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双11来了!背靠阿里,圆通速递别迷路

2020-11-11 00:08 作者:进击的诗与星空  | 我要投稿

一年一度的剁手节即将来临,快递、物流行业的春天也要来了。经历过年初的疫情,大部分快递企业都遭受了重创,终于能在“双11”期间扬眉吐气了。


据预测,今年的旺季范围自11月初至2021年春节(2月12日)前夕。其中,“双11”期间(11月11日至16日)将出现旺季峰值,预计日均快递业务量达4.9亿件,约是日常业务量的2倍。


我国快递行业最出名的三通一达和顺丰,占领了80%的快递市场。


作为第一个登陆A股的快递公司圆通速递,是什么情况呢?

一、上市之初的圆通速递


圆通速递成立于2000年5月,于2016年10月借壳上市,从首次披露借壳方案到成功登陆A股,圆通仅用时6个月零12天,算是非常快了。在圆通上市之后,申通、韵达、顺丰纷纷走上资本的道路。


上市后,上海圆通蛟龙持股51.18%,阿里创投和云峰基金持股合计17.52%。


自带光环的圆通速递,最初业绩表现也较为优秀,2016年营业总收入168.18亿元,是三通一达中最高的。


借助资本市场多元化的融资优势,圆通逐渐铺开多项重大战略安排,在国际业务、航空业务、生鲜电商业务方面都频有动作。





二、圆通速递2020年三季报


受年初疫情的影响,快递、物流行业遭受重创。除顺丰逆势增长外,整个行业的业务增速都跌到了谷底。


2020年三季报显示,圆通速递营业总收入234.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34%;扣除非常性损益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12.11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9.7%。



值得关注的是,2020年三季报中短期借款较年初激增19.8亿元。


圆通解释其变动原因系本期流动资金借款增加。为加强营运资金储备以应对疫情影响,同时金融机构为防疫抗疫企业提供了低息借款,圆通增加了短期借款以获得低成本的融资。


圆通披露的利率风险,即面对由利率变动而引起的市场风险主要源于短期借款。


2020年三季报合并报表货币资金余额为39.19亿元,20亿元左右的短期借款已经占整个集团货币资金近一半。


另外,9月还新增了9850万股股权质押。




三、商誉减值的隐患


圆通速递2019年营业总收入311.51亿元,归母净利润16.68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15.36亿元,较2018年营业总收入增长13.42%,归母净利润下降12.41%,扣非归母净利润下降16.43%。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报披露资产减值损失3.42亿元,全部是由于商誉减值产生的损失。


所谓商誉,就是不受同一控制的两个企业合并时,收购方愿意支付的超过被收购方公司真实价值的价格,实质是收购方看好被收购方的未来业绩愿意支付的超额价格。


圆通速递2017年收购圆通速递国际(原先达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控股权,产生了6.91亿元商誉。


根据会计准则规定,公司每年应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


2019年初合并报表中商誉净额有7.32亿元,年末净额就只有4.26亿元,商誉减值金额如此之大,占了圆通2019年利润总额的15.4%。


虽然圆通在2019年年报中一再强调,剔除商誉减值影响后归母净利润较2018年增长5.55%,但商誉大幅度减值的背后,不免让人有些担心。


2017年末圆通现金支付10.68亿元持有先达国际 315,711,370 股,占其总股本76.21%。2017年报中未详细披露先达国际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详细评估过程,产生的6.91亿元商誉占圆通2017年末商誉原值的99.99%。


2018年圆通年报只披露了先达国际营业总收入44.63亿港元,归母净利润1.04亿港元,未披露换算成人民币的金额,暂且按2018年12月31日汇率1港元 = 0.8777人民币换算。


2019年年报披露先达国际的营业收入同比下降了近12.96%,净利润下降了近63.74%,盈利能力大大降低,年末圆通便计提了大额商誉减值准备。


2020年贸易战的硝烟仍未退去,又有疫情雪上加霜,今年的先达国际更加举步维艰。


截至2020年三季报,圆通的商誉净额为4.18亿,猜测一下今年圆通对商誉减值测试将会有什么样的动作?


商誉是近年来研究较热的一个话题,原因是商誉由合并产生,初始确认时容易由各种主观和客观因素产生高估值的问题,后续计量时又因资产评估使用的各种参数不同或是人为判断差异而有较大调节的空间。


一高一低看似平平无奇,但背后可能隐藏利润调节、利益输送的风险,最终损害的是中小股东的利益。



四、快递四强的成绩单


从国内几大快递公司2020年三季报的主要指标看,圆通的资产负债率比行业内的主要三家上市公司都低,财务风险尚可接受。


流动比率和权益乘数处于行业中下游,说明可以用于偿还借款的资产并没有太充足。


虽然2020年三季报显示圆通销售净利率处于第一,但反映股东权益的收益水平的净资产收益率仍然与顺丰有差距,投资收益一般。


从扣非净利润看,也充分反映了顺丰的行业优势。


今年,京东快递和拼多多系的极兔来势汹汹,快递市场的价格大战打的异常激烈。对三通一达及顺丰的业务都有不小的冲击。


2020年9月圆通快递产品单票收入为2.18元,同比下降20.38%。行业中遥遥领先的顺丰速递物流业务单票收入18.47元,同比下降15.16%。


价格战之下,谁能全身而退?


2020年9月,阿里约用66亿元增持圆通12%的股份,加上阿里创投、菜鸟供应链,合计持股近22.5%。至此,阿里系已把三通一达全部纳入麾下,建立快递网络的王国,指日可待。


阿里的青睐为圆通注入了新鲜强劲的血液,未来借助电商的高速发展,圆通的订单应该不愁,但想要从中脱颖而出,道阻且艰。


五、总结


圆通未来能否超越韵达,重夺国内快递业务市场份额第二的位置,还需要看后期圆通能否利用阿里的资源和技术优势抗住价格战,不断降低营运成本,提升毛利率。


从今年前三季度的业绩表现看,圆通净利润增幅压力会比较大。


双11来了!背靠阿里,圆通速递别迷路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