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一二战海军专业知识

2021-09-19 21:02 作者:arcsec0  | 我要投稿

因为东西实在是太多了所以我尽量简写

弹道学:

内弹道学的影响:炮弹在炮膛内的运动规律

发射药

燃烧速度

燃烧速度较快的发射药,会导致炮膛内的压力迅速上升,然而回落也较快;

燃烧速度较慢的发射药,不会导致膛压快速上升,但是却能对炮膛产生持续的压力

装填密度:发射药的重量与恰好能够填满药室容积的水的重量之比

装填密度越高,产生的膛压也就越高

身管

身管损耗

火炮本身的磨损、烧蚀程度,会对炮弹初速造成影响,磨损、烧蚀程度越大,炮弹初速越低

外弹道学的影响当炮弹飞离炮口后的运动

火炮仰角

0-45度:炮弹的射程随着仰角的增加而增加;45-90度:炮弹的射程随着仰角的增加而降低

重力与阻力:

导致弹道越到后段越弯曲

口径:

口径越大射程越远

初速

初速越大射程越大

风:

横风(炮弹与风横交):横风会导致炮弹落点偏左或偏右

纵风(顺风或逆风):导致炮弹落点变远或变近

膛线:

膛线起到稳定弹道的作用

炮弹进动:膛线会导致炮弹发生旋转,而炮弹在飞行过程中本身还受到了重力和空气阻力的共同作用,在这三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会导致炮弹发生进动

受到进动的影响,炮弹的飞行轨迹会发生偏移(Drift)。通常来说,火炮的膛线都是右旋的,因此炮弹轨迹也都会向右发生偏移。

地转偏向力:北半球运动方向偏右,南半球偏左

对于小口径火炮来说,这个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对于大口径火炮来说,这个因素的影响会更明显

舰船自身的影响

船体自身运动(分为平移和旋转)

平移:

1、纵荡(Surge),指的是沿着X轴前后移动(表现为舰体前后平移)

2、横荡(Sway),指的是沿着Y轴左右移动(表现为舰体左右平移)

3、垂荡(Heave),指的是沿着Z轴上下移动(表现为舰体上下平移)

旋转:

1、横摇(Roll),指的是绕着X轴转动(表现为舰体左右摇晃)

2、纵摇(Pitch),指的是绕着Y轴转动(表现为舰体前后摇晃)

3、艏摇(Yaw),指的是绕着Z轴转动(表现为舰艏左右摆动)

对方舰船的运动

己方舰船的运动

己方左移令炮弹偏左、右移令炮弹向右、前移令炮弹更远、后移令炮弹偏近

本舰运动所产生的风

当军舰运动时,会产生迎头风(Head Wind),在无风的环境下,迎头风的速度与本舰航速相同,方向相反。在有风的情况下,真风(气象原因造成的风)与迎头风会形成一股合力,为相对风

与炮弹飞行方向相同或相反的相对风叫做相对纵风,而与炮弹飞行方向相交的相对风叫做相对横风对于相对风造成的风偏问题与真风对炮弹影响相同

瞄准

火控军官必须要获得目标的航向与航速信息,随后在这些信息的基础上,估算出敌舰的未来距离与未来方位

俯仰瞄准与回旋瞄准:(俯仰瞄准手:对火炮的俯仰角进行调整。          回瞄准手:对火炮的旋回角进行调整。)

瞄准点的选择

俯仰瞄准手:将瞄准镜中的水平刻度线对准目标舰的艏楼甲板;如果烟雾遮蔽了敌舰,则可以瞄准敌舰的炮口火光。

旋回瞄准手:将瞄准镜中的垂直刻度线对准目标舰的前桅;如果前桅被击毁,则可以瞄准主桅

克服船摇

等待横摇法:等待船体摇晃到某一个程度

连续瞄准法

陀螺仪稳定瞄准

变曲率与变曲率盘

变曲率盘

基本原理:将双方军舰的运动状态视为一个矢量,并将其分解为沿着视线方向上的速度,以及垂直于视线方向的速度

a与视线方向垂直的刻度线,则代表垂直于视线方向上的速度(speed-across)。
b除了转盘之外,底座上还设有一根本舰航向指示杆(fore and aft bar),标着forward的方向即为舰艏,而标着aft的方向即为舰艉。这件指示杆上还有一个航速滑杆,用来表示本舰的航速。在上图中,滑杆原点位置为O,滑杆实际位置为X,OX的距离即为本舰当前的航速。
c滑杆下方还有一根敌舰指示杆(enemy bar),其左右指向和前后伸缩均可调节,左右指向即为敌舰航向,而前后伸缩长度则为敌舰航速。换句话说,上图中的XC的方向即为敌舰航向,而XC的大小则为敌舰航速。
变曲率盘使用方法:在实际操作变距率盘时,我们首先应旋转刻度转盘,使指示线指向目标;随后,我们应结合本舰的航向和航速,对本舰航向指示杆及航速滑杆进行调整;最后,我们还应结合敌舰的航向和航速,对敌舰指示杆进行调整

