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3月份就准备是不是早了点?(一位小伙伴的私信提问)
按照这两年考研卷成这个熊样子,一定要早点准备!请不要沉迷于3-6个月上北大清华,作为一名我们普普通通的普罗大众来说90%不可能,剩下10%要么是学习开窍很快,要么本科期间专业知识体系已经搭建完。跨专业、考名校、心态间歇性崩盘的3类考生要给自己留出充足的时间,很多差几分进复试的同学都是:感觉自己在知识体系上快要开窍了,结果已经11月、12月, 备书都来不及,没多少时间了。要是碰到我这种情况那就更完蛋了(本人在以前的帖子写了自己考研失败的一些意外情况,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看一下)另外近两年公共课重要性越来越高,如你报考的学校专业课压分,你会发现这类学校很拼公共课!公共课关键时刻能救命!从现在开始,请给自己定制一份复习计划。
一、择校择专业
考研第一步,也是不可避免的一步——择校择业。备考前选专业、院校一定要先清楚自己的需求和定位,充分分析收集院校和专业的信息,否则如果方向错了,后面改专业院校会很麻烦。
择校择业最重要的就是先考虑这三点:
1、评估自己综合实力
毕竟大家的目的是想上岸,所以一定要先评估自己的实力,然后选择通过努力可以过线的院校。如果想考名校,那就更要早做准备了。
2、兴趣方向
如果选了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专业考研,努力的劲头也不会有多少,而且未来上岸以后还会接着做学术研究,所以现在报考一定要选自己喜欢的、能保持热情的专业。
3、看院校报录比
如果对某个院校专业感兴趣,最先需要看的就是该专业的报录比,这个专业报了多少人、录取了多少、有多少保研的、对外招考多少人、真实分数线是多少等,大家可以参考学校官网近五年的数据。
二、制定全程备考规划
既然打算尽早开始准备考研,那我们就要先把全年的备考计划大概规范好,大家可以参考我的时间线,再根据实际情况自己调整。
先了解考研的相关信息,报名时间和各种专用名词,自己的目标院校、想留在哪座城市、看各院校的招生简章,看看自己是否符合报考条件等等,都要先摸索清楚。
如果英语基础不太好,可以先开始背英语单词,熟悉语法。如果是跨专业备考,就先熟悉一下专业课内容。数学基础不太好的也可以先开始打基础。
2023年1-2月
正值寒假时,大家可以先预热公共课和专业,系统学习一下,了解每部分都会学些什么,想抓专业课也可以先开始第一轮复习。
2023年3月
2022年的国家线基本在3月份公布了,大家要及时关注,然后看看自己是否要换目标院校,如果要换,就及时看换哪所院校,并了解该院校信息。如果不更换,就继续开始复习专业课和公共课。
2023年4月
各院校的复试时间一般都会在三月末到四月末,这段时间需要大家关注一下院校的复试情况,拟录取、报录比和调剂情况,如果觉得自己可能达不到标准,要么更努力,要么就抓紧换学校。这个阶段的专业课一轮复习也基本完成。
2023年5-6月
这个时候可以开始刷英语真题了,如果觉得自己基础不好,怕做真题太浪费,也可以倒着做从2002年的真题开始做起。最好做的细致一些,不会的词记在生词本上,错题也要及时记下,数学同理。专业课第二轮复习也可以开始准备了。
2023年7-8月
这两个月正处于暑假,真的很重要!千万别松懈。
专业课按照自己总结的笔记背诵,有时间时也可以多看几篇专业的论文;
英语刷题也刷了一段时间,这个时候也可以看出自己哪里不足,开始做专项训练,每个题型都多练几遍,尤其是阅读理解和翻译;
政治也可以开始在这个时候复习了,先开始马原和史纲,其次是毛概和思修,也别忘记刷题,可以先刷选择题,主观题先不着急。
刷题如果想提分,我建议可以看看腿姐陆寓丰的课,她算是考研圈的名人了,口碑很好,刷题怎么提速、提高正确率,答题套路等等,总之政治想拿高分,一定不能错过腿姐的课!
2023年9-10月
除了复习备考照常以外,大家也要关注最新的考试大纲和目标院校招生简章,看一看有没有换专业课指定教材、考试科目和范围有没有变化,自己是否符合报名条件等等。
十月份就开始正式报名了,填信息、报名缴费都不要忘记。政治可以开始学习毛概和思修部分的内容,并开始第一遍刷题了。专业课和其他两门公共课也可以开始第三轮复习了。
2023年11-12月
政治开始刷名师的预测卷,并背主观题大题;英语背作文模板,我当时背的是徐涛老师的押题,政治需要先预留一定时间来看看那个老师比较适合自己,网上有的说这个好,那个好。我认为只要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三、现阶段可以做些什么准备?
1、英语
背单词。别看这是很基础的事,但是细节决定成败,考研单词有5500个,越早背,积累的就越多,也能多背几遍。大家可以多了解词根词缀、同近义词,用法等等。
2、政治
如果基础不是很好,担心从八九月份开始复习时间不够,也可从现在开始打基础,看一看往年的考试大纲,政治需要理解的重难点比如马哲等部分也可以先看些视频课。
3、数学
基础不好、尤其是跨专业,大学里没学过高数的文科生,现在就要开始学数学了,先把教材的知识过一两遍,把一些重要公式、定理等记在笔记上先熟悉一遍。
我当时听的是姜晓千老师的全程课,他就很适合零基础学生,课上讲的知识点都很细,就算是三四年都没有碰过数学的小伙伴也能跟住周老师的课程,而且他讲课的逻辑体系、思路也很清晰,不会听得云里雾里。
以上就是24考研的全程复习规划啦,说实话,24考研从现在开始备考刚刚好,时间也不迟,到4月份时间有点紧凑了。因为到考研考试这么长的时间,中间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事情,早点复习,有利于后面的时间调整。最后推荐一波,需要资料的可以进群找我的老学长,长年各种网课代理(不只是考研,还有CPA,考公,四六级,专四专八,事业单位等)。最后希望各位小伙伴一战成硕和本人二战上岸。
