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冕 同人 莱茵协约 追猎者坦克歼击车0.82版
单位数据
量产设施:盟军车辆组装厂
量产要求:中级许可 信息中心 利刃战法
生命值:760
造价:$1300
生产时间:14秒
移动速度:75
侧/背面伤害加成:115%/120%
清雾范围:500
电磁轨道炮——
杀伤类型:穿甲
单发伤害:200
平均开火间隔(ROF):2.5秒
DPS:80
射程:380
多用途高爆榴弹(技能) ——
杀伤类型:震荡
单发伤害:220
平均开火间隔(ROF):1秒
DPS:200
射程:360
杀伤半径:30
半径伤害:30~200
技能:碎裂大地
2秒后,装填一发多用途高爆榴弹攻击选定单位,之后视为完成一次攻击,仍然需要正常装填。
冷却时间:35秒
特殊机制:
普通攻击对矿车、建筑和步兵仅造成50%伤害,对t1载具造成80%伤害。
技能弹药对矿车仅造成50%伤害。
对先进坦克护甲单位普通攻击时(即鬼王、天启等),造成175%伤害,并减少其25%速度3秒。
倒车速度为50,严重受损时40。
受伤害百分比:
枪弹50% 机炮100% 穿甲80%
高爆125% 脉冲125% 中子125%
电击175% 光谱175% 震荡175%
狙击1% 毒素5% 火箭100%
破片90% 榴弹100% 冲击100%
制造国:
德意志凯撒
设计方:
大众集团、蒂森·克虏伯集团、西门子集团
量产方:
大众集团、蒂森克虏伯集团、西门子集团
基本装备——
120毫米/L55电磁轨道炮
恩格玛·深海复合装甲套件
菱齿象坦克歼击车底盘改装
蔡司-聚焦II目标观测系统
装满土豆和马铃薯的保鲜后备箱
解析的战场情报——
继往开来:
追猎者改装自二次大战末期服役的菱齿象坦克歼击车,虽然经过了类似猎鹰坦克的套件改装,但无炮塔设计和侧面极为脆弱的车体,搭配上过于紧凑的车身,还是令其生存性较为一般。因此注意在面对一些单位时,避免追猎者遭到其打击。
装甲猎手:
追猎者坦克歼击车搭载了与神州合作的大口径电磁轨道炮,在面对敌方装甲单位时,拥有毁灭性的贯穿力和侵彻力,几乎险有装甲单位能够抗衡其火力。但对建筑和步兵的破坏力非常疲软,并不十分适合来攻击防御工事。
震撼一击:
追猎者和前代菱齿象一样,搭载了少量高爆榴弹。虽然因为火炮发射方式的变化导致弹药设计不同,不能如同以前一样对敌方装甲单位造成震荡性瘫痪,但战斗部上的新型炸药仍然可以造成接近苏联重锤突击炮的爆炸当量。对付步兵和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使用非常不错。
发展历史——
在一次世界大战时,法兰西的圣沙蒙坦克登场的瞬间,就深深震撼了德意志士兵,而这种无炮塔设计换来的火力强化是毋庸置疑的,虽然具备种种缺点,但对于人均麦克纳马拉主义的德意志设计师来说,这种思路还是太吸引他们了。可能是因为德意志过去的自卫性传统和不断被侵略的原因,这种设计的装甲单位非常符合德意志对反装甲坦克的设计思路,德式坦克歼击车强调伏击能力和反装甲火力,以及在很多时期还强化了防护性能,一度可以给前线部队提供直线或半曲线支援火力,客串坦克来使用。可以说德意志人将突击炮这一理念开发并发扬光大,而苏联则延续到今天并做到更好。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德意志凯撒开发了许多成功的坦克歼击车案例,并有着丰富的坦歼作战经验,和强调机动与部署的裸奔美式坦歼不同,苏德坦歼在冷战时期就转向这种设计思路,苏联因为坦克性能与产量的完美平衡,加上战略进攻的态势,将坦歼转化为大量的突击炮。而德国则处于战略防守,面对庞大的装甲冲击,特化了坦歼的反甲效率。虽然因为科技的综合进步,使双方坦歼的装甲和生存性都大大降低,并且失去优势性,但苏德还是尽可能的提高了其基础防护水准,而不至于在火力多样性的恶劣战场环境下死于非命。

