镀锌路面加筋网—道路建设的重要步骤

镀锌路面加筋网是专门针对在路面情况不够理想,而传统的修复方法或设计方又不可行的情况下,用于路而维护和新路面建设的结构。路面加筋网一般多安装于界面基层基部,尤其在界面层应力值很高的情况,加筋网能吸收并最终降低由于反射性开裂成交通压力引起的应力峰值。安装到路基上,尤其当基础张应力很高的情况下,它能吸收并从根本上减弱有裂缝或交通而产生的张应力缝值。路面加筋网的初期构思是作为可降低反射裂缝的界面层。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道路修缮路面加筋网独特的几何外形和低应变下的高抗拉特性可以显著提高沥青层的强度。可以抵抗反射裂缝和疲劳裂缝,继而可以显著提高承受重载或者比较差路基的路面使用寿命。

路面加筋网在道路建设的重要步骤
1、准备工作在铺设双绞合钢丝网之前 ,旧沥青路面要将表面层铣刨掉 ,并补好坑槽和裂缝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要将坑洞、脱空及裂缝等修补好。旧路面必须保持干净、干燥和平整。
2、铺设双绞路面加筋网,双绞合钢丝可采用人工或机械铺设,但须拉紧,不得有翘起或褶皱。双绞合路面加筋网的长度方向应沿路线的纵向铺设,在转弯处可以剪短拉平,确保铺设平整。钢丝网搭接处,横向应重叠30cm,纵向应重叠15cm。重叠的位置必须平整,以方便铺筑沥青混合料。在拓宽工程中,双绞合路面加筋网应放在新老路基结合处,且两边至少个1m。双绞合路面加筋网铺设好后,应采用轮胎压路机至少碾压4遍。
3、张拉与固定。为了避免双绞合路面加筋网的局部松弛,应一端用锚或重型设备固定,一端用夹具夹住,并用卡车等拉伸。双绞合钢丝网拉直后,每卷开始前的4m应用大量的夹具将其固定。此外,只有在双绞合钢丝网的重叠部分以及因弯矩作用导致的翘起部分才需要采用该方法固定。两端固定之后,可以从中间开始,用夹具固定。夹具推荐采用A型的夹钉和带有塑料的锚钉,塑料应能抵抗-40~80℃的温度,夹具至少长60mm。在固定前,应先在路面上打一个比钉子略大的洞,且洞的深度应比钢钉长25mm左右。钉子的密度至少1个/㎡,塑料锚钉主要用于新建路面,A型夹钉主要用于加铺的老路面。
4、粘层施工。粘层乳化沥青的质量应符合J T G F40 - 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技术要求,乳化沥青的喷洒应从双绞合路面加筋网的中间开始,开始部分与结束部门应采用人工洒布。粘层乳化沥青洒布后,待乳化沥青完全破乳和稳定后,施工机械方可在其上行驶并铺筑沥青面层。
5、稀浆封层。根据面层的条件和类型选择是否采用稀浆封层或沥青表处作为双绞合钢丝网的固定材料 ,具体的沥青与石料的相关要求以及施工步骤应符合 J T G F40 - 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技术要求。稀浆封层必须在双绞合钢丝网铺设之后的表面严格进行施工 ,末端应采用人工操作 ,待稀浆封层完全破乳和稳定之后 ,施工机械方可在其上行驶并铺筑沥青面层。
6、沥青混合料铺筑。按常规方法铺筑沥青混合料,但其最小加铺厚度为40-50mm。为了确保摊铺机在双绞合路面加筋网上的顺利行驶,加筋网起始的2-3m处,应采用人工摊铺大约10mm的厚的沥青混合料。在转弯处时,必须在摊铺机前铺设最多1m长的一层薄的沥青混合料,以便让摊铺机在加筋网的褶皱和翘起处施加更多的压力。该薄层不必覆盖加筋网,仅只填满网孔即可。此外,现场车辆应避免在加筋网上刹车,加速、或突然转弯沥青路面铺设路面加筋网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