类物种比较讲究,属于爬宠中的进阶级物种(基本东南亚的这几类冠蜥都是一样的方法)
贝尔冠蜥是树栖/雨林/日行物种,需要有一定高度的环境。它们平时的活动都围绕着雨林高处,所以环境中首要任务也是为它们设置高处,建议使用粗壮的树枝或者造景树洞,竖立固定在饲养箱内,作为它们主要活动和休息的场所。

适宜温度 25 ~ 30 度,晚上降到 16 ~ 20 度,晒点 35 度。贝尔冠蜥怕过度高温,但整体下来依然是个偏高温的物种。
高湿度 60 ~ 90 % ,基本就是水盆加喷淋,对这个物种来说装上雨林缸的自动喷淋系统,会让饲养简单很多。否则就得每日手动喷水。垫材推荐用保湿型垫材—— 腐殖土、树皮、椰土,有些国外爬友还会在底材上铺一块苔藓进一步增加保湿性。

必须 UVB 照明,选用 5.0 雨林型 UVB 灯管,贝尔冠蜥属于雨林日行物种,它们不会像沙漠日行物种那样沐浴阳光,这些东南亚的树蜴偏好雨林间昏暗的场所,为了营造出雨林氛围,环境中需要设置一些植物(可以是假植物),透过植物缝隙的斑驳日光,才是它们的菜。

饮食
食物方面,这是一种虫食性蜥蜴。原产地会捕食蟑螂、蜡虫、蝗虫、蜘蛛这些食物。看外表,可能会错以为它是种开食困难的蜥蜴,其实只要是稳定个体,进食欲望很强,比较少碰到完全拒食的情况。

来演示下手喂
人工环境下的食物种类很难达到野外昆虫食物的丰富度,饲料昆虫要定期混上钙粉和维生素粉,再喂给蜥蜴。
水源方面贝尔冠蜥类似变色龙,只对流动水源感兴趣。

繁殖方面,所有头角蜥属都是卵生物种。据资料一些国外繁殖者资料,贝尔冠蜥大概 3 年左右到达性成熟,一次大概下 2 ~ 4 枚卵,孵化期约 150 左右,关于繁殖的资料并不多。


蓝紫喉垂就比较明显了
对这个物种来说,真正的难度基本都在环境布置上,用〝养爬宠就是弄环境〞用这句爬圈流行的话,来形容养贝尔冠蜥,甚是合适。
更 多 该 物 种 文 章
文丨达叔
图丨肆养爬房,Internet
编丨达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