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高分范文】2022届T8作文“幸福大家谈”高分范文

2022-01-08 14:18 作者:爱教语文的钉子老师  | 我要投稿

【真题再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②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

③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墨子)

④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

⑤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古代先贤有很多关于幸福的言论,至今仍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辉,给我们以人生的启迪;有些语句在新的时代下又可以辩证思考,从新的角度作出辨析或阐释。读了上面五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任意一两句为基础,结合社会现实,写一篇文章向校文学社社刊《白帆》的“幸福大家谈”栏目投稿。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满地六便士,愿君寻己月

揆诸当下,这是一个充满物欲的时代,追名逐利的嬉与笑,浮躁的泡沫充斥着整个社会,追逐物欲像是人类编码编进基因里的癌。内卷之下,泥沙俱下,当精致的利己主义大行其道,当消费主义日渐兴起,我们也就不得不反思,追逐物欲真的是人们一味追求的幸福吗?或者说,幸福难道就是对物欲的满足吗?(先反观当下提出问题,反问开头具有吸引力)

瞻顾遗迹,犹在昨日,回望历史的漫漫征程,洪涛冲不散的始终是闪烁着的精神的明珠,即便阿房宫只剩焦土,可孔夫子“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也”的教诲却犹在耳旁。即便唐宋的辉煌如明日黄花,可陶潜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南山”的恣意却仍在熠熠生辉。古代先贤对幸福的理解不外乎此——陋巷之间,山木之林,惟吾德馨,而非物欲。(回顾历史,给我们“幸福”的启示,强调个人品行)

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的脚本如惊涛骇浪,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发展的使命仍历久弥坚,作为时代中坚的我们,也应谨记党的初心使命,庚续先贤的精神,从而去真正的追求幸福,物欲并非精神所往,而精神的追求才是幸福本身。而《月亮与六便士》中的斯特里克兰追求的月亮亦在于此,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亦应奉“满地六便士,愿君寻己月”于理想高地,去实现自己的价值!只有以青春的每一个小我汇入家国的大我,我少年中国方可朝天舒晖!(又回到当下,强调我们应该“怎么办”,强调个人价值)

满地六便士,愿君寻己月。这是人类史上壮丽的浩瀚诗篇,是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伟大征程。回望历程:世人于乡间草堂听得张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亦于范文正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于八月茅屋听闻杜甫“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历史上一颗又一颗不暗淡的明珠正是如此身体力行地为我们表明幸福的真谛,是孔夫子所言“不义而富且贵,于我于浮云”的高洁;亦是冀以尘雾之微补益山河的奉献。

(回顾历史,递进,强调天下之幸福)

今日之中华,正昂首挺进世界舞台中央,试问我今朝少年郎又怎能拘泥于物质的幸福?于敏深入戈壁,在案牍劳形中铸就了蘑菇云的辉煌;樊锦诗深入敦煌,终得一场文化苦旅的辉煌,这些又何尝不是“满地六便士,愿君寻己月”的表现。

(又回到当下,强调我们应该“怎么办”,强调个人责任与担当)

愿我中国少年不拘泥于物欲,满地六便士,愿君寻己月。

点评:文章从过度追求物欲的社会现象入手,引经据典,层层深入地辨析了在“物质与精神”之间该如何取舍的问题,随后进一步勉励当代青年要不拘泥于物欲,要追求精神的富足,更要将个人的幸福与祖国关联,实现自身的价值。本文立意高远,感情真挚,对材料中的名言阐释深刻,行文逻辑严密。在内容项记一等上档,记19分。文章结构完整,文脉清晰,文气顺畅。但个别语句稍显滞涩,个别词语不够贴切。表达项记一等下档,记16分。

发展等级在“观点具有启发性”“材料丰富”“句式灵活”比较突出,记18分。

总分:19+16+18=53分。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立即删除,因本文获得的充电收入,均归原创所有】

【高分范文】2022届T8作文“幸福大家谈”高分范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