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是人类最后的浪漫——《直到时间的尽头》

拿起《直到时间的尽头》的时候,布赖恩·格林这个名字对我而言并不陌生。

曾经,我看过一套“第一推动丛书”——那是一套封面极为“性冷淡风”的、(我认为)质量极佳的科普读物,其中有一本,就是布赖恩·格林的《宇宙的琴弦》。
印象中,与“第一推动丛书”一并让我觉得“世界真奇妙”的,是果壳网的一个“what if”的科普板块,当然,这是从国外的一个趣味科普专栏翻译过来的。
其中,有个特别好玩的内容,是讨论为什么梳理好的耳机线【以一种不刻意夹住、捆绑的方式】放在口袋还是书包后,最后都会变乱?
给出的答案是,因为【乱】是稳定态,而【不乱】是非稳定态。
那时候,我恰好听过一句拉丁文,大概是【Ordo ab chao】,翻译过来是——
“秩序出于混乱!”

以今天公认的大爆炸理论,世间万物所遵循的数学原理,是一种【秩序】,而一切的【秩序】都出于那场“难以想象、无法解释”的【混乱】!
当然,“秩序出于混乱”作为“道破的真理”,似乎也给我们一个奇怪的警示,即人类文明的历史,战争时期是远多于和平时期,和平作为一种【秩序】往往源自大小战争——这种【混乱】——的结束。
好吧,我觉得“秩序出于混乱”挺适合作为战争题材游戏的宣发语。
不过,正像耳机线那个例子一样,恐怕“战争”这种极端混乱的形式才是“稳定态”,而“和平”这种极为强调秩序的形式反而是“非稳定态”——我想,我们都应该珍惜当前的这段和平岁月——如果你不理解(其实一开始我也不理解),那么,这本《直到时间的尽头》会给你一个比较好懂的答案。
这本书有两条主线,一条围绕【演化】,演化带来秩序;另一套围绕【熵】,熵使一切复归混沌,宇宙万物、生命和意识在这两种彼此纠缠的原则的指引下,不得不从有序走向无序,然后归于混沌、化为乌有、消散于虚空。

我们聊聊【熵】吧!
【熵】是一个创造字,这还是胡刚复教授创造的,对应的概念是【entropy】——“一个系统内在性质的改变”,这还会牵扯到“热力学第二定律”,俗一点的说法,【熵】是衡量【无序】的“单位”。
以李永乐老师从一副牌中随机抽三张恰好凑成“同花顺”为例,凑成“同花顺”这种概率较低,谓之“低熵”,随机抽三张,是乱牌,那就是“高熵”。
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对应的系统熵值则是由低到高。
而像地球上的生命,为了生存,会有各种形式的热量转化与热量散出——当我们不能进行热量转化与热量散出,那就死了——也就是说,我们活下去是伴随着宇宙必须吸收并带走排除的废热。
那么,宇宙会永远无止境的膨胀吗?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当某个时刻,宇宙充满了各种“废热”,会怎样?
由此,黑洞的存在算不算一种“bug”?即,黑洞算是一种垃圾桶,“废热”会通过【此端】到达【彼岸】?
那么,这到底是在讨论科学还是神学?还是说科学的收束,在于“神学”?

我们在看看【演化】。
【演化】中极为特殊的是【意识】或者说【精神】。
《直到时间的尽头》提醒我们,组成生命实体的各个微小粒子,在微观环境下是“无序”的,也因此有了“测不准”。
但微小粒子的“组合”是必然有序的,比如先组成原子、再组成分子,然后层级不断变大,才有宇宙万物。
现在问题来了,【意识】或【精神】究竟是什么?
以人类为例,卵子成为受精卵的瞬间,【意识】或【精神】究竟是怎么做到从“无”到“有”的?是不是和宇宙的诞生一样,是从“无”到“有”?
再者,生命消散后,【意识】或【精神】去了哪儿?是不是又演绎了从“有”到“无”?
为什么人类的【意识】会指引我们探索宇宙的规律?人类底层的信仰究竟是什么?
于是,这一波“组合拳”打下来,会让乐于思考的我们陷于各种无解的问题中——啊呀,当代大众已经活得很辛苦了,探究这些有啥意义呢?
是啊,有啥意义呢?

我有时无比迷惘,时空这个概念是伴随宇宙诞生而出现的——因为宇为空间,宙为时间——根据我们已经发现的四种基本力,即强力、电磁力、弱力、引力,前三种可以统一,但引力始终格格不入,而引力是可以“扭曲”时空的,意味着宇宙是可以“扭曲”的。
再之后,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矛盾又催生出“弦理论”,“弦理论”有很多让我震惊的观点,比如,其中一条认为,黑洞与宇宙的粒子,其实是以不同方式存在的相同物质——听起来让我想到了“太极鱼”,亦或者是《道德经》中的“大而无外、小而无内”。

可是,“弦理论”的最大“特色”是【无法观测】啊!
好家伙,真的变成“空凭一张嘴”了。
于是,某一刻,我想起尼采说过的那句“没有音乐,生命就是一场错误”时,猜想是不是他从音乐的线谱中早已窥探到“弦”的奥妙?

坦率地说,这本《直到时间的尽头》,我是花了好几天分章节慢慢啃完,并非是翻译问题,而是每一章的内容都让我陷入各种奇奇怪怪的思考。
如上文所述,这样的思考,于个体而言,一点儿(屁)用没有,但,也许,正像本书的结尾讲述的那样,思考就是人类最后的浪漫吧?
在理解外部现实时,科学是强大而精妙的工具。
但在这个类目下,在这种理解中,其他一切都是人类这个物种在思考自身,在获取使自身存续下去的所需,在讲述一个没入黑暗后仍然回响的故事,一个由声音雕凿成、蚀刻进沉默中的故事,一个如果讲好了就会触动灵魂的故事。
强烈推荐《直到时间的尽头》——虽然有人不一定能看懂就是咯,当然,其实我也不敢说“看懂”。

以上。

如果觉得内容比较有趣,你还可以通过这些传送门邂逅更多精彩:
【1】尚书堂——关于书的品鉴报告
https://www.bilibili.com/read/readlist/rl357273
【2】闲扯儿——陪你聊聊番剧和手游的那些事儿
https://www.bilibili.com/read/readlist/rl97797
【3】崩坏3圣痕故事——游戏里也有历史与文艺
https://www.bilibili.com/read/readlist/rl66580

【4】崩坏3圣痕故事(视频版)
https://space.bilibili.com/357648464/channel/detail?cid=64330
【5】为你读诗(视频)——每晚一首,祝你今夜好好眠
https://space.bilibili.com/357648464/channel/detail?cid=167208
【6】各种花式闲扯儿——总有一款能讨你欢心的吧~
https://space.bilibili.com/357648464/channel/detail?cid=76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