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芽户缔观后
原本没有打算。但群友提起对铃芽户缔的不满。我想三年之约,还是得写下评价。
铃芽户缔让我很失望。
在本片上映之前,我定了两场,想着第一场看完后有哪些没懂或哪些想再次体验下的场景。但第一场结束时,我便再没有把时间浪费在这部电影上的想法。可见剧情之硬伤已到无可挽回的地步。
表达我对这部影片的不满——我到底该叙述将本片的情节订正为我的想法,还是该表明我的不满在何处。干脆想到哪写到哪吧。
我对不同人的要求是不同的。对于新海诚,我自认为他是十足的优等生。那么中庸的作品必得不到我中庸的评价。这片子太烂了。他不知道自己想写什么。
故事的中心不可被喧宾夺主。本片若为恋爱(我是因为恋爱去看新海诚的,本作恋爱作为剧情主要推动力不可忽略,但它在不可忽略的地方显得十足多余。若你反驳此片不该看作恋爱,我敢说大多数提前一周多订票的人都是为了去看爱情。毕竟我没有被剧透过。而爱情是新海诚的标签。)则缺乏感情的铺垫,甚至人物设定本身就是致命的,不能反映大众的恋爱不会成为好的恋爱作品。此时地震或灾难应作为感情的推动,故事应大改80%。若为灾难回忆片(亲情片),则男主塑造尤为多余,暗线(过去)的描写极度缺乏。
一部,电影,的好坏。或者说其是否有资格成为佳作或者现象级电影。一为故事结构,二为象征性场景,三为音乐和画面表现。举例你的名字,该片两条时间线同时推进,在前进的过程中穿插着回溯和相交,在发生巨大冲突后终于相连。在相当程度上达到了“跌宕起伏”的标准,我的不满在于时间分配还能更优。回溯并不需要真正的时间差。回忆、事物象征、既视都可以达成此目的。一个优秀的故事——在我看来——应该是前后紧密联系。如诗歌能省一字便省一字,全为中心服务,更别提电影这种时间安排尤为紧张的艺术形式了。本篇通篇看来,事件平铺直叙,主要剧情讲述就像原神每日任务重复操作同一件事。没有任何冲突和叙述技巧。没有看到现实生活的艺术表达。最后情感积累意义不明。既没有讲好恋爱,也没有讲好亲情和灾难。
作为灾难爱情的代表,我首推ISLAND。不得不承认,时空穿梭是个天才的想法。就本片来说,若将电影中心视为单亲家庭叛逆少女追随梦中母亲踏上穿越日本的旅程。若我是导演,我首先会将男主在剧情中的地位削弱为与其余npc一个等级。全篇描写侧重为铃芽>铃芽之母=铃芽姑母>其余角色。在未来的铃芽与其母的身份表述上使用叙述性诡计,每次帮助都会为跨过最后的冲突埋下伏笔(在最后的冲突得到所有主要npc的帮助)。每一个关门的地点都与梦境、或失去母亲的海啸、或指引旅途方向提供线索。每当经过一个检查点便更接近一分真相。
我甚至可以写成女主的母亲爱上了想摆脱责任的要石,生下女主后引发地震,然后自愿承担一方要石的职责。而从一开始就跟着女主的吊儿郎当大叔(我将主角换成大叔)就是她的父亲。而女主经过此次旅途知道了地震的可怕,也知道了人们相互扶持的力量,以及天灾面前自己的责任。这不比现在的烂片好?
当然比起我上述的修改方案,我更喜欢恋爱。而恋爱片一个逃不脱的重要时间占比必须用日常活动做男女主感情铺垫。在电影这种形式下必然压缩后面主要冲突展开的时间。要么延长电影叙述时间,要么在叙述顺序上做手脚,一开始就推进主线,在推进主线的同时逐渐揭开男女主之前的联系。
总之,修改的方法很多。如果我是新海诚,这样的电影我是不会允许它上映的。
希望下一个三年,就像追逐繁星的孩子后的言叶之庭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