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随想
目前所有DAW的混音台都是面向数据流的,如FL的经典混音台,Ableton Live的Group或指定流向。
每个混音轨道都是一个节点,整个工程的节点连成有向无循环图(除非支持feedback,不过那也是数据流)。
如果想让一组乐器通过同一种混响效果,就得将他们分进同一组A;如果想让另一组乐器通过同种侧链压缩,也得把它们分进同一组B。但是如果我想让某个乐器既通过混响也通过侧链呢?应该让它既属于A又属于B,可是按数据流的做法,如果让这个乐器既在混响上又在侧链上,输出的是各自处理后的结果之和;如果让所有A组的结果均流入B组,就做不到让某些A组乐器不被侧链。
我希望有种面向对象的解决方法,让每个混音节点可以【多继承】一些效果链。效果链之间也可以继承,然而混音节点应当和效果链区分开。或者不用继承的方式,而是使用全局实例,让效果链被混音节点Warp进去。
要处理这个问题,混响和压缩的实例得更多。传统做法实现它要么分成A,B,C三组(C组的效果相当于先A后B);要么由于过于麻烦干脆不使用分组,而是每个乐器各自分配一个独立的效果器实例。Workflow对作曲的思路和呈现效果是有重大影响的,独自的混响实例可能导致混响空间不统一,独自的侧链压缩可能导致链接过程特别麻烦,降低效率。我认为最有可能的情况是,制作人避免自己去想“既A又B”,大分组套小分组,用树状结构能实现的就得了。
面向对象的另一个好处是优化性能,A组,B组,C组,最优的做法只需要将混响器和侧链复制一遍放进C组即可,若A组B组的效果器参数有改变,那些C组的复制品也需同步改变。这应该有算法解决。
但是可能有更多问题阻碍面向对象的实现,毕竟“侧链”这一技术就是面向数据流的。还没细想。
看客:byd光说不做装高人是吧?你的波表卷积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