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乙肝我们该怎么办?降酶治疗还是抗病毒治疗呢?
乙肝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人体以后引起以肝脏损伤为主要表现的一种肝炎,是传染性的肝炎其中一种。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主要通过血液、体液以及母婴传播,临床表现主要有乏力、纳差、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重的病人可以出现黄疸,表现为眼黄、尿黄、皮肤黄染等表现。乙肝如果是在小时候感染上,特别是母婴途径传播的患者,很容易变成慢性的病毒携带,可以进展到慢性的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最后出现终末期肝病。

得了乙肝的病人,应该主动积极地配合医生进行治疗。乙肝目前虽然没有彻底根除的药物,但是抗病毒治疗能有效的缓解肝脏的炎症,阻止或延缓乙肝进展到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这种进程。乙肝病毒的抗病毒疗效很好,大多数病人都能获得病情的缓解,能正常的生活、工作,寿命不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抗病毒药物主要有干扰素,以及口服核苷类药物,干扰素是肌注,长效的每周打一次,短效的每周打三次,它的副作用比较多,所以现在临床最常用的都是核苷类的口服抗病毒药,主要有恩替卡韦、替诺福韦跟丙酚替诺福韦,抗病毒治疗需要长期的进行,不能随意的停药,不然病毒会反弹、肝炎复发。
乙肝患者是降酶治疗还是抗病毒治疗:
1、降酶药物只是一种辅助治疗方式,根本不能降低病毒复制,不能抑制乙肝病毒的繁殖。只要肝脏中的病毒复制,那么病变还会继续发展。部分人群发现转氨酶升高就直接使用降酶药物,当转氨酶正常之后就停止用药了,这样会加快向肝硬化以及肝癌发展的进程。转氨酶只要超过了80以上必须使用降酶药物。很多药物是从中药比如五味子、甘草以及苦参素里面提取而来的,能辅助治疗肝炎,但是不能代替抗病毒治疗。

2、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来确定优先使用降酶药物还是抗病毒治疗。第一次发现肝功能转氨酶异常的患者,首先要密切观察,一个星期之内需要连续监测转氨酶的情况,若是转氨酶持续性的升高就必须使用抗病毒的治疗。这类患者也应该先保肝降酶。若是肝功能无法恢复或者停药之后又反弹了,再使用抗病毒的治疗方式。连续检查发现肝功能持续性的异常,必须采取抗病毒治疗,若转氨酶含量异常的升高,抗病毒治疗之后也应该选择降酶药物治疗。乙肝急性发作必须使用保肝降酶的治疗,等肝功能恢复正常之后,再根据患者的情况来确定是否需要使用抗病毒的治疗,一般情况下只有配合抗病毒治疗,才能够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
3、乙肝患者治疗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免疫力,能增强抵抗病毒和细菌的能力,若转氨酶大于80或者肝功能持续性的异常、出现肝硬化的时候,说明免疫机制启动,此时使用抗病毒治疗药物是最好的,当乙肝病毒转阴之后才能让病情变得更加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