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灵动岛”被吹爆!iPhone 14 Pro的新面孔,安卓手机七年前就有了!
早在iPhone 14系列发布之前,郭明錤、马克·古尔曼等大佬就已经将新机曝光得七七八八。从挖孔屏到Pro系列独占A16,最大的惊喜和惊吓,几乎一个不落下。唯一的漏网之鱼,也是最令人关注的功能之一,就是“灵动岛”。
灵动岛集通知、卡片、弹窗于一体,更兼得苹果浑然天成的动画体系,唯妙唯俏。网友们对此则是意见纷纷,有的认为“安卓肯定会模仿”、“安卓怎么就做不到”,有的则认为苹果是典型的“为了醋包饺子”。殊不知,早在七年之前,“灵动岛”就已然在安卓的世界里显露踪迹。

安卓之百花齐放
外媒Android Central日前发文,列举了iPhone 14系列从安卓手机“借鉴”的特性。首先就是iPhone 14 Pro招牌的“灵动岛”,Android Central认为,LG 2015年发布的LG V10手机,才是先来的那一位。
LG V10可以说是全面屏手机们的启蒙者,它采用5.7英寸2K屏,屏幕上方增设2.1英寸的条状辅屏,与前置双摄像头并列,构成独特的“斜刘海”造型。LG V10的辅屏玩法极为丰富,可以显示通知预览,充当应用启动栏、音乐控件、快捷开关等等,与iPhone 14 Pro的灵动岛有异曲同工之妙。

稍显可惜的是,LG的斜刘海仅存活了两代机型。被2017年的HTC U Ultra短暂借鉴之后,便消失于江湖。而三星第一代Galaxy Fold折叠屏内屏的半刘海,也有一点斜刘海的味道。
直到2018年底,三星A8s开启安卓手机的孔屏时代,小小的挖孔有大大的可玩性。通过第三方插件,挖孔可以变身圆环电量指示器,顺便还能当氛围灯。诸如魅族17 Pro等手机,还将环形电量作为系统第一方功能。较早尝试挖孔屏的荣耀V20,也有做针对挖孔的交互尝试。荣耀唤之“胶囊”,提供通话指示器的“通话胶囊”,以及自拍提示的“自拍胶囊”。

此后随着技术进步,挖孔屏、屏幕指纹识别、电源键指纹识别日趋普及,安卓手机大多可以用上单挖孔屏幕,尽可能将屏幕上打开的缺口做到无感。再加上升降结构、屏下摄像头等真全面屏手机的出现,安卓厂商也没有必要给挖孔整活了。
不过,iPhone 14 Pro带来了“灵动岛”之后,安卓手机也很快跟进。一些数码发烧友制作了安卓版的“灵动岛”,也唤之“灵动鸟”。这样一来,既揶揄了苹果,又自嘲了“借鉴”精神,怎一妙字了得!反正,大家都是借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智能手机的事,能叫抄吗?

苹果之集大成者
如果说安卓手机上的挖孔屏交互是一种点缀,那么iPhone 14 Pro的灵动岛就是软硬一体的创新。苹果不仅没有刻意隐藏挖孔,反而是放大挖孔的存在,施以动画,赋以功能。久而久之,在用户的感知里,屏幕挖孔就不只是黢黑的缺口,而是手机功能的一部分。
在小药丸的方寸之地,苹果塞进了一个可变换的小组件。它既能显示当前的应用状态,又能承载交互功能。同时它还是服务进行状态的指示器,能显示打车等待时间等消息。目前该功能只适配了Lyft,未来随着接口的开放,或许还能显示快递、外卖进度等。

正如其英文名中的“dynamic”一样,它是“动态”,而不只是“movement”(移动)、“motion”(运动)、“animation”(动画)。它的灵动完全围绕iPhone硬件构建,与软件功能相辅相成,是为软硬一体。这是安卓手机最难以企及的,大多数时候只能做到一半,比如借鉴外观设计、显示方式、交互动画。
就好像当年,安卓厂商对iPhone的刘海屏趋之若鹜,但又没有那复杂的Face ID组件,只是塞一两个摄像头“为刘海而刘海”。当然,也有一些厂商做到了另一半,即功能的整合。vivo OriginOS的原子通知,谷歌Pixel手机的“一目了然”,都是其中典型,而且先于iPhone 14 Pro而发布。只不过,两者的呈现载体是状态栏和小组件,而不是挖孔。

更不用说,要呈现完整的功能,需要号召第三方应用适配,或是自己动手适配软件。除了苹果,鲜有厂商拥有这样的软件生态掌控力,但安卓厂商也不是非要学苹果这一套。就拿小米MIX4和中兴Axon40 Ultra来说,已经率先用上屏下摄像头,探索正面全是屏的真全面屏形态。
参考苹果一套设计充分利用的习惯,未来几年里iPhone都会延续灵动岛的设计,真全面屏iPhone就得再等等了。最后,在iPhone 14 Pro之后,安卓厂商是否会重新审视挖孔,思考交互的利用空间呢?又能维持多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