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胡希恕伤寒论讲稿

2023-03-27 15:33 作者:希望遇见自己  | 我要投稿

辨大阳病 大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1)

胡希恕:这一段,后世说是叫提纲啊。什么叫提纲?“提纲”两 个字提的对,就是太阳病的纲领。我们更具体的来说,对于这个太阳 病,它是一个概括的特征,凡是太阳病它必须有这个特征,那么也就 是说太阳病啊,不是一个个别的病,像咱们说的那个现在的病名多了, 是肝炎呐,肺炎呐,都是一个个别的病,它是专有一定的致病的因素, 一定病变所在的地方,这种现在西医的病名一个病一个病的病名。这 个虽然叫太阳病,它不是单独对一个病说的。这个太阳病啊,凡是脉 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有这一系列的证候反映,那么它就叫太阳病。 太阳病它就是一般的证,无论什么病,像我们平常见的感冒啊,流感 啊,伤寒啊,瘟疹啊等等的吧,它一开始发作都有这种情形,这是我 们临床常见的东西了。 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那么具备这种特征就叫太阳病,你就根 据治疗太阳病的方法治疗,那是不会错的,这太阳病头一节说的就是 这个。我们再深研究,那么根据这些证候,我们来更深入的认识太阳 病。那这个脉浮说明什么问题呢?这个脉浮就是脉出来了,往外出来 了。它怎么出来的呢?就是血管里头充血了,就是血液多了,所以它 脉浮。血液多了就是血里头水分多了,他不是说一得病血倒多了,哪 有那事儿啊,是水分多了。 脉浮啊,就是我们身上外面这些浅在的动脉,有高度充血的这么 一种情况,脉才出来了,尤其头项这个部位充血更加的厉害,所以在 上边特别疼,而且强(qiang),这个强啊,就是强直的样子,这个 在书的注里给改作 jiang,这也通。这个强啊,现在河南人说身上哪 个地方板啊,他就说强。张仲景是河南人嘛,可见这个强是河南的一 个语言,还是对的。那么由于这个充血,是上半身厉害,越往上越厉 害,这个我们在一般的感冒都得过,一得感冒这个脑袋的血管都绷起 7 来了,越往上越厉害。那么这说明什么呢?这个充血,靠着外面浅在 动脉都充血,而上体部尤其厉害。“而恶寒”,这个恶寒就是体表热。 我们平时的温度啊,他与外面的空气接触有一定的差距,他习惯了, 忽然高起来了,与外面差距骤然加大了,就感觉外面的空气很寒冷, 这是肯定的,它加大了内外的差距了嘛,就恶寒。那么根据证候的分 析,我们还要想一想,这是怎么一个情况呢?人想要出汗,在出汗以 前,它血管要扩张,大量的体液往外来,这个时候呢,脉就浮了。而 这个发汗呢,人要想出汗呐,都在上体部,上体部面积大嘛。那么这 种情形,就把体液大量输送到上体部来了,所以脉也浮了,尤其上边 更厉害,头项强痛。那么液体得随着热一起来吧,西医也是这么说法, 液体和热一起来,外面的体温就增加,就感觉外面怕冷了。那么我们 根据这些症状,就可以看出一些问题来。这是在出汗前期的一个证候, 要出汗而没能出汗,它就“脉浮,头项强痛而怕冷(恶寒)”。 这我也查找西医书了,它就是这个样。太阳病是怎么样一个病呢, 根据这个证候我们就可以得出这么一个结论,它是要出汗而达不到出 汗,这么一种病理现象。这个中医有个传统的看法,这个看法还是对 的,中医说正邪交争。所以说如果我们有了病了,我们的机体对这个 疾病是要斗争的,它不等着,所以正邪交争,这是在中医中顶要紧的 一句话。那么这个太阳病它为什么要出汗呢?这就是机体要通过出汗 而解除疾病。就是这么一个道理,这个我们讲桂枝汤的时候再讲,在 内经上也有。可见这个表证啊,就是这个太阳病是正与邪斗争,在哪 呢?在表。这个机体利用发汗的机能,打算把这个疾病排除于体外。 假如要是排出去了,那就好了,可是人这种自然的良能是有限度的, 他又往往达不到,达不到就出现太阳病这种情况了,要出汗不能出汗, 满上半身充血,所以就有这个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这个我们可以拿 一本书看一看,这个人身体对病邪的抗病能力不行。这个水分从外边 多了,里头就有空气,所以他容易放屁,这是咱们平常人都能观察出 8 来的。可见人的身体有所刺激,它就要适应它,就与它斗争。那么, 有的疾病的这种刺激是相当剧烈的,所以身体呢它就不能够抵抗。假 如人身体没有这种卫外的机能的话,就活不了了,怎么样的卫生也不 行,这空气中的病菌有得是,人遇到这种外在或内在的刺激,他都起 来斗争,所以古人在长久的经验中他说“正邪交争”,在内经中讲的 很好了。