在以往的冲突和对峙中,德意志凯撒开发过许多优秀的坦克歼击车,并且逐步积攒了大量的反坦克与制造坦克的设计经验和数据支撑。而坦克歼击车的集大成之作莫属于在二次世界大战中服役的菱齿象坦克歼击车,苏联代号“坦克杀手歼击车”。这是一种搭载着莱茵金属120毫米/55A4型号主炮的强悍武器,虽然采用了豹2的同款主炮以保持生产效率,但该主炮在炮闩等细节上进行了半模块化更换微调,使其能够发射DM73A1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作为一款强化版的弹药,神州军迷称其为嗑药弹,拥有更长的穿甲弹体,并增加发射药以加大膛压。让菱齿象具备0米上击穿半无限斜置靶超过最大900毫米的恐怖穿甲深度,在2000米处依然可以穿透860毫米左右,而且设计车体时优化了选弹机构和供弹存储位置,令装填速度保持着较为不错的水平,对苏联装甲单位造成了致命性威胁,其击毁的苏联装甲单位不计其数。

当然,在面对苏联出动的天启坦克原型量产车时,即便是菱齿象这样的盟军顶级反坦克载具,也无法做到无视其防护投影面积,也需要寻找弱点,才能够在稍近点的位置进行打击。一线战斗人员反应的情况很快提交到了欧盟军事委员会和盟军作战司令部当中,伊甸尼亚方面的观点是忽视掉局部的装甲劣势,配给空军进行解决。而这种讯息一下就就令德意志凯撒国防军最高指挥部警觉起来,对天启原型量产车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报告,包括但不限于对缴获车辆的测量与预估,模拟对抗和实弹射击数据采集。虽然最终的有限胜利并没有让盟军拿到苏联研制的机密武器图纸,但是还是拿到了很多天启原型量产车,莱茵协约对其进行详细的实弹射击测试,进行数据采集和公式表搭建等。德意志凯撒坚信天启的数据泄露会让苏联更新其设计,绝对不会止步不前。

但实际上,在此期间,莱茵协约对这套装甲战斗车辆的技战术指标一筹莫展,莱茵先进武器系统基本都在启动和开发中,要想短时间规划和列装一种能够威胁“模拟型天启坦克”的载具,是非常困难的任务。据说陆军装备评估所的该项目负责人一天饮用了40杯以上的咖啡。伊甸尼亚此时推行的和平珍珠计划组令局势有了起色,奥迪公司执行董事主推了和伊甸尼亚合作,起草了一套代号“光能聚合”的合作计划,与伊甸尼亚合作开发一套搭载光谱武器的装甲载具,以对抗苏联重型坦克。该计划提交后,奥迪公司董事会与伊甸尼亚的雷神公司极力游说德国国防军与后勤局。虽然雷神公司的该型方案已经提出了许久,还在伊甸尼亚已经进行过一次选型,也许是技术问题还没能进入最终阶段,考虑到和平珍珠计划组的诸多因素在内,后勤局陆军装备评估所有所犹豫,还是很快就审批了该项目的研发许可,伊甸尼亚的雷神公司称该武器能够轻易洞穿2000毫米左右的装甲,同时价格非常便宜,能够轻易摧毁敌人的重型坦克载具,因此国防军也非常看好这一计划。
该计划当中雷神公司负责武器的制导与火控,也包括供能系统。而蔡司公司负责开发武器单元,奥迪公司则负责计划的整合和组装量产等工作。整个计划由雷神公司主导,并向伊甸尼亚进行直接汇报,然而出于以往的盟军合作信任关系,德意志凯撒并没有进行过多的审计和监督工作。但莱茵协约不知道的是,该武器系统的开发用途是为伊甸尼亚与不列颠尼亚提供一种陆地反导与攻城平台,而反装甲则没有被强调考虑。一直到项目测试阶段前夕,蔡司公司的研发人员多次反应的诸多问题如武器功率被反导系统抽用等,雷神公司和伊甸尼亚国防部却直接忽视,而奥迪公司也在从中调节,意图保留计划进入服役。解决方案是对蔡司公司开发的曙光女神武器系统进行改进,而雷神公司同意降低火控系数,并提供一种更强劲的供能方案,从而具备先进反装甲能力。

