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沟桥抗战纪事诗:86年前的记忆

王冷斋(1892—1960),福建闽侯人。1935年冬,任北平市政府参事兼宣传室主任。1937年1月,兼任河北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兼宛平县县长。卢沟桥事变爆发时,与日军谈判,据理力争,曾被扣押。他当时写下了五十首《卢沟桥抗战纪事诗》,是重要的历史资料。随部队抗战二十余日后,奉命撤离北平。1946年1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开始审理日本战犯,王冷斋前往东京出庭作证。
1995年,电影《七七事变》上映。其中就反映了王县长的风骨。

今日七七,兹将五十首绝句录于下。
雄峙平西拱极城,中原逐鹿几兵争。而今三路纵横过,南北咽喉一宛平。
长虹万丈跨卢沟,马可波罗七百秋。桥上睡狮今渐醒,似知匕首已临头。
桥边城外满夷氛,嘶马鸣弦一再闻。况是犬牙交伪壤,盘根错节费挥斤。
河山寸土属中华,保卫毫厘敢失差。逆料风波终险恶,不教蹈隙与乘瑕。
一声刁斗动孤城,报道强邻夜弄兵。月黑星沉烟雾起,时当七夕近三更。
报国歼仇正此时,纷纷将士尽登陴。十年我亦曾磨剑,安敢军前后健儿。
消息传来待折冲,当时尚冀息狼烽。谁知一勺扬波起,故道夷兵忽失踪。
诪张为幻本无根,惯技由来不足论。藏本当年原自匿,诘他松井欲无言。
燃犀一照已分明,容忍都因在弭争。得寸翻教思进尺,更凭强力迫开城。
挟持左右尽弓刀,谁识书生胆气豪。谈笑头颅拼一掷,余生早已付鸿毛。
谲计俱穷出遁辞,强论旧贯益支离。三年纵得墙东立,堂奥何曾许一窥。
履险如夷终不险,似归视死竟安归。天高一任鸿飞渺,凝望孤城正曙辉。
脱身单骑纵归来,未格蛮心尚费猜。激励三军坚壁垒,任教强敌也难摧。
夷狄从来狠似狼,水来土掩慎提防。果然飞镞漫空起,壕堑纵横迫女墙。
崩城碎屋一訇然,血雨腥风湿暮烟。大海波涛生四面,孤舟无恙总由天。
军前来使纵无尤,狡谲何殊貉一丘。几许男儿腾热血,欲将宝剑快深仇。
暗影沉沉夜战酣,大刀队里出奇男。霜锋闪处寒倭胆,牧马胡儿不敢南。
一局棋争我着先,森田不振更牟田。增兵再调河边旅,依旧逡巡不敢前。
岳家军力信难挠,一纸书来欲代庖。我读春秋知大义,大夫从不论私交。
三章约法且言和,令下前锋共止戈。毕竟蛮夷无信义,撤兵意少缓兵多。
官军进退自堂堂,狡敌乘机又跳梁。明去暗来同鼠窃,沙岗杀气尚埋藏。
人已相欺吾自诳,岂徒盲目更盲心。若非复壁刀光见,尚怪书生虑患深。
保安小队出填防,孰料中途阻夜郎。三百貔貅来一半,绿沉零落不成行。
酒脯何劳故劳军,小停笳鼓息尘氛。金樽未冷人方去,阵阵雷声又破云。
尔诈何能责我虞,弓刀不放见深图。背盟尽有辞堪借,莫问残骸究有无。
片语阴霾可扫开,一波三折故迟回。鱼潜鸟散踪难觅,虏众如潮滚滚来。
遍野烟尘昼复昏,又看豕突与狼奔。汉旗方指刘家庙,敌骑先驰大井村。
填膺愤慨病能消,两阵终须见诘朝。间道微行朝至暮,归来月黑夜迢迢。
热血如汤正沸腾,重闻擐甲益蒸蒸。同声灭此方朝食,拍手高歌唱武陵。
东倾雉堞北崩墙,血肉长城筑更强。众寡悬殊攻守异,孤城屹立岂寻常。
喋血前驱不顾身,裹伤再战勇无伦。舍生赴死原难死,始信星文是吉人。
满目创痍困待苏,乞邻将伯费频呼。失家纵有流离苦,得粟差无冻馁虞。
见危授命分宜然,却寇无功愧昔贤。遐迩关情劳慰勉,近来士女远飞笺。
睡狮一吼震寰瀛,伐木丁丁见友声。博得同情人共赞,不辞艰险到危城。
寇公千里急归旌,正好危途过一程。忽报雷声起车辙,北门幸未坏长城。
取义成仁早镂膺,流言何待止金滕。但看三事宣天下,耿耿孤忠已可征。
漫论玉帛换干戈,鬼蜮由来伎俩多。一夕殷雷声彻晓,怎禁临去送秋波。
旧约新章数数更,一波未止一波生。寇巢本自来关外,马首如何指北平?
冯异精忠终为汉,赵云大义独知刘。男儿卫国同心志,妄效狙公动诡谋。
予求予取总无厌,三让三升尚未忺。共识和戎非得计,长蛇封豕早须歼。
不烦血刃吞长白,四省沉沦剧可哀。旧事已非重演日,图穷匕见战书来。
中枢大计决机筹,指示周行定远谋。维系和平成绝望,牺牲今已到关头。
刀光如电吼如雷,抵死拚争寸土回。重叠捷书如雪片,万家爆竹克丰台。
睢阳大节见遗风,南苑孤军尽守攻。先后捐身差顷刻,千秋奕奕表双忠。
投笔军前尽荷枪,莘莘学子武维扬。丹心碧血同千古,是好男儿总国殇。
未辟荆榛蜀道艰,三军进退最相关。果然众志成城易,不让神功擘华山。
兜牟药物载轻车,感动军心力倍加。履险传书濒九死,敢夸广信有林家。
血洒长空大地间,寒流衰草尽朱殷。忠魂合傍佳人冢,匹马西风泪欲潸。
与城愧未共存亡,人庆更生我独伤。国步方艰应有待,此身终合向沙场。
延安振臂起高呼,合力前趋原执殳。亿万人心同激愤,山河保障定无虞。
王冷斋作于193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