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郃之死是否为司马懿“借刀杀人”的阴谋(上)

前言:诸葛亮第四次北伐一直是一个很有争议的战役,不仅是诸葛亮与司马懿双方的胜负,还有诸葛亮撤军后司马懿不顾张郃反对进行追击的决策,导致张郃被射杀。关于这件事上,长久以来存在一种阴谋论的色彩,认为是司马懿“借刀杀人”为自己铺路。那么应该如何看待这个阴谋论呢?
诸葛亮第四次北伐中,有过"甲首三千"的胜利。不过这件事只是记载在《汉晋春秋》当中,《三国志》、《晋书》都不记载。所以非常有争议。还有一件功劳则是板上钉钉的,就是杀死了追击的张郃。张郃是曹魏的名将,这个功劳确实不小。不过这件事情也存在争议,主要围绕在司马懿与张郃之间。司马懿后来掌控了曹魏的政权,司马氏最后取代曹魏开创西晋;而张郃追击诸葛亮正是司马懿的命令,他自己是不愿意的。那么司马懿为什么强迫张郃追击呢?阴谋论的色彩,应该有一席之地。
诸葛亮四伐的简述
首先说一说诸葛亮四伐的简述,然后再来看司马懿与张郃的事情。诸葛亮在第四次北伐的时候还是选择了陇右地区,这是在荆州丢失之后,蜀汉北伐的主要路线。诸葛亮联系好了鲜卑大人轲比能,这是个墙头草,也是一个比较强劲的墙头草,自己兵出陇右围攻祁山,也是一伐时的主要目标。
原本曹魏在西线的主帅一直是曹真,虽然在《三国演义》中被黑得够呛,但是历史上这老哥还是很能打的,而且还姓曹,简直完美。不过这个完美的男人在这个时候得了重病,没办法再对抗诸葛亮,于是乎司马懿就被调到西线,原先司马懿是荆州、豫州都督,现在接替曹真为雍州、凉州都督,成为诸葛亮的下一个对手。
除了司马懿以外,曹魏的老将张郃也被调到陇右去救火,不过当然要受到司马懿的节度。诸葛亮一边进攻祁山堡,一边北上到上邽去割曹魏的麦子。郭淮、费曜等将领被诸葛亮击败,不过好在司马懿的援兵及时赶到。双方拉拉扯扯一直向南转移到卤城,在卤城打了一场仗,一场非常有争议的战役。
而在《晋书·宣帝纪》中记载司马懿在"卤城之战"中战俘达到一万以上,这个数字肯定是有水分的,不过性质是一场胜仗;而《汉晋春秋》中记载则完全不同。诸葛亮在卤城,司马懿来到卤城,但是不敢与诸葛亮交战。这引起了部下的很大的不满。你不打你干什么来了呢?为了平复军队的情绪,司马懿不得不寻求决战。司马懿派张郃绕到诸葛亮南围,自己进攻诸葛亮。结果被刷出一个"甲首三千"的数据出来。
《晋书》与《汉晋春秋》有诸多冲突甚至不合理的地方,也十分有争议。有人偏信一边,也有人将两者结合在一起,诸葛亮先撤出卤城,然后双方再进行野战。这个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我们来看《三国志》中的记载,诸葛亮是粮尽退军,后方的李严不给力,司马懿派张郃追击诸葛亮,诸葛亮登高设伏,射死了张郃。诸葛亮第四次北伐的轮廓大概是这样的。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