当然实际上并没有如此,雷神公司直接带着已经成熟的设计提交给了伊甸尼亚国防部理事会,宣告棱镜系统的成功,盟军也部分采用了该系统,称之为光棱坦克。蔡司公司一怒之下把事情捅到了陆军装备评估所,直接提交了光棱坦克反装甲能力根本无法达到预期标准的测试数据,该项目浪费了大量科研资金和投入巨大成本,却根本没有达成装备评估所给出的指标要求,为国家乃至协约制造了巨大损失。该事件震撼了德意志凯撒高层乃至莱茵协约各军部。后勤局立刻展开调查,追究责任。然而在调查刚开始涉及到受贿问题时,奥迪集团董事长就已经畏罪自杀。办公室留下了一张纸条“我辜负了人民和国家的期待与信任。”和平珍珠计划最终闹出来了第一个人命案。事件得到了后续处理,但对于军备来说,故事并没有结束,因为光棱坦克根本达不到莱茵协约的战术战略需求,天启坦克的问题还没能解决。(参考现实中的真实事件,西德HS30装甲车选型,两名负责人畏罪自杀)
而神州与苏联的地区冲突中,天启坦克则并没有登场,反而潜藏在暗处,和盟军情报机构玩起了捉迷藏。德意志凯撒国防军更加坚信苏联正在完善并重置天启坦克的设计,新天启坦克将会以更加强大的姿态登场。国防军陆军装备评估所立刻下达紧急开发指令,要求国防军必须具备一种量产型威胁天启坦克的装甲战斗车辆,以避免天启坦克的威胁,以及对莱茵协约陆军造成碾压性优势。
不过好在外交部发来了好消息,莱茵协约与神州的技术合作方案得到了推进,在双方进行了情报交流后,“天穹之梦”合作计划逐步落地,莱茵和神州的正式合作耗费了很多人的心血,和红酒、白酒、鹅肝与烤鸭……不管如何,项目组中的电磁轨道炮的接近完成,为国防军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电磁轨道炮,是“天穹之梦”合作计划组中较为重要的一环,莱茵协约代号“碧蓝之刃”,神州代号“彻甲惊雷”,也就是捌壹肆工程。莱茵协约方面派出了对电磁轨道技术掌握较为先进的蒂森·克虏伯集团与神州方面进行协调开发,并学习神州先进电磁轨道应用技术。双方均考虑到面对苏联重装甲单位和日新月异的装甲技术升级,最终出炉的电磁轨道炮技术也无愧于该初衷,莱茵与神州均具备了面对苏联钢铁洪流时,较为可靠而且造价适宜的反坦克手段。其实在一开始陆军装备评估所就要求蒂森克虏伯在开发过程中,就考虑测试菱齿象适配的主武器系统,因此在与神州的开发合作过程期间,蒂森克虏伯主要测试了一套120毫米L55大口径电磁主炮,神州技术人员也在测试过程中也总结到一些各型弹药在磁约束效果下的数据,为玄冥战巡的武器系统升级做好了基础准备,至此双方对大口径、大威力电磁炮都进行了进一步的技术论证。而已经成熟的120毫米和96毫米电磁炮则开始进入服役,以保证快速形成对苏联装甲部队的有效反制。