大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2) 

胡希恕:这个太阳病,就是指第一条的“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这样的太阳病的证。那么假如它又发热汗出,这个汗出不是大汗出, 得感冒也出现这个,身上潮乎乎的出汗并不太多,而且这个汗啊,觉 着有臭味,发热,不但恶寒而且还恶风,这个恶风比恶寒厉害。 “脉缓”,缓者和紧脉是对脉,这个紧脉就像烟卷一样,裹的很 紧,你要是倒出去一半,这个烟卷就是缓了,你按着软不塌的,就不 是那么硬了,这叫缓。为什么脉缓呢?就是因为出汗了,出来了,水 分水分就,丧失一部分了,所以这个脉一按就缓了。那么后面要讲的 伤寒,它就一点汗都不出,它的脉就特别紧。那么这一段它说太阳病 里头有这么一种太阳证:发热,汗出,不但恶寒还脉缓,这类的太阳 病就叫做中风,这个风在古人的意思就是风邪了,就是中的风邪了, 这是错的。它是因为怕风,所以古人给它起名叫中风,其实它就是个 类型的问题。我们前面讲的太阳病要出汗达不到出汗,才有太阳病这 么一种情况,这会儿它见汗了,应该好了,但它没好,这就是出汗的 机能的关系了。 这个汗达不到驱除疾病质和量的问题,虽然出汗但不能解除疾 病,而下面的伤寒干脆就达不到出汗的目的,就这么两种情形。那么 古人说中风,那就是拿现象当本质,这是古人的一个错误。古人嘛, 像仲景的时候,两千来年科学水平在那呢,现在咱们不能这么说了, 现在把中风当一个证名看就是了,并不是真有风邪在这里,可是因为 这个名字的关系对于解释就成问题了,我们过后再谈,现在先不说这 个。 那么说这个中风,这个“中”字上是有用意的,这个“中”就是 19 拿箭射东西谓之中,中者中于内,这就说明出点汗而邪却留到里面去 了,你出汗表就虚呀,可是表虚……(音频缺失)这个部位,所以古 人叫中风。中风者,言其邪深也。这个邪就是病邪了,在表的部位较 伤寒要深,所以用这个“中”字,这个“中”字是很有意义的。但这 个风邪的说法,现在不要这么信了,不要说恶风就是风邪,这个恶风 它是因为出汗,身上有热又有汗,非恶风不可,这个洗澡大家都知道, 从热水里出来,出一身汗那就是怕风,你非披上点衣服不可。它这个 身上热又有汗那就要恶风了,他不但恶寒还恶风,所以恶风比恶寒厉 害。由于恶风,古人说是风邪,这风邪是不对的。但是这种证不妨碍 我们治疗,假如太阳病就是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的这个病。它有脉 缓,发热汗出这一类的太阳病(就是中风证),这个病邪比较深,不 在皮肤这一层,在肌肉那一层。古人有句话: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由于外表出汗了,皮肤疏松,所以这个邪乘着这个虚,它就往里面去, 到哪呢?它进不到太里面,就在肌肉这里面,所以后面我们要讲了, 桂枝本为解肌,不叫发表了,这是第二条。


胡希恕伤寒论讲稿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