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假的

2022-08-24 14:31 作者:PeterCai彼得  | 我要投稿

昨天在高铁上收到朋友发来的微信,吓得我一激灵。



立马去twitter和google搜Celine Dion,结果无事发生,外网几乎没有一点动静。然后我回复朋友说:“假新闻”、“赚这种流量 不道德”。



本来以为事情就过了,结果这消息好像还在微信qq等平台传开了,今天“席琳迪翁”的词条还上了微博热搜。



事情的源头就是一张youtube截图,英文标题是“10 分钟前 / 安息吧,席琳迪翁 / 再见,席琳迪翁 “(10Minutes Ago/ R.I.P Celine Dion / Goodbye CelineDion),画面上有席琳迪翁的头像和蜡烛。



其实,视频发布于8月5日,而且这不是第一次有人拿这种惊悚的标题和图片来骗点击了。就这个两周前发的视频,都有81万人点阅。



事实真相是,今年54岁的Celine Dion的确有肌肉痉挛的问题,但这一年来身体状况已经好多了,除了希望可以重返舞台,还在筹备新专辑。一些偏激的报道多是媒体跟风夸大其词。



最让我震惊的是,youtube居然允许这种行为的存在。这几年外网平台的管控操作也着实让人瞠目结舌,对不符合美政治正确的账号实施封号或者限流处理,而这类真正造谣的账号却可以堂而皇之地存在。所以言论自由到底有没有边界?谁来定这个标准?


还有,我觉得也可以借这个事情给大家提个醒,仅仅靠一张截图就可以引发一场舆论风波。



我认为,以后大家不管看到任何激进的消息,如果不知真实性如何,我主张不妨让子弹多飞一会。不要着急去看评论或者听信一方之言,首先自己有个判断,再去可靠的平台搜索信息,最后再得出结论。


这两天网信办不是发文要集中整治网络暴力、水军和黑公关嘛,我觉得早该来了,力度也应该加大。


作为互联网工作的一份子,这几年我是眼睁睁地看着舆论环境变得越来越极端,越来越撕裂,抹黑造谣、互相贴标签,拉帮结派。不管是网暴明星还是网暴素人,都可以在一夜之间发生,并迅速扩大以致难以收拾的局面。很多人还没搞清楚真相与来龙去脉,事件就翻篇了。有人得利,有人遭殃,当事人被迫承担了后果。这种现象在任何社会都是极度荒唐与扭曲的,期待这次网信办的动作能有效果。


互联网是一个展示尖锐并且彼此竞赛的竞技场,谣言不会停止的,还会有人兴风作浪,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尖锐争锋的激流中学会适应与回旋从容,不要轻信网上的一些传言,也不要让自己被某个群体或者某个标签所绑架,在追求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做出判断,那样才不会在激流中迷航。



最后希望Celine Dion早日恢复健康,重新站上舞台,《The Power Of Love》《My Heart Will Go On》《I Surrender》这些歌也只有她的演唱,才足够荡气回肠。


一群没有下限的人,造谣别人去世了来骗流量,实在太缺德了。



更多欧美资讯,欢迎订阅我的微信公众号!


假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