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鲁斯崛起》作者丹·阿伯奈特(Dan Abnett)谈战锤简述版【3月9日最新采访】
视频链接是这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COj_u72Dtw
以下是采访中谈到的一些有趣的点:
1、40K一开始的创作思路是对上世纪80年代撒切尔执政时期英国的批判,他们将一大堆残酷、反人类、反乌托邦玩意塞进设定里,最后看上去甚至有点搞笑味道。但随着设定的不断发展,故事逐渐落实,他们就不能再将这些比较谐的东西塞进去了,反而要用更多的视角提醒人们这真不是个好东西。
2、大远征时期的帝国很大程度上参考了罗马帝国(这个不算新了,很多作家都提过这一点)。30K的人类帝国大远征最初的理念其实更偏向“重建”而非“再征服”,帝国是去寻找失散的人类世界的而非发现一个宰一个。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大远征的方式和性质也在逐渐扭曲变质……
3、超强的仇视异形的心理被编入了罐头基因中,因为帝皇知道这些外界干扰会有多危险。从这点上看,帝皇有其残酷的一面,大远征也可以说是一种黑暗时代(Dark Age),只是因为操作的人还可以,稍微抵消了一点军国主义成分。但到了40K魔怔人遍地的时代,就真的和11和12世纪的“十字军”类似了。
4、经历过黑暗科技时代的灾难和统一战争,面对人类社会孱弱衰退的现状,帝国想要生存和重建,采取武德充沛的态度确实有其必要性。如果能顺利发展下去,帝国也确实存在迈向美好未来的可能性,不过嘛,大家都知道,大拜寿发生了……
5、 有关帝皇的一些问题可能永远不会有明确的答案。系列小说中虽然对帝皇的描写不少,但实际上很多都模棱两可,不一定是真实。负责IP把控的GW工作人员曾经给作家们讲过他们对帝皇的很多设定,这些构成了作家们创作的基石,当然在后面也有迭代、补充和进化。但对读者来说,作为一个发展到一定规模的IP,故事中也需要有一定留白好让读者发挥想象。
如果真要来描述一下他的话——
※帝皇是人类(a human, a man),但拥有超霸超劲的力量,活过了非常久远的年岁。他呈现在别人眼中的面貌与其说是他的本来面目,不如说是别人看他的方式。他以灵能面貌塑造自己的各种形象,好方便自己行事。
另一方面,帝皇,由于他超霸超劲的力量外加活了太长岁数,他相当程度上也不那么“人类”。他看待历史和人类群体的方式已经和普通人大不相同。一个亿万富翁会如何认知“先实现一个小目标”?帝皇和普通人的认知差距比亿万富翁还要大得多的多。
Dan Abnett认为(此处三遍强调个人观点),帝皇确实曾经非常真诚的想要为人类办好事,当人类发展的总设计师(architect)。但在漫长的时间中,他变得越来越冷酷,逐渐认为许多事情都是必要手段(包括但不限于给异形一点灭族震撼)。他既是英雄也是恶棍,取决于你从哪个视角看他,而这也正是系列小说中反复体现过的内容:许多角色都从各自的视角给出了不同的答案——这同时也是小说如此避免出现帝皇主视角的原因,毕竟帝皇的权威性太高,他一张口很多事情的真假曲直就太明白了,这会导致许多故事和许多人显得要么坏要么sb,因为大家已经知道真相是什么了……
6、虽然偶尔也会有争论,但其实作家团队的讨论氛围很好,很多观点都是大家一起讨论出来一起共享的。并没有什么“我是作家你小子不是”“憋碰老子的故事啊啊啊”之类的场面。
7、作家们在写书时会反复沟通推敲,尤其是对于那些序列号接近的书,有时甚至是同时书写的。虽然并没有做个图表然后规定任务“你写这个我写那个”,但大部分情况下作家们都配合良好,虽然也有不那么尽如人意的吧……
8、因为作家集会的房间墙上有个大号天鹰标志,然后一群人在下面谈话,所以作家们会开玩笑地自嘲是“泰拉高领主议会”(High Lords of Terra)
9、30k的人类社会比起40k要更加乐观和积极向上。当然,40k会是那个德行,和30k的事情也脱不开联系……同样的,如果说40k的阿斯塔特成了一群被职责所驱使,故意让自己愚昧无知的狂热圣战士,那么30k的罐头更像是某种“文艺复兴”版本,有一种既开明但也有点老派的感觉。那时人们眼中战争尚有结束之日,所以罐头们也更倾向于充实自己,多做思考和决定,来成为日后的领导者。
10、Dan谈到读者反馈:虽然读者的反馈大多都是积极的,但是也会有很多人留下批评或者不那么友善的评论。他知道有些作家特别容易被这些评论搞到心态崩溃。几十个人夸你你不记得,一个人骂你你就印到脑子里了。他对此的建议是:吸收批评里有用的部分,用到下一本书里,至于这本……嘛,我已经写完了,there's nothing I can do嘛!
最后的最后,Dan Abnett给大家示范天鹰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