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历史12:公孙瓒何以结束一生
公孙瓒是辽西人,出身于贵族家庭中的庶子一脉,和他的对手袁绍如此相似。另外,他和辽东王公孙康他们不是一个家族的。不过公孙瓒也有过人之处,如颜值高、声音洪亮,以及师从卢植,这样的起点相比袁绍,已经算是很好的了。
家世二千石。瓒以母贱,遂为郡小吏。为人美姿貌,大音声,言事辩慧。太守奇其才,以女妻之。后从涿郡卢植学于缑氏山中,略见书传。
——《后汉书·公孙瓒传》
之后,公孙瓒加入到讨伐少数人的氛围中,依靠勇猛,立下了不少军功,震慑着边境的少数人。
尝从数十骑出行塞,见鲜卑数百骑,瓒乃退入空亭中,约其从骑曰:“今不冲之,则死尽矣。”瓒乃自持矛,两头施刃,驰出刺胡,杀伤数十人,亦亡其从骑半,遂得免。鲜卑惩艾,后不敢复入塞。
——《三国志·公孙瓒传》
每闻有警,瓒辄厉色愤怒,如赴仇敌,望尘奔逐,或继之以夜战。虏识瓒声,惮其勇,莫敢抗犯。 瓒常与善射之士数十人,皆乘白马,以为左右翼,自号“白马义从”。乌桓更相告语,避白马长史。乃画作瓒形,驰骑射之,中者咸称万岁。虏自此之后,遂远窜塞外。
——《后汉书·公孙瓒传》
公孙瓒调到刘虞帐下,矛盾就产生了,矛盾点在于两人对少数人的政策不同。之后公孙瓒制止刘虞不要和袁术在一块,最终双方矛盾难以调和,公孙瓒害了刘虞,事业逐渐落入低谷。
瓒但务会徒众以自强大,而纵任部曲,颇侵扰百姓,而虞为政仁爱,念利民物,由是与瓒渐不相平。
——《后汉书·公孙瓒传》
瓒知术有异志,不欲遣兵,止虞,虞不可。
——《三国志·公孙瓒传》
是岁,瓒破禽刘虞,尽有幽州之地,猛志益盛。
——《后汉书·公孙瓒传》
会天子遣使者段训增虞封邑,督六州事;拜瓚前将军,封易侯,假节督幽、并、青、冀。瓚乃诬虞前与袁绍等欲称尊号,胁训斩虞于蓟市。先坐而咒曰:“若虞应为天子者,天当风雨以相救。”时,旱势炎盛,遂斩焉。传首京师,故吏尾敦于路劫虞首归葬之。
——《后汉书·刘虞传》
堂弟公孙越阵亡,让公孙瓒彻底与袁绍结仇,不过公孙瓒总是败给袁绍,特别是初平三年的界桥之战,直接成为袁绍部将麹义的成名战,自此,公孙瓒开始摆烂。(另,刘备抵御袁绍有功,封平原相)
术遣越与坚攻昂,不胜,越为流矢所中死。瓒怒曰:“余弟死,祸起于绍。”
——《三国志·公孙瓒传》
绍自往征瓒,合战于界桥南二十里……义久在凉州,晓习羌斗,兵皆骁锐。瓒见其兵少,便放骑欲陵蹈之。义兵皆伏楯下不动,未至数十步,乃同时俱起,扬尘大叫,直前冲突,强弩雷发,所中必倒,临阵斩瓒所署冀州刺史严纲甲首千余级。瓒军败绩,步骑奔走,不复还营。义追至界桥;瓒殿兵还战桥上,义复破之,遂到瓒营,拔其牙门,营中余众皆复散走。
——《英雄记》
自此之后,希复攻战。或问其故。瓒曰:“我昔驱畔胡于塞表,埽黄巾于孟津,当此之时,谓天下指麾可定。至于今日,兵革方始,观此非我所决,不如休兵力耕,以救凶年。兵法百楼不攻。今吾诸营楼樐千里,积谷三百万斛,食此足以待天下之变。”
——《后汉书·公孙瓒传》
建安四年,袁绍攻克了公孙瓒号称拿不下来的易京堡垒,公孙瓒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建安四年,绍悉军围之……瓒以为救兵至,遂出欲战。绍设伏击,大破之,复还守。绍为地道,突坏其楼,稍至中京。瓒自知必败,尽杀其妻子,乃自杀。
——《三国志·公孙瓒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