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是“梗”?
最近时常感觉跟不上时代,突发奇想写一下关于什么是“梗”,内容相当主观,有不同的想法欢迎提出。
〔梗〕 通俗来说,就是“流行语”的意思。可以是我们在相声小品里的笑点,可以是文字、音乐、甚至视频。 我自己觉得它是随着网络媒体的兴起产生的。随着各类人群的交流,它就这样产生了。 比如抖音里的网文推荐广告:赘婿被打骂,然后真身竟然是龙王这类的。就成了一段时间现象级的“龙王梗”,有相当多的模仿。 对了,梗的传播,就是模仿和重复,在模仿中他的内涵就会更加丰富,甚至发生异化。就是那句“作品在创作出来之后,就不属于作者了”。 但是“梗”会有的局限性,因为它常常是简短的文字,承载着大量的信息,是它能引起有相同文化氛围的人的共鸣,但是旁人也会一头雾水。这里就是“梗”传播时相对薄弱的部分,解释起来相当麻烦,而且就会变得有些尴尬。比如我们会觉得“宫廷玉液酒,一百八一杯”是有意思的,但是相当一部分00年后出生的青年人还有外国人是没法理解这个的。所以,挺奇妙的是,传播和使用“梗”让人更有群体的归属感。同时也拉大了群体之间的信息差异,增加了交流的困难。 我自己觉得“梗”也有衰败和升华。比如有的东西趣味性有限,或者模仿重复难读大,那么随着时间推移,它就会“过气”逐渐被遗忘,特别是信息爆炸的今天,大家每天被巨量的信息冲击,“梗”的出现速度会前所未有的快,对应的遗忘速度也会快的惊人,人们会更加“薄情”。但是,我相信,有一部分“梗”可能会流传下去,毕竟时间才能检验“经典”。唐诗是唐朝的流行文化,宋词是宋代的流行文化,那“梗”很有可能代表我们这个时代了,不过现在看来是它有点浅薄,但是以后,谁说的好。 我觉得,“梗”本身是诞生在“梗”的概念以前的。英文里有个词叫meme,也就是“模因”,说的是这是“文化的基本单位,通过非遗传的方式,特别是模仿而得到传递。”它和“梗”有相似之处,我起初觉得它可能更深邃,有些接近“经典”或者“行为模式”“认知模式”“文化认同”之类的意思。不过如今的外网上,他们会用“meme”表达类似“梗”的意思(因为是不同文化圈,我出于谨慎,还是用“类似”这个词)。 关于“梗”的传播的想象:因为它本身的令人恐惧的病毒式传播速度,我觉得要是有个小说还挺有趣的。比如说了某个“梗”的人,它的左脚大拇指食指只见会张一个痣,然后人们为了群体认同,会说表现各异,想想就有趣。比如为了让孩子和自己一样不被歧视,诱使孩子说那个“梗”,孩子们失去了选择的自由,长大后和父母争吵;比如有人为了保持自己家人的脚不长痣,携家人去深山隐居,避免接触“梗”,为了家人的急病得到医治,放弃自己的坚持,或者自己牙牙学语的孩子自己悟出了“梗”,让他20多年的辛苦坚持付诸东流,想想就是很有趣的故事。但是其实可以把说“梗”的后果扩大化,比如说了某个“梗”就会死或者头顶长出樱桃树,有点像《午夜凶铃》的设定了,也挺有意思的。 好,就这样,以上就是关于“梗”的我的一些想法和理解,希望我还能写下一篇。 参考文献: 百度百科 模因 ; 百度百科 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