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的时候说这句话,完爆“我可以学”

“我不会,我可以学”
已然成了大家关于面试辩论最多的话题。
正方认为这是不仅是年轻人面对工作的一种积极态度,更是所有人职场历练的必经之路。所有在面试的时候,把所有的“我不会”换成“我可以学”你就成功了一半。
反方认为“我可以学”就是在为自己无法独立打铺垫,是摸鱼者的最强借口。所以在面试的时候只要“我可以学”说出口,就已经可以出门左拐了。
那到底哪一方的观点更靠谱呢?
事实是,这句话对不同的面试官有不同的效果,总结来说就是:

其实“我可以学”已经变成了一个烂梗了,单位工作近15年的人力大佬告诉我,这句最开始听到的时候,给人的是耳目一新的感觉。到现在,已经成了会被本能过滤掉的垃圾话了。
就好像最先挂出“本店没有wifi,多陪陪身边的人”的咖啡馆,让人感到的是匠心和温暖。事到如今再挂这样的牌子,不是被本能性无视,就是被人骂做装不起wifi的垃圾店……
所以如今面试中的制胜话语该是什么呢?
我能学
少了一个字,却多了很多点。
首先,“我能学”表达出了“我能学会”的意思,相比之下,这样的态度更让人放心,更让觉得你可以独立完成工作,你有这样的决心,也有这样的态度。
第二,“我能学”代表你已经意识到了“我可以学”是面试中的套话,是已经沦为鸡肋的加分点。这样一句略作修改的话,就让想面试官传递出一个信息,这次面试我是认真准备过的,我是有心的。
第三,“我能学”隐含着对自己学历能力的肯定。回想大家都还在学校的时候,你考试考的不好,被老师叫到办公室批评,一通爆喷之后老师问你为什么考不好?你的回答无非两个核心要义:
(1)我能学,但我我不学
(2)我可以学,但我学不会
第四,“我能学”所表达出的态度比“我可以学”更为强硬,如今的企业,已然没了当初那种对求职者统治性的震慑力。例如up所在的北京,有能力你有很多公司可以选,没能力你也有很多公司可以选。因为北京的公司是在太多,鱼龙混杂的飞蛾企业也多的是,这样的企业寿命往往短到难以置信。
关于这点up多说两句。
就在去年我面试一家位于丰台科技园的公司,面试的时候谈好了一切。但因为面试的日期临近10.1长假,面试官就与我协调10.1之后入职,我也答应了。然而10.1期间面试官竟然通知我公司倒闭了,这话听起来就比瑞文出肉了还不靠谱…
本来这事也不了了之了,不久的后来我又去那家公司附近面试,心血来潮就过去看了一眼,发现真的人去楼空了……
我们现在的面试,都是互相选择的平等面试,所以再面试的时候,也应该适当表达出强硬的态度。我能学,即便你不要我,我也能学。
最后,up还要跟大家唠叨一下,面试的事情,没有固定的套路可言,要结合自身情况和当时面试的气氛随机应变,一方通行跟上条当麻可能被同一家公司录取,但一定不可能用同一种面试方式。
最后祝大家工作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