蒂森克虏伯的电磁轨道炮首先登场于猎鹰主战坦克的升级计划中,但考虑到猎鹰作为大规模量产型基层主战,并没有列装电磁轨道炮。不过由于局势环境的要求,在该技术刚具备服役能力时,就被后勤局陆军装备评估所选定为菱齿象坦克歼击车的升级包武器方案。这是陆军装备评估所在和陆军装备保证所经过深思熟虑后的选择。作为战间期间的紧急方案,德意志凯撒绝不允许自己在天启坦克的未知威胁下,让反甲能力不足的空档期进一步延长,这个问题已经被拖延了太久。此时命运公司的热熔主炮已经全力调配给新型的圣盾主战坦克,考虑到圣盾也许具备对抗天启的能力,莱茵依然也在犹豫是否分配资源进行电磁主炮列装。毕竟此时莱茵还在弥补和平珍珠计划的烂尾工作,多个联合项目需要德法牵头重新开发,有些项目甚至需要推倒重做。而光棱坦克的失败,已经让时间变得刻不容缓,陆军装备评估所选择当机立断,采用菱齿象的车体改造,搭载电磁轨道炮,无需竞标、选型和论证等环节,直接进入测试阶段并准备投产。大众集团临危受命,进行车体改造与协调系统等工作,西门子公司负责供能系统和电气设备匹配,项目进度飞速运转,国防军代号“追猎者坦克歼击车”,该名字选自文艺复兴时期,德意志英雄——吕佐夫男爵率领部队追猎外敌的英勇事迹,吕佐夫的追猎,也就选了追猎者来命名。
追猎者采用开发成熟的120毫米电磁轨道炮,相比于神州的96毫米乙坤-玖柒电磁炮来说,具备更加强大的动能和弹药破坏力。发射DM93A1重型长杆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这是一种加入了碳纳米材料技术的金属玻璃纤维基合金,同时采用钨颗粒合金技术为主体的复合材料,大大提高了材料硬度,同时保留了自锐效应,但是作为初代该材料弹药,没能保留热量软化能力。弹体直径30mm,杆长1140mm,弹径比38,弹重5kg。发射该弹药时炮口动能28兆焦,弹头初速2600米/秒,2000米处面对半无限斜置靶可以取得击穿1507毫米的优异成绩。而且该弹体较粗,破坏性较高,基本维持了一定的摧毁能力。
同时为了保证该武器面对其他单位时也有一战之力,配发了改进自DM81的DM81R高爆榴弹,用于在磁轨炮上发射,作战效能不亚于重锤突击炮的主力弹药。初速可达2400米/秒,这门主炮标准寿命为300发,各种弹药的精度极高,能够达到0.05密位。但是自动装填系统和电磁炮系统占地不小,弹药较为紧张,因此高爆弹药配给非常稀缺,需要斟酌使用。正是因为如此,追猎者对建筑的破坏能力非常低,而且因为弹药不足和穿甲弹速度过快的因素,无法很好的摧毁建筑单位。
当然这门主炮也是个吞电巨兽,不过追猎者不像麒麟破阵战车,不需要为电磁场供电。因此采用西门子的WV1011超导转子综合电力系统动力包就能够解决问题。这套动力也供能系统给予追猎者正常作战环境下700公里的综合自持力,但是由于空间的非常紧张,而且莱茵协约的常规电池技术不如神州,为了保证自持力不得不将电动机构空间大大压缩,因此提供的动力输出才堪堪达到800千瓦,相当于1080马力。同时动力包方便直接整体调换,并且可以针对模块进行维修更换,电池拆解更换也非常快速,对后勤维护来说非常方便,省时省力,彰显了百年企业的优秀设计经验和逻辑,毕竟让一个机器动起来是一种水平,让他以积木的方式排列好动起来,还方便调换维修,则又是更高的水平。配合上良好的变速箱与传动系统调教,10前进8倒车赋予追猎者进退自如的底气,能够在对敌时快速倒车继续拉开距离。
菱齿象设计时参考过豹2A7V的车体装甲设计,但是要更激进些。该车成员室中前置,采用双人成员组,首上装甲和首下连接处大角度应敌。均采用70毫米高硬度装甲+500毫米惰性反应复合装甲纵深进行正面防护。升级后在首上布置了100毫米“恩格玛·深海”复合材料防护套件,并对内置的复合材料进行同样的更换。加上附加履带,抗穿水平达到了1130毫米,抗破1830毫米,不过比较害怕攻顶,或者说入射角角度过小时,防护性能直线下降。履带采用了大排列交错式负重轮类型的设计,这是为了增加履带可靠性而选择的方案,这样敌人很难一发将履带完全瘫痪掉,被命中多次后追猎者仍然可以原地转向,并且后勤维修无人机会为其更换负重轮和快速维修履带。不过侧面装甲和装甲盒就显得非常薄弱,仅具备双层30毫米高硬度装甲和填充的60毫米惰性反应装甲与一层20毫米附加履带。改装成追猎者后附加了老式的“锁子甲III”重型爆炸反应装甲,侧面拥有520毫米抗穿和920毫米抗破水平。但是大部分重要的线路和系统设备都布置在两侧,所以一旦被击穿,后果不堪设想,改装后全重40吨,部署难度不高。