1沿着视线方向上的速度,实际上就是双方之间的距离变化率

2为了对距离不断拉远和距离不断拉近的情况作出区别,后一种情况下的变距率会被记录为负数

3垂直于视线方向上的速度,又被称之为变距率盘提前量)。借助计算图表,这个参数可以被折算为火炮瞄准提前量。

4使用时需要输入的参数有:本舰航向、本舰航速、敌舰航向、敌舰航速

多数实战中变距率本身在不断发生变化

绘图法

时间-参数法:二维坐标轴的一个轴是时间,另一个轴是参数(例如距离)。图上绘制的点,反映了某个时间点上的参数,将这些点连成线,便能解读出参数的变化趋势。
真实航线法:二维坐标轴的两个轴,就相当于海图上的经度线和维度线。图上绘制的点,反映了双方军舰的各自位置,将这些点连成线,便能解读出双方的运动轨迹,进而求得敌舰的航向、航速等信息。
虚拟参数法:二维坐标轴的两个轴,都是参数(通常一个是距离、一个是相对方位)。图上绘制的点,反映了某个时间点上的参数。

射击提前量

1)通过陀螺罗盘获得本舰的航向;通过速度计获得本舰的航速;通过目测获得敌舰的航向、航速;通过风向仪获得的横风参数。

2)将敌我双方的航向、航速信息输入变距率盘,取得垂直于视线方向上的速度。

3)通过计算尺,将垂直于视线方向上的速度和横风参数,折算为射击提前量。

4)将射击提前量输入瞄准镜上的调整装置。

炮弹

两种被帽的作用与优缺点

软被帽:相较硬被帽着弹速为528m/s-540m/s可以提高炮弹15%-20%的弹道极限

硬被帽:起到破甲作用、使弹体保存更加完整

弹重

弹重系数

弹重系数=弹重/炮弹直径*3

<0.5为轻弹   0.5-0.55标准弹  0.55-0.6重弹  >0.6超重弹

各种弹的优缺点

这里我用红色表示相较另一种弹的优点,蓝色表示缺点

重弹:远距离穿深高、存能高、易打出水中弹、惯性大、远距离弹道稳定——精度高、初速低

轻弹:初速高、直瞄优存能差、远距离穿深差

重弹的低初速完全可以用发射药来解决,所以相较轻弹重弹优势更大,这也是从一战开始轻弹渐渐没落的原因

炮术

炮弹在沿着射击线的方向上的落点偏差(远近散布)会较大一些,而在垂直于射击线的方向上的落点偏差(左右散布)会小

射击专业术语

齐射:广义(全齐射)指若干门火炮在中央火控指挥下一起发射。狭义上的齐射指的是每个炮塔出一门火炮射击。

连续射:各火炮瞄准各自目标射击

双重齐射:在短时间内连续打出两轮齐射

快齐射:不等待上一轮的观测结果,各炮装填和瞄准完毕后即打出下一轮齐射。

独立射击:每门火炮在装填和瞄准完毕后即刻发射,而不等待其他火炮一同射击。

顺次射击:顺次射击,指的是各炮塔按照既定的顺序依次发射

校正专业术语

试射、校射(至少3射三发)、跨射、效力射

校射员在观测到水柱后报出的,对水柱落点的描述用语

远弹,即炮弹落点在目标后方。(水柱在敌舰后)

近弹,即炮弹落点在目标前方。(水柱在敌舰前)

跨射,即炮弹落点在射击距离上既不偏远也不偏近(敌舰在水柱中间)实现了跨射就算作有效命中

偏右,即炮弹落点在目标右侧。

偏左,即炮弹落点在目标左侧。

正对,即炮弹落点在射击方向上既不偏左也不偏右

炮术官在观测结果的基础上,报出的瞄准镜设定参数修正值。

加,即射击距离增加。

减,即射击距离减少。

右,即射击提前量向右调整。

左,即射击提前量向左调整。

炮术官在观测结果的基础上,报出的变距率修正值。

Open:加变距率。

Close:减变距率

校射方法

夹叉法(一战英国海军)

前后接连两群齐射,一群较远一群较近,或一群偏左一群偏右,但没有发生跨射,然后取远近弹射程差距的半数作为修正值。在没出现夹叉时远弹就要递减,近弹就要递加,直到出现夹叉才往反向折半修正,修正后若是没有继续出现跨射或夹叉,那么还是把握远近弹递减递加的原则修正

Z字校射法(一战德国海军)

在敌舰一进入射程内瞄准敌舰进行一群齐射,但没有发生跨射,第二次比第一次近或远400m,第三次反之,观察水柱落点

危险界(危险界包含了能够对目标造成破坏的全体远近弹的落点范围)

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弹道越是低伸,危险界越大”


平均弹着点、半数必中界、危险界、以及命中率之间的关系

平均弹着点离目标越远,炮弹击中目标的概率也就越低;平均弹着点离目标越近,炮弹击中目标的概率也就越高。

在半数必中界给定的情况下,危险界越大,炮弹击中目标的概率也就越高。同理,在危险界给定的情况下,半数必中界越小,炮弹击中目标的概率也就越高。

为了尽可能提高命中率,需要尽可能准确的瞄准(平均弹着点与目标尽可能重合)、尽可能大的危险界(即弹道越低伸越好)、以及尽可能小的半数必中界(即火炮散布尽可能小)。

校射与命中率之间的关系

危险界和半数必中界的大小,并不能通过校射来改变。而平均弹着点与目标之间的距离,则是可以通过校射改变的。换而言之,校射的作用,便是让平均弹着点尽可能靠近目标,使得命中率得以提升

一二战海军专业知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