追猎者的火控系统比猎鹰要先进一些,蔡司公司的聚焦II观测系统采用多功能电子通道,炮手和车长的观察设备能够放大到24倍,以完全发挥电磁炮的射程优势。并且具备目标捕捉能力,接通驾驶操作系统,车体将会自动跟踪目标进行自转,配合自动化较高的驾驶系统,极大降低了驾驶员的驾驶强度,将驾驶员解放出来充当观测员和副炮手等职位,大大提高了双人成员组的作战效率。
追猎者项目很快就因为成熟的构件而完工,改装工序和价位都令后勤局陆军装备评估所感到较为满意,一种能够对抗敌人先进重型坦克的坦克歼击车,拥有独立作战能力和高效反装甲性能,还对后勤依赖度低,这已经是一份不错的答卷了。在经过部分测试后,后勤局批准了该型号坦克歼击车进入莱茵协约装备序列中服役,并配属给装甲部队和机械化部队。随着天启坦克逐步解开神秘的面纱,追猎者坦克被认为在拥有友军掩护时,拥有着不错的费效比,不但可以极高的效率歼灭战场上的敌方装甲部队,还能够对天启坦克造成较大威胁,可谓是战场上的便宜之计。
不过因为车体沉余空间过于狭小,追猎者坦克歼击车的成员被允许在侧面挂放储物箱,很多成员组接上电源后直接放的简易保鲜箱,放置了很多冷藏类饮品或者蔬菜,并且以新鲜的土豆居多。因为追猎者在单独执行任务时可能会在某一地带和掩体中待上很久,土豆作为方便的蔬菜实在再合适不过了,当然追猎者的成员组都知晓土豆的数十种烹饪方法,来作为战场上的一种调剂。
但是伴随着莱茵与神州的进一步合作,与盟军情报部门的渗透,伊甸尼亚和德意志凯撒在不同的角度上对神州军备有了独到的认知,其中就包括祝融等神州先进战争武器的简要情报,同时也了解到了帝国的鬼王一类的所谓机甲武器。对于莱茵来说,也许反装甲之路,还需要继续坚持走下去。而追猎者坦克歼击车也将会不断升级,以面对新的装甲威胁。正如德意志第2装甲兵学院(波恩装甲兵学院) 的格言“我们踏入的,是无止境的征途,也是只能选择前进的征途。”
单位语音:
出厂:
坦克杀手报道(老坦杀语音以“★”标记 )
选中:
不存在打不穿的装甲!★
没有我摧毁不了的坦克★
电磁反装甲武器系统在此
主战坦克的恶梦
土豆和弹药检查完毕,保持伏击
东西方结合的优秀产物
剑出西方
移动:
占据位置★
已选择装甲伏击地点
前进中★
上战场★
驾驶员,移动
坦克歼击车向前推进
攻击:
他们将会被贯穿!
让我们看看谁更坚固★
大卸八块★
除了废铁之外,什么也不会留下★
你管那个叫做装甲?★
你管那个叫做坦克?
这不算是内测吧?(攻击电磁麒麟)
兄弟阋墙……(攻击电磁麒麟)
移动攻击:
追猎敌人,追寻德意志的统一
(Die wilde Jagd und die deutsche Jagd)
(选自民谣《吕佐夫的追猎》 )
不管是谁,我都会歼灭他们!
火控接入驾驶系统
明白,稳步推进
如同尖刀利刃般
技能:
装填高爆榴弹!
高爆榴弹,装填完毕
切换弹药中
需要换一种解决方式
弹药重新装填
战斗中:
反装甲伏击行动中
他们无法入侵祖国
他们得先过我这关!★
持续打击敌军
遭到攻击:
他比我想象中的更坚硬
目标冲击猛烈
敌人火力超出伏击能力!
我恐怕难以处理这个!
被击毁:
电池自燃!车辆要爆……
增员还没到吗?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